武備書談屑 ‧ 之三

<謀攻‧三>: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故上兵伐謀(以謀略取勝),其次伐交(打外交戰,結盟,逺交近攻,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其次伐兵(揚言丶恐嚇採取軍事行動),下政攻城(強攻),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拔人之城而非攻也(兵臨城下,迫之自動投降),毀人之國而非攻也。

故知勝有五: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萬眾一心,同心協力);以虞(充份準備好)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軍形‧四>: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先令敵方找不到弱點),以待敵之可勝(等待敵方弱點),不可勝在己(令敵方不能勝己者,在於自己),可勝在敵(能打贏敵方,在於敵方失敗)。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只能使敵無機可乘),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沒有把握一定可以打贏敵方)。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守可以肆應,攻則沒有把握)。故善勝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取也(又不失候敵伺機而擊機會)。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有把握才打,會打贏),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妄圖一拚,孤注一擲,多數戰敗)。

<兵勢‧五>: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以正規作戰為常態,以奇襲得勝,兵行險着,圍魏救趙)。

<實虛‧六>: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無法便是法)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控制敵方而不受敵方控制)。

<軍爭‧七>:善用兵者,避其銳(金蟬退殼),擊其惰歸(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早上敵人士兵活力足,不打;中午、傍晚敵人懨懨兵疲,正好迎頭痛擊之)。

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譁變),此治心者也;以近侍遠,

以佚侍勞(守株待兔活用),以飽待機,此治力(人力)者也。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有利才發動攻勢),以分合為變者;故其疾如風,其徐(慢)如林(讓敵方自亂陣腳),侵略如火,不動如山,難知(潛伏)如陰(陰伏,陰晴不定),動如雷震。

三軍可奪氣(勇氣),將軍可奪志(鬥志)。

故用兵之法......銳卒勿攻,餌兵勿食(不要屎棋貪食卒),歸師勿遇(阻塞),圍師必闕(留一出口),窮寇勿迫(追)。

[勿逼作困獸鬥;粵諺,(勿)趕狗入窮巷---牠無路可逃時,就會反過來拚死咬你一口。]

<九變‧八>: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破斧沉舟,背水一戰,置諸之死地而後生,死中求活)。

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地形‧十>: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天候)知地,勝乃可全(大獲全勝)。

日本柔道、空手道和韓國跆拳道發展,不過百年,即已登上世界體壇;中國太極拳、詠春拳和洪拳,已具全球知名度,發展可期。

實則,中國自戰國伊始,已是個技撃民族,不知多少武林舊事。

彭家發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退休教授,  學術專長為新聞學、新聞文學、新聞實務、漢字研究。
原刊于【灼見名家】,獲作者授權轉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