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投筆記】做會

以前的香港社會,一般家庭主婦都有錢銀之濟急或儲蓄的主意,稱是「做會」(又稱「標會」)。所謂「做會」,先是湊夠友好十人或多人,每人一份,每份一百元計,十人共是一千元;每月或若干時候開會一次。若某人需要用錢濟急,必需出高利息去標會。

於當時,出高利息十元計,是高利息,則標會者,可獲得全部款項九百元。因為是十元利息,其他會員付予標會者,每份是九十元,會員吃利息十元。以後標會者。必須於一定時間內,歸還全部款項一千元。這就是做會之目的,可以儲畜賺利息,亦可濟急。

我以前居住於倫敦時,有四戶人家,一來自埃及與埃塞俄比亞。彼等與我倆夫婦無所不談。原來他們也有與香港人之「做會」活動,彼此大同小異——真是天下之大,不同的民族,竟有相同之事。

我久經推理,人類的思想及行為,於同一框架內,所想及所做之事,走不出一個小圈子。是時間之遲早分別,其方法之不同而已。故一國有原子彈,他國隨有之。

■作者:盧投, 60年代到英國從事飲食業的香港人,曾在倫敦唐人街及英國各埠當過餐館經理。現在英國小埠退休,回想多年來在英國餐飲生涯,所遇所聞頻多,特設此欄,談些趣事,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