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太極楊家將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羅莘


今年63歲的楊志芳,是目前國內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代表人物,楊氏太極拳第三代代表人物楊澄甫之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振國之子,家學淵源,也是「人民太極,健康中國」公益大行動形象大使。他從6歲起隨父親學習楊式太極拳,系統掌握了家傳楊式太極拳的套路、器械、推手等技法,技藝越來越精湛,行拳走架皆中規中矩,招法勁路輕靈自如。他為人爽快,接地氣,無時無處不流露出楊家後代的氣質。

杨志芳

楊志芳是從小聽著祖母講述先祖楊露禪武林軼事、爺爺楊澄甫在北京、上海教拳的傳奇故事長大的。出身於河北永年農民家庭的楊露禪是楊氏太極拳的創始人。他從小在糧店學徒,喜歡與人習洪拳,三下陳家溝,學藝十八年返回故裡。後在北京教拳期間,功夫達到爐火純青的境地,所向披靡,挫敗了各路來訪者,名震京都,人稱「楊無敵」。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贊其功夫「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他的兒孫後代多隨其練拳、教拳,技藝超群,名手輩出,以善於技擊而著名。

杨志芳

一門成功的男人們背後一定有奇女子,楊志芳的祖母侯助清就是其中的代表,那是一位慈祥、善良、悟性極高的女子,她在相夫教子的同時,不忘學文化練太極,寫信和談論拳理也是一把能手;她吃苦耐勞,勤儉樸素,把家中裡裡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論親戚朋友,都熱情相待,和諧相處,不計得失;丈夫楊澄莆去世之際,更是窮盡其一生積蓄,將他和南京哥哥,兩位太極拳宗師靈柩用火車皮托運回永年,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舉動,傳為佳話。楊氏太極拳能夠跨越三個世紀擁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除了在外「打天下」的楊家將們功不可沒外,與他們背後一眾默默付出的「女將們」也是分不開的。

杨振国

作為這個和諧溫暖大家庭的一員,在楊志芳的記憶中,幼時二伯楊振基經常和父親楊振國一起聊拳、切磋,而定居在山西太原的三伯楊振鐸每年都利用探親假期回邯鄲,三兄弟聚在一起自然是言不離拳。自小頑劣的楊志芳耳濡目染,伴著祖母的督促長大:「太極拳是楊家世世代代的立家之本,既能健身也能防身,不能不學。」 漸漸地,他發現家傳的太極拳有「勁」,肌肉發出來的叫「力」,是沒有彈性的,而筋發出來的「勁」是有彈性的,活的。20歲那年,他開始用工作之餘的空閑時間學拳,父親沒空,二伯楊振基就當了師傅,他遵循祖訓,按照門內家規嚴格訓導,一招一式地傳授訣竅,一絲不苟,幾近嚴苛,使楊志芳得以傳承到正脈嫡傳楊式太極拳藝。也就是從那時起,他不再是因為身負傳承的責任練拳,而是把打拳、悟拳變成一種習慣,並深深地融入了他的生活。

杨氏太极

太極拳與別的拳種區別在於,它含有中國哲學『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正如楊澄甫說的:「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裡藏針之的藝術,於技術上、生理上、力學上,有相當之哲理存焉。」只有放松身心,多年習練和潛心領悟,方能真正掌握楊氏太極拳的要領。它也是「聰明人練習的拳」,不同於格鬥運動,要求練習者將肢體動作與頭腦的智慧合二為一,做「意念訓練」,使「松」和「軟」沉到地上,讓腳下生「根」,氣血平衡,增加血液循環。以前社會動蕩,為了保護財產和防身自衞,人們練習太極拳,而今時代不同了,這種技擊運動已經成為一種延年益壽的健身運動,被國家乃至國外的一些健康權威機構所認可,尤其對於中老年人,由於骨密度流失引起的腿部力量減弱容易摔跤骨折,而練習太極拳就能夠防患於未然。

杨氏太极

楊氏太極拳足足傳承了五代,門下弟子眾多,是目前習練最多的一個太極拳流派,在全世界擁有很大的影嚮力。而退休後的楊志芳更是孜孜不倦地教學傳授拳術,如今弟子學員數千人,他一心將太極拳愉悅身心、強身健體的良好功效推廣給大眾,為促進全民健身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自2017年起,楊志芳積極策劃、籌備、成功地召開了三屆全球楊式太極拳文化節,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廣泛支持,使得今天楊氏太極拳的凝聚力邁向更加強大。

杨氏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