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木」塑美好生活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羅莘

「浙江三彫」之黃楊木彫出自溫州樂清,有一批彫刻大師胸懷「鬼斧神工」之技,巧妙地憑借黃楊木溫潤而堅硬的質地、細膩的肌理、淡黃的色澤,經過一番精彫細刻、打磨之後,紋理疤節自然呈現,天人合一,呈現的作品千姿百態、栩栩如生、走進觀眾內心。然而,「木中君子」的黃楊樹生長緩慢,有「千年黃楊難成柏」之說,四五十年的樹幹直徑也不過十幾厘米,能工巧匠們就突破西方現代繪畫人體比例的框架,順勢創作。而有這樣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牟湘波,更是不走尋常路,他拋開常見的黃楊木彫人物彫刻,潛入動物世界徜徉; 他善於在木料選擇上「廢物回收」, 「巧用」資源:那些有裂縫、有斑點的樹根,在他手下指不定就成了「寶貝」藏品!

堅守

1987年,18歲的年輕人高中畢業,在父親的安排下,與9個小夥伴一同來到樂清縣黃楊藝彫廠,開啓了他們的「木彫生涯」。初入門,發現心目中「神聖、了不起」的木彫原來如此枯燥、艱辛、沒有長時間的積累,成績無從談起。牟湘波懷著強烈的求知欲,跟隨廠領導特別邀請來的專家學習美術知識、報班學習素描、參加中國美院工藝美術班的研修、到溫州大學學習深造…… 無形中,一種獨特風格的黃楊木彫,長出了根基。對彫刻的熱愛悄然而生,越來越強烈,他常常忘記時間,在工作室裡與創作作品部分你我,當年的小夥伴們一個個放棄了手中的彫刀,唯有牟湘波選擇了堅守,一幹就是三十多年。

佛音

師傅虞定良擅長動物彫刻,而從小在仙溪農邨長大的牟湘波也與大自然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令他與各種動物,牛、羊、猴等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樂與動物相處,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理解動物一舉一動,挖掘其身上的「出彩點」;讀書年代,每逢寒暑假,到鄉下舅舅家幫著放牛放羊、釣青蛙,感覺同在藍天下,動物們也是自己的「家人」;後來家裡條件好了,更是增添了新的家庭成員–貓孩子,與它朝夕相處,日子和諧甜美。生活中的積累,令牟湘波善於利用彫刀和材料的優勢,嫻熟的技藝,生動逼真地刻畫各種場景, 留住難忘的記憶。

晨耕

三十多年來,牟湘波創作了很多刻骨銘心的彫刻作品。比如鄉邨題材的《晨耕》就是圍繞牛羊、牧童、老農,運用各種工具施展切、割、鑿、琢、鏤空、圓彫等技法,刻畫了對老家鄉邨的記憶、寄托對往事的眷念和濃濃的鄉愁;《堅守》則通過對豹在自然界中生存法則的刻畫,折射對生活對信念、對生命的堅守,以及美好家園的渴望; 他曾用一塊一端發黑的木頭,創作了《困境》:用黑色部分凸顯水牛在湍急的河流中奮力前行。「好多東西,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所沒有發現的美」 「有些木材,一方面可能是彫刻主體時作為底座;但反過來,如果材料很美,那我就會去思考如何設計、使用這個材料。 我最鐘愛的是木頭中最醜的一部分,因為醜,所以才是獨特的、唯一的」。是啊,換一個角度,換一個心態,於小細節處,尋找美、發現美,手隨心到,作品亮了。

人在旅途

牟湘波對黃楊木彫的那份執著,對故土的熱愛,令他對生活有了一份自己的感悟,他把動物世界擬人化,把人與自然間的和諧美好轉化成了一件件充滿創意、內涵深刻的彫刻作品,留給人們更多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