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幸與不幸

戰國時代,魯國有一戶人家,稱為施氏,有二子,一習文,一習兵術,習文者,為齊侯所喜,納之為諸公子之傅–即老師,習兵術者,其兵術之謀,為楚王所聞,乃納之為軍政–即司令官。

從此施氏之家,聲名遠播,甚得人羨慕, 同一地方之不遠處,有姓許氏者之一家,亦有二兒子,其之所學,與上述之施氏二男孩所學無異,只是患貧,聞施家之聲名及富有,乃仿效之。

學文者,以其所學見秦王,秦王曰,汝之所學,非我國之所需,而今戰爭之所需,是兵馬糧草,非仁義道德書生之見也,於是乃遣此書生返家,另一許家兒子,其所學者,是兵家戰術之事,求見衛國之君侯,求採用其所學,衛侯對曰,吾弱國也,生存於眾強國之中,大國者,吾事奉之,小國吾安撫之,是求存之道也,衛侯之意己決本欲遣此子返家,只是另有所想,若此人他日投效他國,可能是吾國之患也,於是施之以刖刑–跛其腿,免後患也。

此事為人所知,有謂,施氏二孩子之所以成就,是時也勢也,許氏二位孩子之所以敗,是失於時失於勢也,故有言,識時務者為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