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社區應多關注華人獨居長者問題

華人護理服務短缺 冀各方為獨居長者謀福祉

根據Age UK的數據,英國有超過200萬名年齡在75歲以上的獨居長者,這些老人超過百萬完全孤獨,也就是說,他們超過一個月不會與任何人接觸互動。這羣孤獨長者包括居英華人在內。華福信託基金有見及此,在2014年開始設立外展服務,幫助住在倫敦西敏市的華人獨居長者解決在住房及福利方面的問題,處理過不少個案。過去幾年的工作累積了寶貴的經驗,希望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具代表性的個案。

個案一:當日常值班護理員休假

元旦翌日,天氣很好,獨居殘障長者陳先生的護理員林姑娘來電說,她正在英格蘭北部度假,但收到社署緊急電話,得知陳先生意外反鎖大門,由於當時是新年假期兼周末,沒有大廈管理員當值,他只能睡在電梯間及大堂。林姑娘懷疑陳先生很可能由元旦日起就未有進食,而她本人身在利物浦, 最快一班火車也要當晚黃昏才能回到倫敦,華福會支援員工認為應第一時間聯絡陳先生當區的西敏市(Westminster) 社區服務及警方。

但由於假期關係,社區服務部電話根本無人回覆。警員到場見到陳先生未有即時危險,認為是社區服務處職責,亦沒有直接介入。林姑娘再次來電時,已是上午11時許,華福會支援員工別無選擇,當時帶備飲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約一小時內到達現場,見到目光呆滯的陳先生,才發現原來他身上還有後備門匙,那並不太難回家。

陳先生一入家門,剛坐下來不久就把一整盒飯吃完。安排好飲食後,支援員工回覆林姑娘。林姑娘再請該支援員工將陳先生家中食物,如把麵包造成三文治、開好麥片,並放到桌面,保證陳先生能支持到兩天後他回來當值。華福會支援員工這才安心回家。
林姑娘後來表示,由於言語不通加上陳先生有精神病,一般護理員工根本幫不了太多,替假護理員沒有留意到有備用門匙,也不會太在意陳先生是否有進食。這個案悲涼地說明了一個盡責的護理員工,跟一個按章交貨式的護理員工之間的差別。

個案二:當獨居長者有生命危險

今年5月清晨,華福會支援員工尚未起床便收到一通來電,是另一個患精神病的長者L先生留言表示生命有危險,要求召喚救護車:「快些幫我叫救護車,我下半身好痛。」但該支援員工發現這來電時已是1小時之後,他立時回電,又因為手頭上沒有太多資料,只有撥電話到L先生的家庭醫生,因為他與診所當值前台員工頗有互動。在了解情況後,華福會支援員工提議即時電召救護車,並把L先生住址交給救護車接線生。約半小時後,救護人員已把L先生送到車上,並來電要求協助即時翻譯。再隔一小時,L先生表示在醫院等候詳細檢查,基本上安全。

全英無專業熱線助弱勢華人

以上兩個案雖然並非華福信託基金的主要工作,但是遇上獨居長者遇到危急情況,我們還是會盡力提供協助,義不容辭。這亦突顯了在英華人的困境——全英國並無一條專業熱線為弱勢華人,尤其是孤單老人提供輔導、諮詢或援助。

許多長者不善英語,主流社會服務亦不符合其文化需要,英國獨居華人長者所獲得的支援十分脆弱。就以倫敦市而言,已知為弱勢長者提供華人護理員工服務的,只有甘頓(Camden)華人協會、林拔芙(Lamberth)華人協會、東倫敦(Tower Hamlet)華人協會(資料如有錯漏,請指正)。不乏長者未符合政府資格,或未有機會獲得華人護理員照顧。這群獨居長者在望天打卦之餘,還請英國各方華人代表為他們頻謀福祉。

華人護理服務短缺 冀各方施援手

全英人口老化,居英華人並未能獨善其身。由於言語不通,遇上的障礙更多,這難題有待解決。華福信託基金希望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大力發展我們現有的工作,令更多華人長者受惠。歡迎與我們聯絡。

作者簡介:

洪祖欣,長期服務倫敦華人社區,是經驗豐富的社區工作者。目前為華福信託基金的外展華人援助員,為居住在倫敦各房屋協會(Housing Associations)的華人長者提供抱括在往房及福利方面的基本協助,並幫助長者與其他政府福利部門及華人社團增強溝通,解決問題。

華福信託基金簡介:

華福信託基金(簡稱「華福會」)成立於2008年,屬全國性註冊慈善機構,旨在服務弱勢華人,尤其為貧困、年邁或孤獨的長者提供外展援助。華福會與倫敦西敏市各房屋協會合作,提供適合華人文化的服務,幫助華人長者解決福利及往房問題。請各界支持華福會的工作。機構網址:www.chinesewelfaretrust.or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