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簡約公屋︱工務小組34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撥款 涉149億元 交財委會再審批

香港立法會財委會轄下的工務小組委員會今早(8日)開會,首個議程為審議推展首批「簡約公屋」工程的149億元撥款申請。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簡約公屋的初心是希望幫助住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希望議員支持,令最有需要的人盡快脫困。

表明會投棄權票的九龍中議員楊永杰指,居民不信任政府可以做到「2+5」,何永賢則重申用地2年建築期,5年使用期,其後會交還作長遠用途發展,而啟德屬商業用地,「啟德的CBD2的目標不變」。

議程約10時半進行記名表決,共35人投票,34人贊成,1人棄權,通過第一項議程。楊永杰確認投棄權票。

簡約公屋項目引起爭議。(資料圖片)
簡約公屋項目引起爭議。(資料圖片)
工務小組以34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撥款,涉149億元。
工務小組以34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撥款,涉149億元。
簡約公屋項目引起爭議。(資料圖片)
簡約公屋項目引起爭議。(資料圖片)
何永賢較早前與楊永杰(右三)等議員會面。(資料圖片)
何永賢較早前與楊永杰(右三)等議員會面。(資料圖片)
何永賢較早前與楊永杰等議員會面。(資料圖片)
何永賢較早前與楊永杰等議員會面。(資料圖片)

楊永杰:居民信不過政府「2+5」後交還土地

房屋局局長政治助理歐陽文倩及財政司副司長政治助理宋佩瑜,連日來到立法會議員辦公室「洗樓」,游說議員支持項目,今早亦到工務小組委員會會議廳外「守候」。

楊永杰發言時指,啟德有四個屋苑即將入伙,共有3500伙,和兩個過渡性房屋有1300伙,加上啟德體育園區,以及1700伙「簡約公屋」,而何永賢只說加兩條巴士線,「咁多人口同時入住,會唔會塞爆啟德地鐵站」,他關注會否重做啟德集體運輸系統,解決整個啟德區的交通問題。

運輸署助理署長(市區)鄒炳基指,對於啟德選址,除步行5至7分鐘能到啟德站,步行6至8分鐘亦能到達太子道東等,有超過40條專營小巴及巴士,能乘往港九新界各區。鄒炳基續指,除新增兩條巴士路線外,政府亦考慮其他新巴士線,將在今年諮詢,其中一條將訂在啟德郵輪碼頭至尖沙咀,以及城巴20A的路線終點站延至啟德郵輪碼頭。他表示當局會密切監察情況,有需要改善交通設施會盡量配合。

楊永杰又指,整個啟德區欠缺文康設施,希望先解決有關問題。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回應指,文體旅局有計劃興建綜合大樓,會包括體育館、圖書館、室內游泳池等設施,發展局希望盡快落成,文康體旅局亦同意會加快進行有關工作,未來五年會盡快展開技術可行性研究,希望在「第二個五年」開展建造工程。

楊永杰確認投棄權票。(何嘉敏攝)
楊永杰確認投棄權票。

李慧琼指政府多次「走數」

不屬工務小組委員會成員的民建聯主席、九龍中立法會議員李慧琼亦有出席發言,她指居民對CBD2(第二個核心商業區)的理解與局方有落差,居民理解啟德區為CBD2,而局方書件以九龍東作為整個CBD2。何珮玲指,政府的規劃一直是以九龍東作CBD2,包括啟德區,亦包括觀塘及九龍灣,從來沒有改變。

李慧琼又說,政府指簡約公屋能為社區增值,但居民見到未增值前,政府「一個個承諾落空」,先是單軌列車「走數」,不同地段改用途,還有簡約公屋,她希望政府履行為社區增值的承諾,並與居民溝通。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批評,「希望政府明白,冇人反對幫助基層市民,但牽涉寶貴土地資源及公帑,所以個個都想做好啲,真正幫到人,希望你(何永賢)向相關人士講,唔好亂扣帽子,唔好講到對政府政策有意見,就好似好涼薄。」

田北辰關注入住率

田北辰關注入住率問題,「幾平幾貴都好,冇人住,免費都冇用」,元朗同心邨過渡性房屋有1800個單位,符合公屋上樓資格又等待超過三年的甲類住戶,只有700戶,入住率不足四成。他又指,基層從事散工,市區交通方便、求職容易,若搬屋只入住數年,再搬都很有問題。他說,過渡性房屋連四成入住率都未夠,再建「簡約公屋」,就是「左手打右手」,

何永賢指,新界項目的入住率達六成二,亦有二百多個申請正在處理,當局會安排更多「睇樓團」及宣傳過渡性房屋項目。她指新界亦有好處,日後北邊將有不少公屋落成,住戶日後亦大機會被派至北邊的公屋,他們可早日在適應該社區,早日「落腳」、在該區求職,對他們的發展有好處。

新思維狄志遠表示,由於議題對民生影響大,要求記名表決,最終項目獲得通過。全數44名委員中,如不計算主席盧偉國,有8人無投票,包括身在中東的選委界別議員尚海龍,及預告缺席的江玉歡,其餘包埋4名選委界議員,何君堯、李浩然、鄧飛;全力支持項目的工聯會,亦有會長吳秋北無現身;其餘包括教育界朱國強,以及「A4聯盟」的新界東南議員林素蔚。

楊永杰會後表示,自己投棄權票,指表決結果是預期之內,倘局長解答到他的問題都會投贊成票,但始終都解決不到「2+5」的疑問。被問到他不屬大政黨,有否覺得自己欠缺「牙力」,他認為無關政黨,指政府的諮詢工作需要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