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是不會有肌少症?

很多人做運動的初心只為了「瘦」,更有不少女生因擔心自己會練出「肌肉」放棄運動而選擇節食的方式去瘦身。但其實肌肉對我們人體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只影響了人的力量,還會影響到活動能力和整體健康,因此對老年人來說更是重要,足夠的肌肉量能平衡身體,有助把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降至最低,可是根據統計估算,65歲以上人士約有10%左右是處於肌少症的狀態,這很大可能跟人們對肌肉存在「不正確觀念」所導致的。

這些「觀念」正確與否?

「沒有變瘦就等於沒有掉肌肉」– 錯誤
單純的體重變化是不能作為判斷肌肉流失的指標,而且假如體重不變但身形變了,這反而有可能是「肌少型肥胖」,對身體的危害比單純肥胖或單純肌少要嚴重。

「老人走路或行動愈來愈慢是理所當然」– 錯誤
長者的確會因為退化而導致行動力減慢,但如果走路慢到一個程度,已經變成只能「小碎步」,那就可能是肌少症了。

「住院或生大病就必須躺著靜養」– 錯誤
只要在醫師評估許可情形下能活動後,就應該下床,即使只是在床邊走路也好。

「年輕人是不會有肌少症」– 錯誤
雖然年輕人出現肌少症的機率是較小,但非絕不會發生,除了因為減重不當以外,「久坐一族」也是很容易大量流失肌肉的。

「有練肌肉,它就不容易隨年齡而流失」– 正確
肌肉在30歲後的流失程度會增大,而練肌則有助於減緩流失,但要小心,練肌必須要練對,否則也是沒用。

「運動完要補充蛋白質才有助於增肌」– 正確
運動完後的一整天時間裡去補充蛋白質都有效的,不必急著在運動後一小時內去補充,也同樣能達到肌肉增長效果。

【摘自‘healthtalk.hk 健康講座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