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養生】冬天蘿蔔怎樣吃?五種「黃金搭檔」讓它功效加倍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為什大白蘿蔔能在寒冷的冬天如此受歡迎?白蘿蔔和哪些食材搭配能發揮更大的功效?
01
提倡冬天多吃蘿蔔,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驅寒保暖:冬天氣溫較低,人體易感受寒冷。蘿蔔具有溫熱的性質,能夠幫助身體保持溫暖,防止寒冷侵襲。
◉ 補充營養:蘿蔔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6、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提供能量和營養,滿足身體在寒冷季節的需求。
◉ 利水消腫:冬季氣候乾燥,人體容易出現水腫問題。蘿蔔具有利尿作用,能夠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有助於消腫和排毒。
◉ 健脾暖胃:中醫認為,冬季是脾胃功能相對較弱的時候,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問題。而蘿蔔具有健脾暖胃的作用,有助於促進消化和吸收。
02
五個“黃金搭檔”,讓白蘿蔔養生功效加倍:
白蘿蔔+羊肉
驅寒暖胃
冬季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還能補氣益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但“肉生痰”,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涼作用的白蘿蔔一起燉著吃,不僅化痰、瀉火,而且還能解油膩,讓營養互補。
白蘿蔔+醋
開胃促消化
蘿蔔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如果跟醋搭配,開胃促消化的效果會更好,特別適合沒有食慾、消化不良的人。但胃酸過多或有胃病的人應避免吃。
白蘿蔔+梨
清熱潤肺
梨子有潤肺涼心、消痰去火的功效,跟白蘿蔔一起榨汁喝,不僅能掩蓋白蘿蔔的辛辣味,還可以讓食療功效加倍。冬季,脾胃不好的人,如果不能喝太涼的果汁,還可以將二者一起煮水喝。
白蘿蔔+鯽魚
健脾利濕
白蘿蔔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蔔浸在奶白色的魚湯裡,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
白蘿蔔+蔥
預防感冒
冬季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感染風寒後,人會怕冷、怕風、出汗少、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此時應吃些讓人發熱的食物。把蔥段、薑片和白蘿蔔片一起煮湯,有散寒、止咳的功效,這道湯還可預防感冒。
03
如何挑選白蘿蔔?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 外觀:選擇表皮光滑、無明顯刮痕或受傷的蘿蔔。
◉ 色澤:優質的蘿蔔通常是鮮豔的白色或淡黃色,顏色均勻一致。
◉ 大小:依個人需求選擇適當大小的蘿蔔。一般來說,小蘿蔔較嫩,而大蘿蔔可能較有纖維,口感稍硬。
◉ 堅硬度:輕輕按壓蘿蔔,應該感覺堅固有彈性。軟綿綿或鬆散的蘿蔔可能是過熟或已經腐爛了。
◉ 氣味:聞一聞蘿蔔的氣味,應該有清新的氣味。避免選擇有異味或發霉的蘿蔔。
◉ 葉子:如果購買帶有葉子的蘿蔔,葉子應該翠綠、新鮮且沒有黃化或枯萎的跡象。新鮮的葉子可以作為蘿蔔是否新鮮的指標之一。
04
去皮、汆燙水,這些做法損失白蘿蔔營養
有些朋友因為不喜歡白蘿蔔的味道,會對其進行去皮、汆燙等操作,但這樣會損失部分營養。
去皮損失花青素
白蘿蔔的表皮富含花青素和含硫的化合物,這些都會有一些抗發炎效果,如果把皮去掉了,這部分營養素就大大損失了。如果不去皮感覺辛辣,難以接受,可以採取燉湯的烹調方法。
焯水或鹽殺損失維生素C
汆燙或是用鹽殺的方式,然後把水擠掉,這會把蘿蔔裡的維生素C包括一些礦物質大部分流失掉。
可以接受白蘿蔔味道的話,生吃是個不錯的選擇。生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營養素,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整腸胃功能,還有一定的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