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難抵飢寒

之一

東晉劉宋時, 花之隱逸者---愛菊花的陶淵明 ( 北宋周敦頤<愛蓮說>: 「晉陶淵明獨愛菊」, 「菊花之隱逸者也」), 在做了八十餘日彭澤令小官之後, 因為厭惡了當時政治環境, 遂決定不為五斗米 ( 奉祿 ) 折腰 ( 向上級逢迎 ), 毅然辭官歸故里, 過其本性之田園耕讀生活。

他高興地賦了一首<歸去來辭>來講述回家心情:

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 胡不歸! ...... 悟以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舟搖搖以輕颺, 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園日涉以成趣, 門雖設而常關。 景翳翳以將入, 才無孤松而盤桓。 ...... 歸去來兮, 請息交以絕游。 世與我而相違, 復駕言兮焉可? 悅親戚之情話, 樂琴書以消憂。 ...... 羨萬物之得時, 感吾生之行休。 ...... 富貴非吾願, 帝鄉不可期。 憶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登東皋以舒嘯, 臨清浣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 樂夫天命復奚疑?

陶淵明:歸去來兮、退居山林,潛心修道| 陶淵明| 歸去來兮| 田園詩人| 希望之聲

東晉孝武帝太元中, 又寫就虛構散文<桃花源記>一篇並<桃花源詩>一首, 講述武陵捕漁人, 隅然走入了世外桃源「故事」, 表達對現實不滿, 和追求平靜的理想生活嚮往。

唐朝時寫「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陋室詺>的劉禹錫, 詩佛王維, 都寫過相關的<源桃行>。王維<桃源行>敘事、意境俱臻上乘: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 ( 到達幽深曲折山口 ), 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客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 日出雲中雞犬喧。 平明閭巷掃花開, 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 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裡誰知有人事, 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 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 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 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 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處尋。

辭官後的陶淵明既得躬耕, 乃賦詩講述其生活之寫意。 晉安帝義熙二年 ( 西元406年 ), 賦就<歸田園居>數首,例如:<歸田園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 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 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 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 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顛 ( 巔 )。 戶庭無塵雜, 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裡, 復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晋) - YouTube

之二

<歸田園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 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屝, 虛室絕塵想。 時復虛曲中, 披草 ( 背著一埋剛拔的雜草 ) 共來往。相見無雜言, 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 我土日已廣。常恐霜霰至, 零落同草莽。

<歸田園居‧其三>: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饮酒(其五)陶渊明_万图壁纸网

陶淵明又題多首飲酒詩, 以述說生活寫意。例如,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釆 ( 採 ) 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不過, 好景不常, 人生總會碰上問題, 五個兒子慢慢地長大, 兒子教育問題, 就令他頭痛。 晉安帝義熙四 年 ( 西元408年 ), 他慨然寫了首<責子>詩:
白髮披兩鬢, 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 懶惰故無匹。 ( 大兒 ) 阿宣行志學 ( 即將十五歲; <<論語‧為政>>: 「子曰: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 」), 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 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 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 且進杯中物。

( 省思: 英國英格蘭夏山學校, Summer Hill School, 台灣森林小學, 的確令受填鴨式教育孩子, 得以解放, 但往後回歸正規教育常軌時, 程度和心態適應問題, 都不易解決。 )

另外, 陶淵明可說身在江湖,心在漢, 他對政治、政局還多悲抑。宋武帝永初三年 ( 西元422年), 悲憤地寫成<詠荊軻>一首:
燕丹善養士, 志在報強贏。 招集百夫良, 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 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 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 猛氣衝長纓。 飲餞易水上, 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 宋意唱高聲。 商音更流涕 [ 商音, 2, ( Re ) ], 羽奏壯士驚 [ 羽音, 6, ( La ), A調, 表示激昂情緒 ] 。 心知去不歸, 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願, 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 逶迆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 ( 圖窮匕現 ), 豪主正怔營 ( 嚇傻了眼 )。 惜哉劍術疏, 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末, 千載有餘情。 ( 千載餘情, 陶淵明心中想的是......。 )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陶淵明:詠荊軻(原文+翻譯解析) @ 【忘路之遠近】樵客老師的國文教學網站:: 痞客邦::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舟中讀陶詩三首> : 「淵明詩喜說荆軻, 想見<停雲>發浩歌 ( 陶淵明有<停雲詩>四章 ), 吟到恩仇心事湧, 江湖俠骨恐無多。」

之三

陶淵明田園之樂, 的確享樂了一陣子。 但到了晚年六十歲的時候, 卻因天旱失收, 缺糧挨飢。到他實在餓得受不了, 只好到朋友家雌飯食。

他寫了一首<飢來>詩 ( 一般俗謂是<乞食>詩 ), 來述說他窘況:
飢來驅我去 ( 餓起來, 想到外面去找吃的 ), 不知竟何之 ( 至, 也不知到哪好 ); 行行至斯里 ( 行行重行行, 不覺到了這里弄 ), 叩門拙言辭 ( 敲了門也不知要說甚麼 )。 主人解我意, 遺贈豈虛來 ( 給我很多吃的, 真不枉此行 )。 談諧終日夕, 觴至輒傾杯 ( 酒到面前就一飲而盡 ); 情欣新知歡, 言詠遂賦詩 ( 談及歌詠, 就作起詩來 )。 感子溧母惠 ( 多謝你如分飯給韓信食的漂母---洗衣婦 ), 愧我非韓才 ( 可惜, 我沒韓信的才幹, 得以千金回答漂母 )。銜戢如何謝 ( 戢, 音輯, 藏也; 全句謂: 心中想念著該如何感謝你 ), 冥報以相貽 ( 在黃泉報答你的厚贈吧 )。

陶淵明死于宋武帝永初八年 ( 西元427年 ), 得年約六十二歲。

[ 雌飯, 雌餐;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 八十六回>>: 「( 陳經濟 ) 我在你家做女婿, 不道的雌飯吃, 吃傷了! 」俗用黐飯。]

(完)


彭家發
kfpong4666@gmail.com>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退休教授,學術專長為新聞學、新聞文學、新聞實務、漢字研究。
原刊于【灼見名家】,獲作者授權轉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