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養生系列 第三講:《真假養生》{一}

《明愛文化講堂》之 平靜養生系列

平靜養生》是由倫敦明愛學院和胡文虎基金共同推廣的養生系列講座,總共九講,由王玄素老師執講。

真假養生》是《平靜養生》系列的第三講,於2022年的4月11日開講,以下為文字記錄。由暨南大學彭淑怡同學整理,江蘇科技大學張榮梅老師校對。          

第三講關鍵詞  社社會現象、免疫細胞、傳統文化、真假養生、營養物質、養生專家

{一}

人生就是一場場修行,生命之路就是取經路。路上需要一雙火眼金睛分辨真假。現代社會每天都有海量資訊出現,對我們真正有用的到底有多少呢?可能只有一條。如何過濾?如何辨別真假?誰是判斷資訊價值最好的老師?在這節課上,我將分享一些認知,給大家提供一點建議。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養生的精華,金科玉律。其實老祖宗早給我們留下了最大的智慧,偏偏我們卻視之不見。下面我們就聊聊本期的主題——真假養生。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大意是如果世上的人都認為某現象是好的,這是未必是好事;如果大家都是認為某現象是善的,其實恐怖的事就會出現。

我們要注意太極圖表現的陰陽不是對立的,也不是靜態的。陰中包含陽,陽中包含陰。如果我們用真假來詮釋,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我們獲取生命能量有三個渠道:飲食、睡眠、呼吸其實就在日常,百姓日用而不知。

飲食

「食其時,百骸理」這句話出自《黃帝陰符經》,意為在恰當的時間飲食是養生之道。吃飯大部分地區是早中晚一日三餐,但有些地區是一日兩餐,我們不能因此就說這樣的飲食習慣不健康。只要是生物,就需要進食,這是一種本能和必然。不能進食的時候,就是一種終結。在合適的時候該吃就吃,身體就會得到應有的滋養。食其時這個標準不是由專家定的,是來自我們身體自動的反饋。

水漿不入口者三日

這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文化現象。古人為了守孝,三日不吃任何東西。試想一位孝子,在親人去世的時候,心裏一定是很痛苦的,哪怕旁人勸他吃東西,他因為情緒無法下咽,如果非要強硬地把東西塞下去反而會傷害身體。所以食其時,百骸理,講的就是我們要讓自己的身體判斷是否饑餓,在合適的時候吃東西。

科學說每人每天至少要喝八杯水,所以有人規定自己一天得喝完八杯水。如果一杯水是300毫升,那八杯水就是2,400毫升。按照我們體重來講,一公斤大概攝入40毫升水。如果一個人體重是60公斤,那麼他每天需要攝入2,400毫升的水。

雖然這兩者之間的數字看起來是平衡的,但是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要盲目相信,尤其在當下的大數據時代。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日三餐通過飲食攝入的水有1,000-1,500毫升。如果按照數據進行定量飲用,成年人要在這個基礎上再攝入八杯水,那這個人一天飲用水的量就遠遠超出了標準,反而會讓身體不適。

我們應該注重自己身體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相信所謂的宣傳。中醫認為腎主水,過量的飲水會加重脾胃負擔,同時,飲水過多會加重腎氣的消耗。在腎虛脾虛的身體狀況下多喝水並不是養生,反而加重身體負擔。

六脈神茶

中國人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喝茶,茶在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喝茶可以養生,但是喝茶也有講究。不同的茶葉帶有不同的能量,可以歸入身體的不同經脈。在這裏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六脈神茶

龍井、碧螺春這一類的綠茶,入太陽脈;青茶又叫做烏龍茶,入陰明脈;紅茶入少陽脈;白茶有潤肺的效果,入太陰脈;黑茶入厥陰脈,廣東人喜歡喝的普洱茶也屬於黑茶的一種;黃茶入少陰脈。

茶解百毒,也可以給生命補充能量,所以,歷來人們就把喝茶跟養生聯繫在一起。要注意的是胃寒的人不適合喝綠茶。(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