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天蔓地】《曠世絶塵的凝望:一場悲劇與希翼的旅程》 ——徐蕊時尚劇場在V&A博物館「中國之夜」上演

作者:阿蔓

攝影:黃漢杰(Hanjie Huang)

11月24日晚,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國立博物館(V&A)舉辦「中國之夜」(Friday Late:Sino Flux),邀請了多位華人藝術家進行多種形式的展示,旨在通過當代藝術、設計、聲音等多種媒介,慶祝中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不斷變化和發展。當前,中國正在再次構建當代「絲綢之路」,該活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如何重塑在當今全球化世界中的地位。藝術家徐蕊受邀向來賓展示了她的最新作品:時尚劇場《曠世絶塵的凝望——一場悲劇與希翼的旅程》。

***

該作品應V&A博物館The Friday Late項目委託創作,靈感來自瀕危的野生羚羊家族。徐蕊攜手西班牙音樂家Javier Murugarren、英國舞蹈演員Amy Grubb,以及來自英、法、越、德、意等國的10位當代舞者,多維度詮釋了中國古典美學在時下的語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日益增強的動物保護意識。

透過藝術 宣揚保護瀕危動物信息

通過對全球野生羚羊家族的生存歷程進行調研和梳理,徐蕊感受到人類對於物質和舒適的追求有意和無意中對野生動物帶來災難。徐蕊和她的藝術家朋友們希望通過藝術的效力,為瀕危動物爭取更多關注與保護。

作品《曠世絶塵的凝望》(Sky In Their Eyes)將羚羊擬人化,通過中國古典精神美學中的「君子」來賦予「羚羊君」特有的氣質。他們中有的靈動俊秀、溫順高冷;有的體態威猛、驍勇善戰;有的深謀遠慮、護群仁愛;有的天真爛漫、調皮好奇……他們彼此依戀,純淨而天然。他們棲息在不同的經緯線上,有著地形各異,但廣袤美麗的家園。

但如今,屬於他們的領地日漸縮⼩。曾經在寒風蕭瑟與弱肉強食的嚴酷自然中,也能俊俏挺⽴的羚⽺君,卻一只只倒在人類的屠槍下……動物學家喬治·夏勒(George Beals Schaller)的調查震驚了全世界,喚醒了人類的反思……

攝影:黃漢杰(Hanjie Huang)

 

紙質感的寬大衣褶,層次變幻、擁擁掩掩,表達了徐蕊對中國古典時尚美學中「褒衣博袖」的理解。石膏般的面具,精美與樸素並存,象徵著動物的純潔與美好。徐蕊以執著的古代工匠精神,雕刻著屬於她自己的時尚世界。

當晚,在Raphael展廳裡迴旋的天籟之聲,消解了文明與自然的邊界。舞者化身為野生的羚羊,時而飛奔騰躍、舒展自由;時而好奇多動、謹慎探索;時而顧盼生輝、溫柔多情;時而蜷縮依偎、楚楚動人……正在他們享受著與自然無與倫比的親密時,嘈雜聲響起,一隻輕盈帥氣的藏羚羊被打斷了腿,他站起來,倒下,再站起來,又倒下;一隻美麗年輕的羚羊媽媽,失去了可愛的孩子,她悲痛欲絶,步履難行,一遍遍喚醒她的寶貝……他們相信人類,卻屢遭屠戮;他們經歷了死亡,又獲得了重生。這是一場充滿了希望的悲劇,是大自然發給人類的信息,令在場觀眾親歷了一次動物與人類的心靈對話。劇中唯一的麋鹿,代表了野生動物界的領袖。他無法護佑他的子民,只能圍著他們,深深的嘆息。

糅合動物天性與人文 新「生命存在」

此時尚劇場作品延續了徐蕊於2015年在倫敦薩奇畫廊的時尚表演《吟唱的氣息》中所表達的中國時尚美學,又加入了她於2016年為「大象家族」基金會主辦的動物保護慈善舞會所設計的羚羊面具作品《它們眼裡的天》,將動物的天性與人類的人文性混為一體,再生出一類新的生命存在。徐蕊認為這類生命存在於現世當中,他們充滿愛,但孤獨而艱辛。她希望這個存在能越來越強大,用天然的良善與博學的良知感染更多的人。

徐蕊的作品融合了中西矛盾的形式與意味,被業界人士稱為「自發性」與「精確性」的完美結合,充滿了愛和張力;一方面給西方觀眾帶來了有趣、新奇的視聽感受,另一方面引發了中西方審美共鳴的討論;最重要的是,強化了人類社會的動物保護意識,傳達了眾生平等的理念。

本次表演,徐蕊選擇在V&A年度大展「巴黎世家回顧展」對面的Raphael展廳,藉此向西方時裝界宗師致敬。

***藝術家簡介:

徐蕊,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時裝教研室主任,曾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深造學習,現居倫敦。其作品融合時尚、繪畫、音樂、舞蹈、影像等多種媒介,曾獲德國設計「紅點獎」、亞洲最具影響力金獎、中國全國美展銀獎等。曾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個展《從玄到目盲》;在倫敦薩奇畫廊發佈時尚表演《吟唱的氣息》;在倫敦扎哈·哈迪德設計藝廊舉辦個展《致扎哈——燃燒著美》。其不同種類的作品被中國絲綢博物館、英國克拉倫斯府皇室、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等收藏。

***作者簡介:

阿蔓:「我寫作,因為我在這世上無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