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話俚語集》 四十五

吉祥搜集

阿妙阿嬌 —玩小蠻腰

走夾唔唞—- 逛上下九(1)

行文德路—- 係咁踱步

珠江亱遊—- 未雨稠繆

東山少爺 (2)- 笑口茄茄

西關小姐 (3)- 唔該借咩

北方撈佬 (4)- 吹牛無譜

南方斯拉 (5)= 掛住行街

係老虔婆 —–飛象過河(6)

跛腳阿公 —— 係咁亂中

(1) 逛上下九——–在廣州西關,但不是路名,而是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甫路的合稱。

上下九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陪伴廣州人兩百多年,曾是商業潮流的代表,從一開始的小巷、到商業街,再到“廣州第一步行街” 這裡幾乎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深厚的歷史,一磚一瓦都充滿著濃郁的西關風情,1949年後的上下九,更是變成了廣州最繁華的地段,廣州人喜歡來這裡逛逛,或者去老字號店鋪吃早茶、喝糖水,享受悠閒的粵式生活,這裡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沿街騎樓,“清末民初”的建築,反映舊時西關生活的銅像。

但現在的上下九,早已壯大成了一整片商圈,熱鬧不減,但卻變了味,賣貨檔次下降,說的不只是“賣便宜貨”,還有低檔次氛圍:廣州小吃也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踪,甚至連廣州的老字號美食店也漸漸沒落,到上下九老字號消費的街坊越來越少

(2) 東山少爺—–老廣州有句話:「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

在1920年代,廣州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國民黨要員多居於東山,其後廣州湧入不少國共高層多選擇在此居住。比如:廖仲愷、汪精衛、李濟深、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都曾居住在東山。這些人都是熱血男兒,是一群受西洋文化影響的革命者。因為聚集於「東山」,東山就成為高權勢人士的區域,因此就有了「東山少爺」之稱。

(3) 西關小姐——-西關位於廣州城西的地區,那是是全中國最早的開放,中國人與外國人做生意的地方。

雍正之後,普天之下獨開位於廣州西關十三行通商,十三行幾乎壟斷了中國茶葉、絲綢等這些洋人最喜歡的貨物生意;同時,也是洋貨進入中國的第一站,這裡住的大多數都是為商賈人士。十三行屬半官半民商會勢力,西關商人與洋人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因此西關就成為了廣州富商的一個劃分區域,大戶人家均多集中於此,且因為早與洋人打交道,懂外語者不少,這樣的家庭風氣開化。出身於這些家庭的千金,自然得到了最好的教育,穿著打扮趨於西化,摩登時髦,是廣州最明顯受到西方文化影響

的群體,特別是她們當中有不少人受西洋教育,甚至到過歐美留學,於是對她們就有「西關小姐」之稱。

(4)撈佬——–是廣東等地以粵語為母語的廣府人,對北方人的蔑稱,有時亦稱「撈頭」、「撈仔」。

來源大概有這三種解釋。

第1種說法:撈仔,撈就是賺錢的意思。撈仔,就是北方到南方賺錢的男人。撈妹,就是北方到南方賺錢的女孩子。

第2種說法:撈,等同於嘮,就是嘮嗑的意思。在很早的時候,普通話還沒有普及,北方人到廣西互相之間講普通話,而且北方人嘮嗑比較多,廣西人也聽不懂。所以稱之為撈仔。

第3種說法:北方人稱朋友為老兄,南方人普通話不標準,學北方人稱對方為老兄,卻說成「撈松」,後來就慢慢的就演變成撈仔。第3種說法起源於廣東湛江, 這個說法好像靠譜一點。

(5)師奶——-香港俗稱家庭主婦為「師奶」(音「師拉」)。胡文輝《擬管錐編》書中有一文考其來源,說有人以為係由「少奶」或「師娘」衍變出來,但查無根據。東歐種族稱作「斯拉夫人」,猜想當初香港人假借「斯拉」戲指「夫人」,以後相沿成習,逐漸昧其出處,才在書面上寫成「師奶」,卻在口語中仍保持著「斯拉」的讀音。

已婚女性(尤其是年紀較大)的俗稱,主要是街坊之間的招呼用詞。也可用作嘲諷那些不施脂粉,外觀較土,儼如傳統家庭主婦般的未婚女士,又或者揶喻一些頭腦簡單、任何年紀和婚姻狀況的女性。有所謂「師奶仔」叫法。

(6)飛象過河——–中國象棋中有像(即宰相之意)這個棋子,雙方對峙的棋盤上有“楚河漢界”,“象”在棋盤上是走“田”字格的對角,但是限制在“楚河漢界”的一方,不允許過河的屬於防禦性兵種。越過楚河漢界叫「飛象過河」,屬於犯規。形容事情完全不符合邏輯,或者形容人不可理喻。

飛象過河的意思近似「撈過界」,引申義為做事超出規範。,後來成為廣州人食飯時嘅守禮警言。以前吃飯時家長必教孩子有關食飯的傳統禁令,夾菜時要夾面向自己的,伸長筷子夾到對方的,不合禮儀,稱為「飛象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