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香港——安老服務
資料整理:古(2022年10月更新)
香港政府自2000年代末期起一直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為安老服務的施政方針。安老服務的信念是使長者能有尊嚴地生活,並為其提供適當支援(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院舍照顧服務),理想是實現「老有所屬、老有所養、老有所為」。
◇2021年 4.1%長者住安老院舍
隨人口老化,需要長期院舍照顧的長者人數不斷上升。按勞工處2021年9月的資料,145萬名65歲或以上長者,約5.9萬人居於各類安老院舍,佔該年齡群組約4.1%(較數年前高峰期的6.8%-6.9%為低)。
住院舍的長者比例低,其中一大原因是資助院舍牀位嚴重不足,長者須輪候長時間才能入住(以2022年9月計,各類資助宿位的輪候時間為5至40個月不等)。2015年約有5881名長者在未獲編配宿位前已離世。
政府透過向私營機構等「買位」以期縮短輪候時間和改善服務。私人院舍的質素參差、收費差異大,部分亦被質疑雜費項目多。而安老院人手長期不足,是本港安老服務面對的另一大難題。
社會福利署長者資訊網(一站式安老服務資訊平台) |
◆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
社會福利署以「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集中處理為長者而設的受資助長期護理服務的申請和服務編配。申請人會被安排接受統一評估以確定其服務需要,並安排切合其所需的長期護理服務。申請手續及須知按此。
◇長期護理服務涵蓋範圍
◇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
(Standardised Care Need Assessment Mechanism for Elderly Services) 「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即由認可評估員(經「長者健康及家居護理評估」訓練並取得認可資格的社工、護士、職業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等),採用一套國際認可的評估工具,評估長者在護理方面的需要,並編配合適的長期護理服務。該機制適用於申請:
|
◆(1)資助院舍照顧服務
社會福利署按《安老院條例》發牌及監管提供住宿照顧服務的安老院舍。安老院舍照顧服務的對象是65歲或以上,由個人、社會、健康及/或其他原因未能在家中居住的長者;60至64歲之間者亦可提出申請,但須證實確有需要。
各類安老院名單及牌照查詢 www.swd.gov.hk/tc/index/site_pubsvc/page_elderly/sub_residentia/id_listofresi/ |
○現有院舍種類(按不同程度的護理需要劃分):
(1)護理安老院(care and attention homes for the elderly)/護理安老宿位
- 為健康欠佳﹑身體殘疾﹑認知能力稍為欠佳及在「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下被評為中度缺損而未能自我照顧起居,但在精神上適合群體生活的長者,提供住宿、膳食、起居照顧及有限度護理服務;
- 部分護理安老院宿位由合約院舍或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提供
改善買位計劃(enhanced bought place scheme)
#長者住宿暫託服務: 所有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舍均可使用偶然空置的資助宿位提供暫託服務 |
(2)護養院(nursing homes)/護養院宿位
- 為一些健康欠佳﹑身體殘疾﹑認知能力欠佳及在「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下被評為嚴重缺損而未能自我照顧起居,但在精神上適合群體生活的長者﹐提供住宿﹑膳食﹑起居照顧﹑定時的基本醫療和護理,以及社會支援服務
護養院宿位買位計劃
|
(3)安老院(homes for the aged)/安老院宿位
-
- 為未能獨自在社區生活,但無需倚賴他人提供起居照顧或護理服務,以及在「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下被評為「沒有或輕度缺損」的長者提供住宿、膳食及有限度的起居照顧服務
- 2003年已停止長者宿舍和安老院宿舍的新申請,目前長者宿位已全部轉型為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宿位
- 截至2022年6月底,全港僅餘471個宿位
◆合約院舍及非牟利自負盈虧院舍
香港的安老院由非政府機構、非牟利機構及私營機構營運。安老院可按其營運模式大致分為四類:
- 津助安老院(即上述3類院舍)
- 合約院舍(以投標形式取得社署服務合約的院舍)
- 非牟利自負盈虧安老院(由非牟利機構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提供資助與非資助安老服務宿位,前者只包括持續照顧服務的護理安老院宿位,後者則包括安老院、護理安老院和護養院宿位)
- 私營安老院(部分有參與政府的「改善買位計劃」以縮短長者輪候入住資助護理安老院的時間)
合約院舍(contract homes)
◇服務性質及入住條件:與護理安老院、護養院相同 |
◆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院舍券)試驗計劃
社署2017年3月推出「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院舍券)試驗計劃」(3年內分批推出共3000張院舍券),試驗計劃延續3年至2023年3月。試驗計劃以「錢跟人走」和「能者多付」為原則,資助長者選擇和轉換安老院舍。
◆計劃特色:
- 「錢跟人走」,增加選擇的靈活性:長者可按需要自由選擇及轉換試驗計劃下的院舍;
- 「能者多付」,負擔能力較低的長者獲得較多資助:按長者個人資產及入息定出長者所屬的共同付款級別,長者如屬最低的級別0, 不用繳付每月院舍券面值下的「標準服務」費用;
- 縮短輪候時間:長者可在較短時間得到受資助的院舍照顧服務;
- 6個月的試用期:讓長者考慮入住院舍及嘗試適應院舍生活
◆院舍券面值:
- 院舍券面值為每月16,036元(2022年4月1日起生效),並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甲一級宿位的每月成本掛鈎而按年調整
◆共同付款安排和經濟狀況資產審查
- 負擔能力較低的院舍券持有人可獲得較多的政府資助;
- 社署採用8級(0至7級)的層遞式共同付款安排;
- 以申請人個人為單位進行經濟狀況審查,入息和資產均會計算在內;
- 入息方面:以申請人每月的收入和一人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作比較;
- 資產審查:級別0院舍券持有人的資產上限與單身長者綜援資產的上限相同;級別1至6,資產上限參照單身長者申請公屋的上限;級別7不設資產上限;
- 院舍券持有人繳付的共同付款金額將按該年度的院舍券面值或個別院舍的每月實際收費(以現行院舍券面值為上限),以及其須承擔的共同付款比率計算
◇為避免雙重福利,選擇參加院舍券試驗計劃的長者不能同時申請綜援。綜援受助人通常會被列為共同付款級別0,政府會全數資助其接受院舍券服務,級別0院舍券持有人將獲得以下援助:
- 公營醫療費用減免;
- 撒瑪利亞基金和關愛基金醫療援助計劃全額資助(如符合相關申請資格);
- 公私營協作計劃(提供等同綜援受助人的醫療服務);
- 院舍券持有人如能獲公立醫院或診所醫生證明有醫療需要,可獲得由政府向認可服務機構發放的資助,以支付這些項目,包括尿片、特別膳食及醫療消耗用品
◇院舍券持有人,包括級別0人士,如符合相關申請資格仍可申領公共福利金計劃,包括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普通傷殘津貼
◆認可服務機構名單:
參與試驗計劃的安老院,必須提供非資助宿位,並符合社署規定的空間、人手及過往服務紀錄的指定要求。參與試驗計劃的安老院名單按此
◇有關個別認可服務機構的詳細資料,包括設施、人手、收費,以及其可供收納院舍券持有人入住的空置牀位數目等,可參閱社署長者資訊網
◆資助長者院舍宿位數目
安老院舍照顧服務統計:宿位名額總數 (截至2022年6月30日) |
||||
津助院舍、自負盈虧院舍及合約安老院內的資助宿位 | 改善買位計劃下的資助宿位 | 非牟利、自負盈虧院舍/合約安老院舍內的非資助宿位 | 總數 | |
安老院 | 9 | – | 462 | 471 |
護理安老院 | 15,526* | 10,600 | 3,025 | 29,143 |
護養院 | 4,427** | – | 1,826*** | 6,253 |
19,962 | 10,600 | 5,313 | 35,875 | |
*包括提供持續照顧的護理安老宿位 **包括「護養院宿位買位計劃」下的護養院宿位 ***包括旨在衛生署註冊的自負盈虧護養院的宿位數目 資料來源:社會福利署 |
◆資助院舍輪候人數及時間
根據社署,截至2022年9月30日,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內共有20,910人登記輪候各類型的資助長者住宿照顧服務:
資助長者住宿照顧服務 (截至2022年9月30日) |
輪候人數 |
護理安老宿位 | 17,391 |
護養院宿位 | 3,519 |
總數 | 20,910 |
資助長者住宿照顧服務 (截至2022年9月30日) |
輪候時間 (以過去3個月的平均數計算) |
護理安老宿位 | |
津助院舍及合約院舍 | 40個月 |
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 | 5個月 |
上述兩者綜合 | 19個月 |
護養院宿位(包括津助、自負盈虧及合約院舍所提供的宿位) | 23個月 |
資料來源:社會福利署 |
長者緊急住宿服務 緊急住宿服務設於部分資助安老院舍和護養院,為長者提供臨時或短期的住宿服務,直至與長者的家人取得聯絡,安排接回或另作安排,旨在避免長者因缺乏即使的照顧/居所而發生危險。詳情可參閱這裡 長者住宿暫託服務 香港有超過七成的長者與家人同住,家人作為主要的照顧者,不免會疲勞、有壓力。長者住宿暫託服務專為在社區生活,但在個人照顧方面需要家人或親屬協助的長者提供短暫的住宿照顧。這項服務旨在紓減護老者長期照顧長者的壓力,並讓照顧者在有需要能得到短暫休息的機會,從而鼓勵及協助長者盡量留在社區居住。詳情可參閱這裡 |
(2):私營安老院
◆安老院條例
所有私人營辦的安老院同樣須根據《安老院條例》領有相關牌照才可營運。結合《安老院規例》,法例旨在確保居於安老院的住客獲得達至可接納標準的服務,令其在體格、情緒和社交方面均有裨益。
根據《條例》,所有安老院須領取牌照,符合關於管理和人手、設施和設備、處所的位置、結構及設計,以及建築物安全、防火措施、保健和衛生情況方面的發牌要求。
全港持牌私營安老院名單 |
定罪、警告及牌照被撤銷或拒絕續期名單 |
◆安老院服務質素認證計劃 及 私營安老院認證資助計劃
為持續提升安老院的管理和服務質素,部分安老院會自願參加由獨立團體評審的認證計劃。有意入住安老院的長者及家人可以此作為選擇院舍時的參考。社署「安老院服務質素小組」計劃的小組成員亦會定期探訪安老院,就安老院的設施及服務作出觀察及提出意見,以提升安老院的服務質素。
◇相關認證計劃包括:
- 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香港老年學會評審部)
- 安老服務管理認證計劃(香港品質保證局)
- 優質長者服務計劃(香港醫護學會)
- ISO 9001:2015 – 設計和提供護理安老住院服務(香港品質保證局)
- 香港安健認證計劃(職業安全健康局)
- 安老院舍認證計劃#(香港品質保證局)
#此計劃獲社署納入「私營安老院認證資助計劃」下的核准認證計劃[8],並為創新科技署轄下香港認可處認可的「安老院服務提供者管理體系」認證機構所提供的認證計劃
◆入住私營安老院的人數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估算,2019年7月1日居住在社署持有的私營安老院名單內的安老院的人數為39,500人,當中45.7%為男性,54.3%為女性;65.6%為80歲及以上認識,整體年齡中位數為84歲。
按年齡劃分,2019年中60歲及以上的居港人口中,有2%住在私營安老院。此比例隨年齡逐漸上升,由60至64歲的0.3%增至85歲及以上的9.1%(即85歲及以上居港人口中有9.1%住在私營安老院)。
◆如何選擇安老院?
- 最重要的是依據長者本身的需要決定,長者應盡量參與挑選和決策過程;
- 家人及長者宜親身前往「探路」,尤其早上繁忙時間實地視察院舍的服務,更能觀察到院舍實際的服務質素及表現;
- 有機會的話,可在場與院友及其家人交談,了解院舍的實際情況和服務質素
◆選擇安老院舍小貼士(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
- 院舍已獲社署發出有效的牌照
- 院舍有參與「專業評審」
- 有詳列院舍各項收費,且本身經濟能力可負擔
- 設備能顧及個人私隱
- 院舍光線充足
- 環境清潔舒適、空氣流通及無異味
- 設備能配合不同長者需要
- 地面乾爽
- 有充足衛生設備
- 膳食之安排適合長者
- 院友有參與活動,不是整天卧牀
- 院友表情開心、祥和及舒服
- 大部分院友沒有穿上約束衣或使用尿片
- 職員人手足夠照顧各院友
- 職員態度友善及關懷,常與長者溝通
- 家人朋友方便探訪
免費安老院轉介機構 私營安老院舍質素參差,如何為長者挑選合適的安老院舍,使其能安度晚年,並非易事。坊間有機構提供免費諮詢和轉介服務,例如: ◇樂活易 提供免費諮詢和轉介服務,每個案由資深社工及顧問團隊進行專業評估及跟進等。查詢:2117 6717或www.elderlydb.hk ◇安老院一站通 以社企形式運作,主力為長者及家人提供免費安老院轉介服務。查詢:2708 9910或https://hote.hk |
(3)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政府資助入住深圳 /肇慶安老院
長者可按本身的意願及考慮選擇入住由香港非政府機構在廣東營辦的兩間安老院。政府的資助已包括長者在院舍的食宿費用、護理服務及個人照顧費用,以及基本醫療費用,即長者入住後,毋須再支付這些費用。
♦深圳: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香港復康會)
(查詢電話:2816 7866)
◇服務包括:
- ✔4人房的住宿費用、護理及個人照顧服務;
- ✔4餐膳食(如需使用餵飼管,管飼奶水之費用已包括資助項目內);
- ✔每星期2次康復治療運動;
- ✔每月定期由駐院舍醫生提供健康檢查、一般診治及制定的處方藥物;
- ✔如有需要,每年4次由院車接載院友往返香港北區醫院或北區診所接受診治;
- ✔社工提供個案輔導和小組活動
♦肇慶:香港賽馬會伸手助人肇慶護老頤養院(伸手助人協會)
(查詢電話:2522 4494)
◇服務包括:
- ✔ 4人房的住宿費用、護理及個人照顧服務;
- ✔ 3餐膳食及小食;
- ✔ 每星期2次康復治療運動;
- ✔ 醫療保險(由高要市人民醫院提供):包括長者在高要市人民醫院門診、一般住院診治及搶救期間所有醫療、檢測及藥品費用;
- ✔ 每月定期由駐院舍醫生提供的健康檢查、一般診治及指定的處方藥物;
- ✔ 如有需要,每年1次救護車接載院友送返香港公立醫院接受緊急診治;
- ✔ 如有需要,每年1次安排交通和員工陪同讓院友往返香港接受覆診治;
- ✔ 社工提供個案輔導和小組活動
★長者於中央輪候冊上的輪候狀況,不會因提出申請而受影響,社署只會在長者正式入住上述位於廣東省的院舍後才會取消其在中央輪候冊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