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售賣混淆藥材牟暴利 真假冬蟲夏草價格差近十倍

冬蟲夏草(左)、亞香棒蟲草(右)。盧日東表示,冬蟲夏草的產地已禁挖和限挖,以保護環境和冬蟲夏草資源,商業價值較亞香棒蟲草高近十倍。其中冬蟲夏草的蟲體中間4對足(腹足)明顯凸起,呈黃白色;亞香棒蟲草亦有凸起但不明顯,呈黃棕色。(衞生署圖片)

 

香港市民「執藥」,或選購貴藥中藥材,很多時出現難分真假情況,買到假藥材不但蒙受金錢損失,藥效也大打折扣。整理容易混淆藥材,其中冬蟲夏草跟亞香棒蟲草很相似,但功用相差甚遠,價錢亦相距近十倍。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市民,購買無標價的中藥時,應逐一問清楚價格、幣值、銷售單位,購入後都要保留所有單據及貨品方便追討之用。

不少藥材對一般人來說都難以分辦,買錯甚至被欺騙都可能不自知。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林振邦表示,冬蟲夏草以往易跟亞香棒蟲草混淆,但兩者的藥用價值、功效並不相同,價錢都相距甚遠,冬蟲夏草一克約100港元,亞香棒蟲草一克則10元,提醒消費者可預先搜集資料比對相片、向有信譽商戶購買藥材。

理化或基因鑒定方法分辨藥材較可靠

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分子鑒定研究室研究統籌盧日東認為,除了不法商人故意摻假名貴藥材外,如冬蟲夏草、川貝母等,其他偽品都因外觀特徵相似、藥名相近而被摻雜。傳統中藥鑒定方法透過有經驗的中醫師利用外觀判斷,雖然成本較低,但鑒定結果主觀,也受到採收季節、生長產地、存儲方法等因素影響,當中錯誤判斷也是中藥摻假的其中主因,因此透過理化鑒定或基因鑒定才是比較可靠的鑒定方法。

香港中藥從業員協會主席洪遠霞就稱,業界近年已引進更多規管,藥材出現假貨情況已不如昔日猖獗。

川貝母(左)以野生資源為主,貨源長期短缺價格昂貴,平貝母(右)的生長年期則較短。兩者都能淸熱潤肺,化痰止咳,而川貝母還有散結消癰的功效。川貝母呈類圓錐形或類球形、類白色;平貝母呈扁球形,偶見類圓錐形、淺黃白色或黃白色。(衞生署圖片)

 

消委會提醒避免付款前讓店員將藥材切片或磨粉

消委會時有接獲有關中藥、藥物、中成藥及保健品的投訴,主要涉及不良銷售手法、貨品質素及價格爭議等,提醒消費者購買中成藥及藥物等時,一旦發現商品沒有標價,應逐一詢問清楚每件貨品價格、幣值,若購買中藥藥材,更應特別查詢有關價格單位,例如是以斤、兩、或錢等單位計算,並避免在付款前讓店員將相關蔘茸藥材貨品切片或磨成粉末,避免在不知情及不願意的情況下交易;使用信用卡簽帳時,必須先核對銀碼才簽名或輸入密碼,及後亦應保留所有單據和貨品,以便日後出現爭議時,作追討之用。

另外,消委會提醒保健食品只宜作為提供營養補充或保健之用,並非用作醫治病症,當中含有的成分,未必切合所有人的體質,如消費者本身有長期病患、懷孕或正服用處方藥物更需特別小心,不應胡亂進食,如有不良反應須立即停止服用;在選購保健食品時,應小心認清產品的成分和功效,以及個人需要。如消費者有疑問或患有疾病,事前應諮詢醫生意見及尋求專業治療,切忌輕率選購服用,否則不但浪費金錢,更可能為身體帶來不良反應及副作用。

洋金花(左)含毒性,本港曾發生誤將洋金花當成無毒的凌霄花(右)中毒個案。洋金花的功能為平喘止咳,解痙定痛;而凌霄花則為活血通經,涼血祛風。洋金花花冠裂片頂端較短尖、凌霄花則呈半圓形。(衞生署圖片)
金銀花(左)及山銀花(右)同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的花蕾,外形相近,但山銀花含大量皂苷類成分。(衞生署圖片)
白花蛇舌草(左)及水綫草(右)外形相近,兩者均可清熱解毒,而白花蛇舌草另可消癰散結,利水消腫。(衞生署圖片)
茯苓(左)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土茯苓(右)能解毒,除濕,通利關節。茯苓呈方塊狀、卷狀或不規則形的厚片;土茯苓呈不規則的片狀。(衞生署圖片)
板藍根(左)及南板藍根(右)均可清熱解毒,板藍根另可涼血利咽,而南板藍根可涼血消斑。板藍根為橫切片,呈圓形;南板藍根為斜切片,呈橢圓形。(衞生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