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必喝這杯「神仙茶」從現在喝到三伏,陳年濕氣、病氣全消
立夏到,意味著炎炎夏日就要來了~
說起來,每年夏天,炎熱的天氣總叫人不太舒坦,胃口差不消化,出汗多身體虛,整天沒精打采,人還容易生病。
所以,春夏換季的這段時間,給身體打個好底子很重要!
那麼,我們可以吃點什麼來調養身體呢?
有句話叫“立夏薑棗茶,入伏三豆湯”,從立夏到三伏之前,喝薑棗茶再合適不過了~
薑棗茶,顧名思義,主角就是薑和紅棗兩種食材。
首先我們來說說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為什麼夏天要吃薑呢?
中醫講究“春夏養陽”,現在的人夏天經常待在空調房,出汗少,加上濕氣比較重,本來可以隨汗液排出去的寒濕邪氣積在體內,耗損陽氣,就容易生病。
姜性味辛溫,有溫中散寒、健脾祛濕的作用,夏天吃它,可驅逐體內寒濕,為身體打個好底子。
而且,姜還是解暑的“能手”,可以幫人排汗降溫,防止中暑。
喝薑茶,加點紅棗更好。漢代著名醫家張仲景很多調脾胃的藥方,均是薑棗同用。
紅棗補氣卻偏濕熱,姜主發散,可以把棗的濕熱之氣散掉;同樣,有了紅棗,薑的生髮之性也能有所收斂,不至於生髮太過,耗了津液。
一升一降、一散一收、一泄一補、一陽一陰,可謂絕配!
從現在喝到入伏 驅除體內濕氣病氣
經過一冬一春,人體內積聚了不少病氣。從現在開始,隔三岔五喝一杯薑棗茶,一直喝到入伏之前,正好能把寒濕邪氣驅趕出去,很多小毛病也隨之而解。
這樣一來,整個夏天就會好過很多,而且也能給秋冬身體打個好底子。
不過,等過了這段時間,就不建議大家經常喝了,除非你是虛寒、寒濕的體質。特別是在炎熱的三伏天和乾燥的秋冬季,經常喝的話很容易上火。
還有,雖說現在這個季節適合喝薑棗茶,但上火嚴重的人是個例外,如果你有眼睛紅腫、尿黃、大便乾結、咽乾牙痛等症狀,最好少喝。
薑棗茶,顧名思義,用料就是生薑+紅棗,做起來很簡單。
-
做法1:煮薑棗茶
-
做法2:泡薑棗茶

-
做法3:煮薑棗粥
姜肉性溫,薑皮則相反,體寒怕冷的人,或者做寒涼性菜餚、治風寒感冒的時候,可以去掉薑皮。
但是,對於一般人群來說,泡茶、煮湯、做菜時,最好保留薑皮,這樣不容易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