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康】伴有「亞健康」症狀不容鬆懈 養好正氣 提升免疫力

 

近期,新冠病毒仍持續活躍,加上春天天氣乍暖還寒,流感病毒在我們身邊肆虐,呼吸道感染個案持續高企,面對新型又多變異的病毒,除疫苗外,最有效的方法,是鞏固好自己的身體,提升自身免疫力,避免受各類細菌和病毒的侵襲。《黃帝內經》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養生精髓,說明「正氣」是守護人體健康、維持臟腑功能的推動力,增強對疾病的防禦力,這就是現代醫學所指的免疫功能。若正氣充盛,體內陰陽得以平衡,便能適應對外環境的變化;若正氣不足,體內陰陽缺乏平衡,便容易被病邪乘虛侵襲,因而生病。從中醫角度,必須養好人體正氣,順應養生之道,才達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文:香港中醫學會教學研究基金會司庫 施榮棟註冊中醫師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所謂免疫力,一般是指個人抵禦感染的能力,這能力也會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而帶有慢性疾病及都市常見伴有「亞健康」症狀(即經常疲倦、感冒、腰酸背痛、怕冷、失眠等)的人士,免疫的功能更會大為被削弱。現在,我們先從食療養生、運動養生、睡眠養生來淺談如何養好正氣。

穀雨後「春火」生 以健脾化濕清熱食療

現正值春夏交替季節,氣溫回升加快,雨水明顯增多,濕氣較重,容易令人體有倦怠乏力、昏昏欲睡、食慾下降、脹氣等「春睏」的症狀。而穀雨過後,便開始迎接夏天來臨,亦是各種疾病容易作亂的時機,因此更要注意防病,尤以過敏性疾病,此時令陽氣生發,人體各組織器官功能開始日趨活躍,更可能出現所謂「熱氣」跡象,即「春火」,這也會減弱人體的免疫力,使感染疾病的機率大增。一般人都喜歡先用食養的方法來調養,以改善身體健康和預防疾病。

 

中醫認為,春夏交替食療以健脾化濕、消除積熱為主,可吃一些健脾化濕的中藥,如淮山、芡實、薏仁、扁豆、赤小豆、陳皮,以及適量食用涼性食物,如綠豆、鴨肉、蘿蔔等,也宜多吃深綠色蔬菜及水果,適量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萵苣、馬齒莧等,可以幫助清熱、健脾胃、去心火等,以除春睏倦怠不適感,恢復精力。

一·消除疲倦、補氣祛濕

【五指毛桃龍骨袪濕湯】

•食材:五指毛桃15克、淮山15克、芡實10克、茯苓20克、枸杞子15克、薏仁20克、蜜棗2粒、豬腱或排骨適量

•功效:行氣利濕、健脾補肺、舒筋活絡

•特點:平補,改善春睏及亞健康,適合脾虛濕盛、虛寒或燥熱體質人士。

二·排毒減肥、化濕健脾

【紅豆薏米芡實茶】

•食材:紅豆50克、芡實25克、薏米25克、赤小豆25克、水1,000毫升

•功效:祛濕利水、消腫排膿、健脾養胃

•特點:改善三高,能夠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對於體寒的患者,不建議經常服用,避免造成體質寒氣加重。

運動抓住「三寶」氣行舒暢促血液循環

中醫將精、氣、神稱為「三寶」,運動養生則緊緊抓住這三寶,調意識以養神;以意領氣,調呼吸以練氣,以氣行推動血運;以氣導形,通過形體、筋骨關節的運動,使周身經脈暢通,通過運動可使氣行舒暢和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動則生陽」,適量運動可保持體內的正氣,使正氣不斷健旺起來。據現代醫學,運動可改善大腦的營養狀況,增強心臟的活力及肺臟呼吸功能,促進胃腸蠕動,以及可提高免疫功能等。年輕人體壯靈活,可選擇活動量大的球類或跑步運動,而老年或體虛的人要選擇一些紓緩的有氧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瑜伽等。

 

調節全身氣機【八段錦】

「八段錦」,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健體運動,簡單八式已可調理臟腑氣血,是很好的強身健體練習。八段錦的首四式:「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需單舉」、「五勞七傷向後瞧 」,可以疏通人體陰陽的蹻脈和維脈,交通主身左右側陰陽之氣,調節兩側的氣血。

而接着的四式 :「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攥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則依序可以促進人體帶、沖、任、督脈的氣血循環,調節全身氣機升降,充盈十二經氣血,達到疏通全身臟腑及經絡的效果。

大家可在早上7-9點進行練習,每日15-30分鐘鍛煉。

春「養肝」好時機 按時睡眠起床不熬夜

現代研究指出,當睡眠時間愈少,人體的免疫功能會逐步下降,繼而誘發疾病。人體的主要活動時間應當順着日光而作,春天白天較長,可以活動的時間也較長,但也應避免熬夜。中醫強調,晚上11點到零晨3點,是人體膽經和肝經循行的時間,而春天尤需養肝,故建議人們應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為佳。養成睡眠的良好習慣,睡前不進食、不飲濃茶、咖啡和抽煙、不言語、不動腦、不看手機等,按時睡覺,不熬夜。

最後,緊記要順時養生,要順應四時節氣調適,順應晝夜昏晨調養,便可加強整體的正氣,改善體內環境的平衡,以達提升整體免疫能力。但若不幸患病時或遇到帶病者,也必須做足個人衞生,佩戴口罩,及早找醫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