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彩陶守藝人

在安徽西北,有座僅65萬常駐人口的縣級城市,界首,抗戰時期,因交通閉塞不受日軍侵犯,引來大批上海、南京等城市商人,一度人口劇增,貿易興旺,又名「小上海」。 「小上海」是彩陶的誕生地,傳說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淵借住附近,因夜裡夢見擺有綠黃白三色陶罐的幡臺,就命窯匠們制作三色陶。匠人們苦苦燒了三天三夜,陶罐上卻只現黃白兩色,幸虧一位因多日陰雨被困窯內幫工的銅匠,不慎讓風把銅粉吹進窯裡而意外獲得了綠陶。蘆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藝,開始代代相傳。到清末,周邊的13個邨子都生產彩陶,形成了著名的「十三窯」。

界首彩陶在胎面的制作上,以兩層陶衣表現出赭、黃或赭、白兩種基本對比色;在燒制方面,先除潮,再素燒,最後釉燒,成品為紅底白花的彩陶;在題材選擇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鳥魚蟲作為創作對象外,還充分汲取了傳統戲曲中的藝術元素,流行於元明清的瓷器紋飾「刀馬人」就是武戲中的刀、舞臺上的馬與京劇臉譜中人物刻畫。到了現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山義巧妙地將「刀馬人」三者有機組合,融入界首彩陶的刻畫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譽為「民間藝術的傳奇珍寶」。

從5歲就開始隨父學藝的盧群山,憑著對彩陶藝術的滿腔熱情,投入半生的精力,堅持從摔打陶土開始,造型、制坯、配釉、燒制,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令傳統的三彩刻畫陶工藝得以傳承。而提起自己的求索成功之路,除了自己密不可分的彩陶世家的身世之外,與恩師韓美林的結緣為他的藝術人生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那是1983年,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安徽畫院副院長的韓美林來到界首工藝陶瓷廠指導工作並收徒,盧群山成為其中一員。韓美林認為,好看的釉色是陶瓷的外衣,他帶領著大家研制豐富多彩的釉色;在器型、圖案、釉色等方面實現突破和創新;倡導民風陶,讓界首彩陶實現了從日常生活器皿到工藝美術作品的角色轉變;設計開發了數百件作品,極大豐富了產品的花色品種……就在那段時間,他們共同創作、燒制彩陶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最高獎,並被多個博物館收藏。這段經历成為盧群山一生的財富。此後的他,把這些成績發揚光大,作品還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薈萃和中國藝術家獲獎作品選集》、《中國民間藝術通鑒》等書籍。

盧群山生於1949年,曾祖爺盧井卿、祖爺盧西安、爺爺盧之勤、父親盧山義皆是當地知名的彩陶藝人。到了盧群山這代,他還打破前輩「技藝不傳外姓」的傳統,不僅教會了女兒、傳授給了「外人」,多年來收了上百名徒弟,盧群山坦誠道:「不怕你們笑話,70多歲了,我還有夢想,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界首彩陶技藝被更多人熟知學習,界首彩陶的從業者能聯合起來,推動界首彩陶產業化發展。這是我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