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絲畫簾繪人生

作者:羅莘

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飛龍鎮盧山村,是“中國竹絲畫簾之鄉”。這是一種將竹子用手工工藝拉成細如髮絲的絲線,再用蠶絲做徑線,織成竹簾,然後用針線,畫筆在竹簾上繡出或畫出各色各樣的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等各類畫作的手工工藝品。

竹絲畫簾製作歷史已逾千年。早在北宋年間,其就被列為皇家貢品,素有“天下第一簾”之稱。這種民間工藝於清光緒年間傳入武勝縣後,能工巧匠們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竹簾上繪畫的技法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將刺繡工藝融入竹簾畫中,形成了繡畫結合的工藝特色,豐富了竹簾畫的表現形式。竹絲畫簾,採用本地豐富的慈竹為原料,按照鋸成竹筒——破成竹塊——起成薄片——拉成細絲——自然陰乾——織成竹簾(在織布機上用蠶絲作經線織成細密光澤如絹綢的竹簾)——簾上作畫(在竹簾上畫上古代仕女、神話人物、山水花卉、祥禽瑞獸等圖案)——安裝畫軸等七十多道工序,至少經二十多個能工巧匠們的雙手才能完成一件工藝精湛、格調高雅的竹絲畫簾作品。這是集竹編、紡織、刺繡、書畫於一體的一門工藝。

竹絲畫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甚至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但後來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竹絲畫簾銷售量下降,盧山村的企業逐漸停產,傳統手藝人為了養家糊口,紛紛轉行。

在2010年,當地最後一家製作竹絲畫簾的企業也關了門,這門手藝即將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時,一位名叫許祖金的退伍軍人,喜歡收藏,辦過私人博物館,在做過各種不同的人生嘗試後,憑藉著一股愛國愛家愛古老技藝的熱情,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竹絲畫簾的創業之路。他從小學生做起,先找到以前的老師傅們,一項一項技藝來拜師學藝,遠到北京山東,有的“三顧茅廬”,憑藉永不言棄的毅力打動大師們,使得自己掌握了每一道工序;在原材料的選擇上,他也是跑供應商,不斷摸索,與相關技術人員探討開發創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當他成為這門瀕臨失傳的技藝的傳承人時,一切的辛勞和努力似乎都“灰飛煙滅”了,成功來得如此自然。

掌握了技藝的許祖金開始在盧山村成立了竹絲畫簾合作社,請回30多名老手藝人,實行“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廣泛吸收當地群眾加入竹絲畫簾生產製作中,不僅讓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延續傳承,更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產品。正是有了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精湛的技藝,竹絲畫簾成為遊客眼中的“香餑餑”。

在許祖金的影響和帶領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了進來,先後建立了西華師大、四川音樂學院、四川大學等大學的絲竹畫培訓實習基地。還建成武勝竹絲畫簾產業基地,擁有竹絲畫展覽館、文化長廊,張家院子裡的竹絲畫工藝流程,他說,“我從一無所有,到收穫了朋友,收穫了企業,收穫了品牌,收穫了人生”。他的團隊如今一年能製作五千餘幅作品,其中四千多幅已經流向各地市場。許祖金說,未來他還要將這門技藝做成文化品牌,推向更大更廣闊的市場,讓更多的愛好者來“共享文化共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