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竟藏1400種細菌!能不能挖?答案是……

洗澡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衝動——看到自己的肚臍眼,就想摸一摸,挖一挖。但是,聽老人們說:
肚臍眼不能露外面,否則會進風著涼;

肚臍眼與內臟相通,挖了會死;

肚臍眼不能挖,否則不僅肚子會疼,還會爛腸子;

…….

於是,嚇得我趕緊把要挖肚臍眼的手收回。

肚臍臭原因?不注意衛生小心引發臍石,醫師公開5個肚臍清潔的正確觀念

為此,相當一部分人自打從娘胎裡出來有了肚臍眼後,就再也沒碰過它。

那麼,這些說法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這還得從肚臍眼的由來說起……

肚臍眼是怎麼來的?

肚臍的前身就是臍帶,臍帶是連接胎兒和母體胎盤之間的“紐帶”。

通過臍帶,胎兒可以從母體中汲取自己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也將自己體內的代謝產物,通過臍帶排泄出體外。

脐带绕颈- 知乎

一旦寶寶降臨人間,臍帶便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被剪斷並結紮,隨後便形成肚臍眼。

換句話說,肚臍眼實際上就是臍帶脫落後留下的一個疤痕。在我們出生之後,就沒什麼特殊生理功能了。

肚臍眼真的連著內臟?會透風?

在胎兒出生之前,臍帶的確是個很重的東西。它一邊連著母體的胎盤,一邊連著胎兒內臟。

胎兒時期,由臍帶內的臍靜脈將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至胎兒,臍動脈則將胎兒的二氧化碳和排泄廢物運送至胎盤。

但是,打胎兒出生以後,臍帶內的主要結構就在斷臍後消失、閉塞或者纖維化了。

原本有血流的臍帶會退化成肝圓韌帶,其中的動靜脈也會閉鎖,藏進腹腔裡。形成一個封閉的盲孔,其後面是一條死路。

所以說,肚臍眼並沒有與內臟或者腸子相連,也沒有透風這一說。

如果真的能透氣通風,那游泳時,水豈不是都會順著肚臍眼流進肚子裡?細思極恐……

問題來了:既然不透風,那為什麼晚上睡覺露肚臍眼會著涼呢?

這是由於腹部和肚臍眼本身不耐涼而導致的,跟透不透風沒什麼關係。

肚臍眼裡的泥是怎麼來的?

肚臍眼裡的泥,跟身上其它位置搓出來的泥沒什麼區別。

都是皮膚脫落的細胞與汗液、灰塵等雜質形成的混合物,只不過肚臍凹陷,且有皮膚褶皺,相比於其它部位更容易藏污納垢。

說來你可能不信,肚臍其實是一個細菌窩,一個肚臍眼里大約寄生著1400種細菌。

不過別急,雖然肚臍上有著那麼多細菌,但是大部分是非致病的細菌,所以不用太擔心被感染。

我們腸道細菌約有10的14次方個細菌,不也好好地活著嗎?

說了這麼多,那肚臍眼到底能不能挖?

挖是能掘,但是要注意兩點:

一動作要輕(輕輕掘兩下也沒事兒),不能掘破;
二要注意衛生,掘肚臍的手要乾淨。

其實,說“肚臍不能掘,掘了會肚子疼”,不無道理。

因為如果掘肚臍的力度過大,容易弄傷肚臍嬌嫩的皮膚,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惡化還可能化膿,細菌可能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

而且,雖然臍帶的功能已經退化,但內臟(主要是小腸)的神經反射還存在,用力摳肚臍可能會對它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的不適。

不讓挖,那能不能洗?

有人說:既然不提倡摳,那總可以洗吧?不然黑黑的污垢誰受得了?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洗是能洗,但是不建議經常洗。

因為肚臍本身的污垢,可以保持正常肚臍溫度。如果太乾淨,熱量散發快,腸胃功能都可能受損。而且肚臍十分嬌氣,如果你想給它洗澡,可能會引起其它不適。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洗肚臍,除非是這3種情況:

1.“臍泥”太多;
2.肚臍眼有異味,需要清洗;
3.肚臍有特殊分泌物或進入異物(這種情況得找專科醫生)
清洗肚臍眼的時候也是也是有門道的:
方法一:在洗澡前用一點食用油(或嬰兒油)塗抹在肚臍裡,待污垢潤濕後,再用棉棒輕輕擦拭,使用完後沖洗乾淨。
方法二:在洗澡時用溫水沖洗一會兒,然後用棉籤蘸點沐浴乳(或肥皂),輕輕擦拭肚臍眼,然後再用溫水沖走擦拭後的污垢。
方法三(寶寶專用)用香油塗抹在肚臍眼上,軟化肚臍上的黑色物質,然後用嬰兒香皂塗抹,再用清水洗淨,用棉籤擦乾水,如此兩三次可以洗得乾乾淨淨。

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這3點:

1. 洗肚臍的動作盡量輕柔(尤其是寶寶),如果清洗過程感覺到不舒服,就暫停一下,或者下次再洗。
2. 一定要用溫水,切忌用涼水,洗完後及時擦拭,不宜長時間將肚臍和肚子暴露,以免受涼。
3. 洗完後,一定要保持肚臍內部的乾燥,因為凹凸不平的肚臍內部,在濕嗒嗒的環境下,容易滋生細菌。
肚臍眼髒污該怎麼洗乾淨?過來人曝「洗錯」下場:超可怕| 新奇| Newtalk新聞
為什麼自己肚臍眼和別人不一樣?

不同的人,肚臍眼的形狀可能不同,主要有以下常見的幾種:凹圓、凸圓、垂直、水平、T字、其他……
其形狀與臍帶結紮關係不大,主要與嬰幼兒身體狀況、結紮後是否感染、成年後皮下脂肪厚度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