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啦

冬至天氣寒冷,在寒冷的冬季,養生應當遵循閉藏的原則調攝起居。

冬至養生小常識有哪些呢?

冷水洗臉

冷水洗臉可預防感冒。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早上會選擇用熱水洗臉,事實上,清晨冷水洗臉不僅能讓人變得清醒、精神振奮,還可以預防冬季外出冷空氣侵襲而引起的感冒。若能結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陽、頰車等穴則效果更佳。

早睡晚起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

溫水刷牙

冬天刷牙最好用溫水。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溫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齒敏感。溫水的溫度以接近體溫為宜,太熱的水也不好。

喝溫開水

早起一杯溫開水排毒每一天。洗臉刷牙後喝一杯溫開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腸;另一方面可稀釋血液,預防腦血栓、心肌缺血,同時能維持細胞滲透力,促進細胞代謝。

熱水泡腳

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循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方便時可用中藥泡腳,這裡有個藥方,可以在水中放幾片當歸、紅花、川斷及金銀花等,可以活血補腎,還可以防止冬天皮膚乾燥、皸裂。

穿衣適溫

穿衣要講“衣服氣候”,指衣服裡層與皮膚間的溫度應始終保持在32―33攝氏度,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緩衝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其次,要注重雙腳的保暖。由於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少且慢,因此腳的皮溫最低。中醫認為,足部受寒,勢必影響內臟,可引致腹瀉、月經不調、陽痿、腰腿痛等病症。

定時開窗

冬天開窗通風很重要,天氣寒冷,很多人不願開門開窗,加之現在家庭安裝的空調越來越多。在空調房間內,往往長時間處於封閉狀態,空氣流通不良。同時,室內外溫差較大,還可能易造成包括流感在內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因此,需定期打開窗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細菌的滋生。

常曬太陽

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冬季養生,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順應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室溫恆定

首先室溫應保持恆定。如果室溫過低,人感覺冷,則容易傷人體陽氣。溫度過高則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活動易外感風寒。所以,室溫應保持在18℃~22℃之間為好。室內還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可以使用加濕器。

睡勿蒙頭

蒙頭睡影響健康,有很多人喜歡蒙頭睡覺,特別是冬季由於氣溫低,更是有人喜歡將頭、臉全都埋進被子。在室內空氣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樣做會造成氧氣不足。蒙頭睡覺的害處還在於被子內通風不良、空氣污濁,人體不能進行正常的氣體交換,使被子內新鮮氧氣越來越少,二氧化碳越積越多,易使人產生缺氧症狀。重者,會因缺氧使人做噩夢,精神恐懼,突然驚醒,久而久之,還可引起神經衰弱等後遺症。

溫水洗澡

冬季少洗澡多保濕,可避免乏脂性濕疹。洗澡時盡量用溫水,避免過燙。一般油性皮膚的人在冬季一周洗兩次澡即可,乾性皮膚的人一周洗一次澡為佳,最好少用或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洗完澡後要擦保濕霜

飲食方面需注意

食宜多樣:冬至養生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均衡性,一定要保證營養的多樣化,身體的滋養需要多種營養,所以冬至要養生就一定要保證飲食的多樣化,尤其是素食者,要做到谷、果、蔬合理搭配,最好是適當地選擇一些高鈣食品。

食宜清淡:冬季養生最好是不要吃太多的油膩的食物,特別是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較弱一些,所以最好是保持飲食的清單,如果吃太多油膩的食物,避免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健康狀況,現代營養學的養生要求是老年人最好是“三多三少”,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最好是多多攝入;醣類、脂肪、鹽最好是保證能少則少。

食宜溫熱熟軟:冬天的時候老年人脾胃比較虛弱,陽氣比較衰微,脾更是喜歡溫熱討厭寒冷,所以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溫熱,這樣可以保護我們的脾胃,而且老年人牙口一般都不好,吃東西的時候喜歡糯軟的,討厭冷硬的,所以最好是在吃東西的時候做到遵循養生原則,保證溫熱熟軟的飲食攝入,放棄冷硬的食物。

食宜少緩:冬至養生一定要注意保持飲食的適度攝入,最好是讓飲食保持八分飽,不要吃得太飽,太飽的話會給身體的消化系統帶來不利影響,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細嚼慢嚥,最好是保證食物被充分地咀嚼,這樣不僅僅對脾胃比較好,而且對身體健康非常有利。

多喝粥。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乾燥的特性。為發揮禦寒作用,我們在煮粥的食材上可以選用偏溫熱或平和健脾胃的食物,如薏米、大棗、核桃、花生、糯米、桂圓、山藥、銀耳等,可以搭配換花樣煮粥喝。

多吃五種素菜

山藥。自古以來,山藥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其味甘性平,益氣健脾,其所含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另外,山藥含有的大量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硬化。

荔枝山藥蓮肉粥

做法:幹荔枝15枚,山藥、蓮肉各15克,粳米150克。先將前3味洗淨,粳米淘淨,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栗子。中醫醫認為,栗子性味甘溫,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止咳化痰的功效。現代研究認為,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多的干果品種,同時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利於機體抗寒,很適合冬季食用。

芋頭。除了富含鉀、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外,芋頭還含有一種天然的多醣類植物膠體,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有止瀉的作用,同時又有膳食纖維的功能,能潤腸通便,防止便秘。中醫認為,芋頭有益胃生津、補中益氣等作用,很適合用來補虛。

芋頭粥,做法:鮮芋頭10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芋頭洗淨去皮後切成小塊,與淘洗淨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煮開,後轉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有補肝健脾益腎的功效。

香菇。其熱量低,蛋白質、維生素含量高,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還能促進體內鈣的吸收,經常食用香菇對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也有良好的效果。

豆腐燒香菇,食材:豆腐、香菇、尖椒。佐料:食用油、食鹽、生抽、蔥。做法步驟:1、香菇泡發洗淨切丁塊,豆腐切塊,尖椒切圈,蔥切成段。 2、炒鍋中倒入食用油加熱,爆香蔥段出味後,放入香菇丁塊、生抽、清水、豆腐塊慢燉入味,大火收汁後撒上尖椒圈即可。豆腐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及防止肥胖都具有保健作用,常吃豆腐,對健康和美容都有好處。

枸杞。一般冬季的養生原則應以益氣助陽,滋陰補腎為主,而枸杞就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枸杞性味甘平,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在空氣乾冷的冬季,眼睛易乾澀、流淚,常吃枸杞還能緩解這些症狀。

補氣膏。將龍眼肉加冰糖熬製成“玉靈膏”,每天早晚沖服一湯匙,簡單方便易於保存。據古書記載枸杞則有“補精氣諸不足,易顏色、變白……令人長壽”之效。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贊它為“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龍眼又名為桂圓,味甘性平,有養心安神、滋陰補血的功效,最適合於體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無華的女性進補之用。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分享給大家素餃子的做法:
好吃還是素餃子:5色水餃+9種家常素餃+24道花樣餃子,心動就趕緊回家做起來吧!

圖文資料來源禪視界、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