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心臟也會「鬧脾氣」這幾種不舒服是危險信號 要警惕

周先生,31歲,最近半年在活動量大時偶爾會感覺胸悶,伴隨胸部正中的疼痛感,每次幾分鐘就會自行好轉。

由於平常體力活動不多,發作也少,又認為自己年輕身體好,所以一直都沒有去醫院看病。

直到最近3天,周先生感覺不活動時胸悶的症狀也會發作,而且頻率和嚴重程度都較之前嚴重,最長的時候有半個小時左右才緩解,於是前往醫院門診就診。

就診時,醫師反覆詢問其病史和生活習慣,周先生否認慢性病,生活習慣也比較健康,不吸煙、不喝酒,只是工作性質需要經常上夜班。

在了解了周先生的基本情況後,醫生為其進行血壓測量,血壓為150/95mmHg,超過正常範圍。

綜合來看,雖然危險因子不多,但也屬於心血管疾病低危險群,且考慮到心肌缺血的症狀比較典型,並為其進行了心電圖、心梗三項檢查,心電圖結果顯示有部分導聯ST段壓低,而心梗三項檢查則顯示肌鈣蛋白1.26ng/ml,明顯超過正常範圍,提示有心肌損傷,最終診斷為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建議住院治療。

在透過藥物及手術治療後,周先生的不適症狀得到緩解,恢復良好。

醫師提醒:缺血性心臟病即各種原因導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臟病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冠心病,由於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導致狹窄甚至閉塞,引起心臟供血不足,可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

How to Tell if You Are at Risk for Heart Disease | Cardio Health

冠心病常見於中老年男性,尤其是有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或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險因子的人。

輕度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但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可能會感受到胸悶、氣短、心慌、大汗等症狀,缺血嚴重時還可能會有心前區刺痛,或放射性的心絞痛症狀,所以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對症治療。

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的動力幫浦和交通樞紐,身體所有組織器官的正常運行,都離不開心臟的泵血功能。

Heart disease: symptoms, caus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心臟的每一次「咚、咚、咚」都在推動血液在身體裡流動,為全身的器官帶去營養和氧氣。

然而,這樣一個默默付出、任勞任怨的心臟,有時候也會“鬧脾氣”,透過各種信號提醒我們要關注它,千萬不要錯過。

01 心慌

心慌又稱心悸,是患者能夠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心跳,或有心前區不舒服的症狀,通常是因為心跳過快或心肌收縮力過強心律不齊等因素所導致的,簡單說就是無論心跳速度過快還是過慢,都可能會引起心悸。

而心律不整可見於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顫動等,所以一旦出現了心慌,建議大家第一時間到心內科門診就診,並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明確心慌的來源。

02 胸悶、氣短

胸悶、氣短是心臟病的常見症狀表現之一,可見於心肌炎、心絞痛​​、心衰竭、冠心病等常見心臟病。

心臟病的胸悶氣短常表現為陣發性,以左胸的憋悶、不適感為主要表現,還可存在發紺、呼吸困難、胸痛、暈厥等表現。

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常表現為陣發性的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常在活動過程中和情緒激動時發生,症狀持續時間3~5分鐘不等,很少超過15分鐘,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可以使症狀迅速緩解。

03 胸痛

胸痛是心臟病早期訊號,當患者出現胸部疼痛,尤其是緊縮性壓榨性疼痛時,要引起高度警覺。

這是典型的心臟病前期警告,痛處常位於胸骨的後方,表現為一種緊縮性疼痛。

有的時候痛處還可能會延伸至左肩甚至左手臂,時間較為短暫,有些人會出現上腹疼痛、耳部等,也應該引起重視。

胸骨後壓榨性疼痛多見於冠心病、心絞痛等患者,當疾病發作時,會出現胸骨後壓榨樣疼痛。

此時應給予休息、吸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處理,經過上述處理後多數冠心病患者會緩解。

若處理後,仍無法緩解或症狀加重時,則應考慮心肌梗塞的可能性,需及時就醫。

04 顏面及雙下肢浮腫

若患者出現心臟功能不全,可能會引起心臟排出及回心血量受到影響,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血液滯留,進而容易引發臉腫、腳腫的症狀。

心臟病引起的水腫,最先出現的部位是在患者的下肢,從腳先開始,因為在重力作用下,體循環淤血當中的血液,大部分聚積在人體下肢,引起下肢浮腫。

心臟病引起的水腫,和肝腎疾病導致的水腫不一樣,用手指按下時會凹陷下去,一按一個坑。

而且水腫部位會比較硬,運動或工作後加重,晚上也會比白天嚴重。

心臟病引起的水腫具有對稱性,如果腳腫,兩隻腳都會腫,不會出現只有一隻腳腫的情況。

因此,如果出現顏面及下肢水腫時,建議前往醫院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明確病因,及時治療。

05 不明原因的全身乏力

心肌炎、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心臟疾病患者容易出現全身倦怠、沒勁、疲倦等症狀。

心肌炎是心肌限製或瀰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發炎性病變,心肌維持人體心臟正常的運作,當發生病變時就會影響心肌的功能,出現全身倦怠、肌肉酸痛、心悸、中重度乏力等症狀。

冠心病多是由於冠狀動脈狹窄影響血液的供應,導致缺血、缺氧,肢體也會有發紫、變涼、疲倦等缺血的表現。

冠心病患者通常需要進行吸氧以及心電監護,患者平時也應常備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片等。

另外,如果患者出現心臟病而引起心臟衰竭,通常在右心衰竭的時候患者會有明顯的雙下肢浮腫,伴隨雙腿無力的情況出現。

06 不明原因的牙疼、肩膀痛

若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牙疼、肩膀疼痛時,要警惕心臟問題,如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臟病等,均可引起心臟供血不足,造成牙疼、肩膀疼痛的症狀發生。

如果患者有急性心肌梗塞時,由於心臟急性、持續性的嚴重缺血、缺氧,造成心肌壞死,牙齒部位和肩膀部位血管供血不足,導致血管緊張,就會出現牙疼、肩膀疼痛的症狀。

另外,如果患者冠狀動脈發生阻塞時,可引起心肌缺血出現心絞痛,由於支配心臟的部分神經和支配牙齒肩膀部位的部分神經,可能是同一個脊椎神經中樞,因此當心臟發生絞痛時,會引起牙疼、肩膀痛的症狀。

07 腹脹、噁心

心臟病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胃難受的症狀,如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如果誘發心絞痛,可能會放射至胃部,引起上腹部疼痛、燒心、反酸等症狀。

嚴重冠心病患者容易誘發心肌梗塞,可能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反酸、燒心等胃部不適症狀,這是由於心肌壞死刺激膈肌,反射性引起胃部不適的症狀。

另外,有些心臟病患者,如果出現全心衰竭或是以右心衰竭為主的症狀,可能會引起體循環淤血,同時也會引起胃腸道淤血,刺激胃腸道,引起食慾不振、腹脹、納差、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

因此,心臟病患者如果出現胃部不適症狀,應該積極鑑別診斷,尤其心臟病本身多屬於重症,應該及時治療。

08 頸靜脈怒張

臨床上頸靜脈怒張並非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組症狀,病因較為複雜,引起右心衰竭的各種疾病、心包膜疾病、上腔靜脈症候群等,由於心臟無法及時將血液泵入到肺動脈內,導致上腔靜脈和下腔靜脈的血液回流受阻,均能引起頸靜脈怒張。

引起右心衰竭的各種疾病,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動脈栓塞、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肺動脈瓣狹窄、艾森曼格症候群、三尖瓣狹窄、三尖瓣閉鎖不全、限制性心肌病變等。

另外,心包膜積水、縮窄性心包膜炎等,限制心室的舒張及血液充盈,靜脈壓升高也會引起頸靜脈怒張。

Heart Disease in Women | MedlinePlus

如何保護心臟?

  1. 確保足夠的睡眠,合理作息,不要熬夜,注意勞逸結合,不要無故加重心臟的循環負擔。
  1. 戒菸限酒,減少特殊藥物的服用,以防進一步損害心臟。
  1. 保持心情愉快,注意情緒波動,避免情緒低靡及長期精神壓抑、過度緊張興奮,要學會釋放自己。
  1. 嚴格控制飲食,低鹽低脂飲食,減少高鹽及高脂食物的攝入,同時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尿酸等各項指標,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養心護心的食材,如燕麥、大麥、玉米、小米、蓮子、黑木耳、芹菜、洋蔥、菠菜、大棗、蘋果等。
  1. 適當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左右,可有效的促進心肌代謝,增強心肌收縮力,保持心臟年輕。
  1. 積極治療潛在疾病,如先前有糖尿病、高血壓,應積極調控血糖、血壓等,並預防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等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