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抖抖病」——帕金森病的成因、癥狀與治療

帕金森病又名震顫麻痹,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學顯示,患病率為15~328/10萬人口,>60歲人群約1%;發病率為10~21/10萬人口/年。帕金森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社會因素、藥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關。今天,我們請到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鄔劍軍醫生,為我們帶來帕金森病科普。

穿西裝打領帶的男人

描述已自動生成

鄔劍軍,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博士,主要工作方向包括遺傳性運動障礙的診斷、治療以及與功能神經外科合作進行腦深部電刺激治療運動障礙疾病,並探討其作用機制。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遺傳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調控協作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神經遺傳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委員以及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神經調控全程管理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兼祕書長。擅長各種運動障礙疾病的的診斷與治療。

帕金森病的成因

帕金森病的致病原理還很不明晰,針對不同情況的個體,很難確定是某一特定原因導致帕金森病。但臨牀中發現,少數帕金森病是遺傳所致,「一些家族成員攜帶易感帕金森病的基因。」鄔劍軍指出,環境因素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致病原因,一氧化碳中毒、有毒制劑、金屬錳的接觸都可能導致帕金森病,過去農民常用農藥,有更大的幾率罹患帕金森。

從致病機理上看,帕金森與細胞功能有關,「為甚麼老年人發病多,因為老年人的細胞代謝能力衰退,無法清除細胞中集聚的有毒或異常蛋白。」人體衰老後,「廢物」因為清除能力下降沉積於腦內,進而對細胞的正常功能產生損壞。此外,較為前沿的研究指出,清除有毒的廢物、異常的蛋白與人體動力系統有關,而線粒體作為產生能量的細胞,被譽為人體的「發動機」,線粒體功能下降也有可能導致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癥狀與早期診斷

帕金森在民間又稱「抖抖病」,鄔劍軍指出,用是否顫抖判斷個體是否患上帕金森是不科學的,特發性震顫等疾病同樣會導致患者抖動,「許多帕金森病人安靜的時候抖,做事的時候反而不抖,對日常生活的影嚮其實不大。」臨牀中,帕金森病人發生震顫的比例為70%,且大多數為輕中度震顫,這意味著有30%的帕金森病人幾乎不出現震顫。鄔劍軍進一步指出,帕金森病的核心特徵是少動,就是動作遲緩,「病人早期做習慣性動作時會變得遲緩,如果提醒的話還是能恢複到正常人水平。」

除運動類癥狀外,帕金森病人還會出現許多與活動無關的非運動癥狀,如:抑鬱、焦慮、睡眠障礙、尿頻尿急、汗多、流口水、腰痛、頸椎突出、便祕(每周排便次數小於三次)、嗅覺減退等。

快速眼動期行為障礙的出現是提示帕金森病的重要指標,即個體在晚上睡覺時出現生動夢境,栩栩如生的夢中情景多為噩夢,導致夢境通過現實方式演繹,會大喊大叫、拳打腳踢,甚至發生用手砸牆、傷人、墜牀等情況。人到中年後,若同時出現上述多種癥狀,應立刻到醫院相關科室進行就醫。鄔劍軍指出,當病人確診帕金森時,往往已不是病理意義的「早期」,「很多病人一開始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帕金森,還會走錯科室,看錯病。」了解帕金森早期徵兆,早發現、早幹預,能有效提高病人後續的生活質量。

帕金森病的治療與康複

帕金森屬於腦部神經疾病,「神經的損壞是不可逆的,目前還沒有好的藥物或者方法能夠有效地延遲帕金森發病。」因此,對帕金森病的早期發現、及時幹預便尤為重要。

鄔劍軍介紹,帕金森的致病基礎是多巴胺的缺乏。作為神經遞質的多巴胺功能廣泛,掌管著大腦的激勵機制,「少了多巴胺,人會對很多東西都失去興趣。」但多巴胺在天然環境中難以獲取,「所以我們使用的是多巴胺的前體物質-左旋多巴」,在腦內左旋多巴會轉化為多巴胺。

服用複方左旋多巴藥物,是目前世界範圍內較為通行的一種帕金森病治療方案。隨疾病進展和藥物劑量逐漸加大,會出現運動並發癥,即「一會多動,一會不動」,「很多病人因為害怕運動並發癥,會選擇推遲吃藥或不吃藥。」但到了疾病後期,大腦儲存多巴胺的功能一定會下降,「並不是說我們晚點吃就不會有運動並發癥。」因此,早發現、早服藥,以及在醫生指導下治療是保證患者生活質量的有效手段。

除藥物服用外,運動康複是延遲、減緩帕金森癥狀的有效方式之一,「腦內細胞萎縮意味著不能組網,而鍛煉可以重塑腦內腦神經網路功能。」鄔劍軍介紹。

最後,鄔劍軍表示,在臨牀領域存在一個令人無奈的「悖論」,即沒有出現運動癥狀便難以診斷帕金森,而一旦出現運動癥狀,在病理上已經不是早期,因此期待科學技術發展能夠早期準確預測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