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故事

在這個欄目中,想寫些華人耆英的小故事,他們和你,我一樣是平凡人,平凡有平凡的生活,也有平凡的生活樂趣,畢竟, 數十年的歲月,經歷滄桑,也渡過不少甜酸苦棘辛辣的日子,如今平静下來,追憶前事,冷暖自知。

希望有興趣的朋友, 把個人或他人的故事寫出來, 讓大家分享.
請投搞或聯絡 editor@chineseineurope.com

文:鍾樹

圖:javier gonzalez rom Pexels

前言

應《歐華綜覽》之約「說出你的故事」,心想我等小民往事何足談論呢?不過諗多一重,身邊好友的切身遭遇或值得一曬,公諸於衆,對於目前部分急欲移民英國的港人來說,或有共鳴警惕的作用。

暮年移民顯無奈

李姓朋友的移民之路萌於追求未來,始於「偶然」,現卻陷於迷惘,進退維谷的掙扎狀態。這是發生於四年前,一家三口的曲折移民英國「故事」,當然亦可稱之為「事故」,皆因李友不但破財,而且險些魂斷倫敦、家破人亡,天意弄人也莫過於斯吧。

現年「過五攀六」的李君,頭上髮鑽一束與生俱來的白髮,成為伴隨其成長的標記,朋輩常以「老坑」戲稱,他也喜以此自嘲一番,與友共樂。的確,未入中年,李君髮鬢斑白,須配戴近視老花眼鏡,雖不煙不酒,卻因嗜吃又缺運動,身體也略帶肥胖,更有一般長者所謂「三高」的特徵,加上平日穿着樸實,甚至有些老套,似乎名副其實地提早邁入「老坑」行列,這與其長年從事日夜顛倒、作息反常、壓力超荷的傳媒工作不無關係。

雖然,李君家人及朋友屢勸轉行,但基於李君志趣,早年肆業於新聞傳播,亦負笈英國深造,可說結下不解緣。於是,李君透支健康堅守初心,可一晃廿多年,及至後期健康毛病愈發頻密,眼見傳媒生態異變,部分媒體嘩衆取寵,「夥」同伐異,似乎忘卻本責,李君也有些心灰而漸生去意,適值香港踫上社會運動衝擊,經濟環境轉壞,媒體瘦身求存,因而強化了李君自我求退之意,毅然急流勇退,以償多年來妻女擇居英國心願。

無巧不成書,就在李君猶豫之際,其早年委託顧問公司申請移民英國的 Tier 1 Visa 獲批,由此便正式踏上離鄉別井之路,展開提前退休的新生活。不過,凡事總有緣由,有抉擇就有得失,雖說是在你情我願之下的「等價交易」,但李君一家選擇異國定居的代價卻遠超其預期,無論是財務計劃、維繫家庭以及身心方面,均帶來意想不到的衝擊,李君或早有心理準備,可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還是始料不及。

誤墮陷阱破大財

首先,李君未起行已先遇挫折,亦打亂了財務安排。當投資移民Visa批出後,移民顧問公司「美X」隨即收取服務費尾數,事隔一周李君接獲「美X」通知,表示其計劃入股投資的漢堡包店公司已暫擱置,理由是英國公司因代理權與美國總公司發生爭拗未能續約,公司也會進入清盤程序,而交予「美X」託管的四萬英鎊入股「誠意金」,也已交付英國公司無法取回,故建議李君再付四萬英鎊,助其另擇投資項目,以符合英國政府的投資移民規定。

對於李君來説,這可是晴天霹靂,狠狠的一擊 ! 以其工作性質及社會經驗,理應見多識廣,不會輕易上當摔倒。可是,人往往有盲區,尤其是當你心有所盼,急於求成的時候,也最容易予人有機可乘,在不知不覺間墜入陷阱。

李君憶述,數年前其獨女升中時,曾獲英國名校獎學金取錄入讀,可惜最終因該校未趕及領取國際收生准許而功虧一簣,其後女兒再度報考而終償所願。不過,李太難捨愛女而堅持赴英陪讀照顧,卻衹能以遊客身份居英,且每次限期六個月,同時衹能短租,故母女每個月輪換於不同公寓。李太爲一勞永逸,提議舉家申請移民,李君不忍母女折騰也衹好應承,遂找上顧問公司急辦,豈知卻誤落圈套。

據了解,當年李君申請的英國投資移民計劃,總投資額需達二十萬英鎊,不限商業項目,衹需符合聘用兩名全職員工及繳納所需稅項,經第三年評審後可延續Visa兩年,於第五年符合條件便可申報入籍。爲此,移民顧問公司便提供一條龍服務,由尋覓投資項目,擬定商業營運計劃,以至律師服務等一手包辦。其中,更會針對申請人心態及訴求,強調合作夥伴的商業經驗和財力,並保證入籍前5年每年投資回報5%回饋,令項目看來極具吸引,博取申請人信任而「落叠」。

移民計劃騎虎背

作為一名打工仔,這筆移民投資預算可説是李君筆生積蓄,事前對顧問公司當然有所查核,同時對英國合作夥伴公司亦由律師會計做盡職審查,以爲穩扎穩打應該萬無一失。怎知,最終還是掛萬漏一。

2018年底,李君為求趕及英國收緊移民條例前入表申請,應「美X」要求先將四萬英鎊交由該公司保管,以示入股投資誠意,加快英國公司發出入股同意書,當時顧問公司亦再三確認資金是由其託管,在雙方未正式簽署入股合約前不會轉帳予英國公司。可是,直至最後李君才猛然醒覺中了圈套,被告知英國公司進入清盤程序,而所謂的「誠意金」卻是在未有正式簽約下遭擅自「轉帳」。

在此情況下,李君移民計劃已覆水難收,雖悔不當初,也心有不甘,可惜一切難以挽回。當時,李君曾另找律師擬採取法律行動追討,可是卻遭淋了一盆冷水。律師坦言,他接過多宗類似李君遭過的官司,不但耗時持久,亦以敗訴告終,因爲顧問公司請君入甕的圈套,早經律師團隊在委託承辦移民合約內隱藏許多免責條款,就算出事後,客戶也難以追究索賠。

律師衡量李君具體情況後,認為或有一博機會,但勝算不高,勸説李君省下律師費反而實際,他也不想踩多一脚榨取一筆。其後,李君雖多次親往移民顧問公司問責追究,管理層避而不見,日復日幾經交涉不果,李君逼於Visa簽證而無奈必須赴英報到,追款之事也衹好暫放一旁。後來,李君抵英後再到英國公司開設的分店查察,發覺已人去樓空,大門封鎖並張貼告示停止營業,再上英國政府商業登記署核查,亦顯示董事辭任,公司正在清盤中。至此,四萬英鎊似乎真的泡湯了。

本來,李君的如意算盤是藉着投資回報保證幫補每月生活開支,可美夢成空,失卻了居英生活保障,但移民計劃已勢成騎虎,衹好硬着頭皮繼續走下去。李君身邊朋友好言安慰,認為應阿Q地把四萬英鎊當成廿萬港元移民服務費的叠加成本,還要慶幸未有將整筆二十萬英鎊交付呢,而李君也心想Visa既已到手,就當作破財擋煞吧。可是,李君不知災難煩惱不但未有擋住,反而是開端而已。

親情難捨還須離

緊接而至的是,李君必須面對背離血脈關係,錢財或可灑脫地當成身外物,可血緣親情卻是與生俱來,難以斷然割捨,這是略帶多愁善感的李君最怕也最難面對的,雖然在他入表申請移民的一刻就知道,終會有告別父母這一天的來臨。

身為家庭獨生子,李君「捨棄」父母在香港,或許會背負不孝駡名,但真正難以面對的其實是其內心鬥爭。李君自幼受寵有加,雙親兩人聚少離多,李母雖未入過學堂,識字有限,卻十分明白事理,親友頌讚,對上克盡媳婦孝道,在嚴奶奶面前,代夫侍奉其終老;對下則獨力育兒,傾盡心血悉心培養,本着家鄉傳統觀念,寄望獨子長大事業有成,光宗耀祖。對李母來說,李君就是其生命的全部,是一生的精神支柱。

母子相依,李君也深切體會到母親苦心,自小用功讀書,長大努力工作。當然,俗世眼光多以錢財作為衡量標準,李君頂多是一介傳媒人,怎都稱不上富貴騰達,可李母也從不介意,心中衹求兒孫平安,一家英國融洽生活。李母表現愈是沒所謂,李君心中愈是難過,況且兩老已年逾八十,生活日常雖尚可自我照料,但作為兒子始終放心不下,於心不忍,來回掙扎於心中的一道坎。不過,未來要走的移民路終歸也要啟程。

離港當晚,李君到父母家重溫母親撚手小菜,心中縱然有千言萬語,但到了口中卻往往連同飯菜往肚裏吞,反而兩老故作輕鬆勤快爲李君挾餸,如常嘮叨,李君默默聽着,偶然回應一下,到了最後亦僅以輕輕一聲 "我走喇" 話別,兩老站在門口目送李君,不忘叮囑 “帶齊證件未?路上小心,到步後記得打電話啊”,直至李君進入電梯揮別,既沒有擁抱也沒有淚水,深恐觸動壓抑的情緒禁區。

初抵倫敦過新生

2019年秋,李君扺達倫敦與妻女團聚,倒也享受了一段短暫的悠閒愉悅日子。李君辛勤工作了近卅年,終於可舒口氣,初嘗免於日夜掂掛爭分奪秒的網上即時新聞,也不必操心追趕報紙出版時限,更毋須誠惶誠恐會接獲讀者投訴新聞甩漏。新生活看似愝意,李君爲方便女兒上學及照應,寧捱貴租暫住倫敦中心一區公寓,而鄰近眾多名勝景點,也成為其每日上佳探訪行程。

倫敦濃郁的文化氣息,是為李君鍾情之處,響往已久,現身處其間,就如貪婪小孩盡情飽覽,溜連於博物館,穿梭於畫廊,累了在書店咖啡廳歇一歇,呷一口香濃Expresso ,手捧街頭攝影、大自然風景圖書,多重享受也。到了中午或晚間,他聲稱附庸風雅,偶爾會到不同教堂欣賞古典樂演奏,甚而大破慳囊,慕名入場觀賞Cats、Oliver等歌劇,雖是門外漢卻也自得其樂,這是他在香港夢寐以求但又難以付諸實行的素願,現因移民英國可以一併圓夢,也算是李君的意外收穫和遲來的補償吧。

一葉知秋,倫敦初秋的公園早已遍地金黃,位處中心區的St James's Park 、Green Park及Hyde Park, 古老大樹滿掛黃金,或井然䇄立行人徑兩旁,或零星散布園中,形成一道道金葉地毯,咖黃揉合間色,錯落有致。李君面泛悅色說,十多度天氣,天青雲薄,微風吹拂,清晨空氣還摻雜着草叢葱澀味,吸着呼着,精神抖擻。隨後,他又慨歎說,香港或不缺郊外自然風光,但生活迫人,工作困身,哪來的時間閒情觀賞周遭景致?

倫敦滿目美景,歷史建築處處,李君重拾拍攝興致,僅需基礎技巧,舉機即成一幅幅沙龍,與攝友分享交流,其樂無窮。李君好動,走遍市內數大公園,泰河十多道橋,近攝四季花卉、湖中水鳥天鵝、長者晨曦溜狗、孩童追逐嬉戲、情侶雨後深吻、泰晤士河日出、海德公園日落,皆成為其手機鏡頭下的圖像。當然,李君基於新聞工作基因,街上碰上遊行示威也會駐足拍攝,同時也因利乘便,市內新建樓盤也變成其鏡頭獵物,搬上報章成為賺取微薄外快的途徑。

諸事不順險喪命

好景不常,時間也不留人,李君距離投資移民規定的寬限期日漸迫近,壓力也日增。可是,萬事起頭難,尋覓商機創業談何容易,李君心中雖有些構思,甚麽開設油站、補習社、咖啡廳、珍珠奶茶店、地區小郵局、甚至網店以及入股加盟連鎖式食肆等也探索過,亦曾四出實地考察,可千頭萬緒,加上被坑四萬英鎊前車可鑑,手中剩餘資金亦不充裕,雖經朋友輾轉介紹多個投資項目,惟李君謹慎有加,不敢貿然行動,再三諮詢律師及會計師後,結果往往是因這因哪,可行性存疑,李君舉棋不定衹好先註冊成立空殼公司,見步行步。

坊間所說世事難料,天意弄人,一點也不假。李君爲求創業,四出奔波,卻始終一事無成,焦慮感也愈益強烈,身心疲憊,夜夜難眠。好不容易脫離了香港的生活工作「壓迫感」,似乎又在異鄉重陷無限輪迴。

李君回憶說,2019年底,他在銀行開立公司帳戶期間,突感頭眩,胸口微痛,他還以爲忘記食薄血丸及降血壓藥,銀行經理見狀遞上溫水,李君初時還可應答資料查詢,及後左手卻無力拿取藥物,經理心知不妙急打999,並於電話中依指示即時爲李君做説話及肢體活動評估。由於銀行鄰近醫院,救護車數分鍾後趕達,即埸給氧和量血壓,並登記藥物回報醫院。李君送抵急症室,醫生及藥劑師已在場等候,照完CT後,診斷右腦出血性中風,猶幸快速送院,及時輸液逆轉止血,檢回一命。可是,腦部殘留的血塊面積雖不大,卻仍影響了左邊手脚活動及説話。

不説不知,當時英國NHS醫療服務值得一讚,若非李君親身經歷,還以爲公家醫院必然官僚,好極有限。李君説,他住院期間,醫護悉心照料,康復進展順利,連醫生也大感意外,約一周後轉院跟進護理,物理師、言語師、心理師輪流貼身治療,甚至社區康復服務也籌劃周到。出院前,院方備好拐杖、浴缸坐板、扶手高櫈等帶回家,往後治療師們更定期上門繼續跟進治療,相較香港,李君對此感觸甚深,而他也更為努力做康復訓練,過程艱苦卻換回日後可「自由活動」,生活猶如「常人」,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疫情來襲父病喪

2020年初,新冠病毒侵襲英國,大規模傳播,NHS不勝負荷,迫使政府封城抗疫。同樣,香港亦廣受疫情打擊,停飛港英航班,截斷了李君回港探望病危老父渠道,亦幾乎砍斷了李君一家親情。其實,自李君離港後,縱使他每日電話噓寒問暖,然而兩老思兒深切,不多久健康也突然變壞,李君中風之事瞞過了兩老,可其老父頑疾復發長期住院,老母獨居憂夫思兒致使偶爾精神混亂,起居生活頓成問題,雖託付親友轉至護老院照料,李君仍難以安心。不過,李君中風自顧不暇,且相隔港英兩地也鞭長莫及,無奈之情可想而知。

有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又在李君身上應驗。今次,病魔找上了李君太太,其後雖化險為夷,但也令其住院十多天,期間幸得女兒扛起照顧家庭責任,總算挺了過去。及至年中,李君老父病況急轉直下,生死一線間,適逢疫情稍緩,李君趁港英復航之機決意回港,醫生勸說疫情加上二度中風風險,不宜乘搭十多小時長途飛機,可老父瞪着眼等着見最後一面,李君再也按奈不住直奔香港。終於,隔離十四天後翌日,李君撐着拐杖穿足防護衣物獲恩准入ICU,當時其父身上插滿喉管,衹見雙眼深陷,臉頰凸骨,雖有神志卻未能説話,或許血脈親情真的發揮神奇感應,李老眼睛微微張開後不消一分鍾,「安然」走了。雖說生死有命,可李君心存愧疚,至今未能釋懷。

接下來的,李君尚有更棘手的難題要面對,也就是重演數年前的抉擇,究竟延續居英移民之路,抑或半途回流香港?一個家庭分居兩地,基於種種因由亦難以整合到同處一方,同居一屋簷下。李君慨嘆分身乏術,無奈遊走港英兩地,可疫情反覆,往返阻障重重,一邊是妻女,一邊是老母,有愧雙方難以兩全。李君心煩意亂,思前顧後,有感猶如分屍。然而當局者迷,身邊友好寄予同情卻難解其憂,難道李君移民是自尋煩惱,而在「大時代」之下,莫非真要聽天由命?

(END)

後記

近年,港人掀起一股「移民潮」,各有因由,難定對錯。可是,「家庭肢解」的「移民悲劇」也同時上演着。
昔日,港人對內地出現農村留守兒童嗤之以鼻,今天,對香港不乏留守老人又有何感想呢?「棄老之都」未來或許會不脛而走,中港兩地一家親,竟也有如此相似之處。
或許,李君的「破財教訓」不會是唯一,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其對自己的移民歷程「不想回憶,卻未敢忘記」。究竟大家追求的是移民?還是移居呢?真是非走不可嗎?不妨思想一下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