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入文化風暴的印度香飯

如果印度有一種代表性食物,能和烙餅(roti)、印度豆泥(dal)或印度咖喱角(samosa)等印度菜並駕齊驅的,應該就屬印度香飯(biryani)了。這種豐盛的慶典食品最有可能是波斯人和中亞統治者帶到印度次大陸的,他們還給印度留下精緻的泰姬陵。

現在,印度香飯是數不勝數的印度假日和婚慶典禮的重頭戲,常常搶去蛋糕的風頭,而它正處於頗具爭議的文化風暴的中心。

印度北部哈里亞納邦(Haryana)的警方已採取非常措施,檢查公共餐廳中的羊肉印度香飯是否含有牛肉。不僅印度大部分印度教人不吃牛這種神聖的動物,而且宰牛在包括哈里亞納邦在內的印度大多數地區都是非法的。2015 年法律對這種行為判處十年監禁。20 多個印度邦禁止宰牛或吃牛肉,或者二者皆禁。

哈里亞納邦奶牛事務委員會主席巴伊·拉姆·曼格拉(Bhani Ram Mangla)告訴說:「我們得到梅瓦特縣對於印度香飯中混有牛肉的投訴,因此我命令警察親自檢查那裏餐廳出售的印度香飯」。

考慮到印度人口和食物驚人的多元化,對上述問題如此敏感也並不令人意外。就像繁華的街市和令人頭暈的馬薩拉(masala)香料一樣,印度本身就是各種宗教、語言、文化和美食的匯聚之地。

美國丹佛大學助理歷史教授卡羅爾·赫史托斯基(Carol Helstosky)表示:「食物是一種身份的標誌,彰顯不同種族、宗教、社會經濟或個人地位。因此,在人們的身份受到挑戰或質疑時,可能就格外敏感。

以印度香飯為例。由於印度有很多邦,所以製作印度香飯至少有很多方法。在海得拉巴(Hyderabad),一層層經過調味的肉類和飾有星星點點藏紅花的米飯被密封在生麵糰蓋子下,然後以最傳統的製作方法「dum」蒸制。在金奈(Chennai),印度香飯會與辣椒一起加熱,用西紅柿加入酸味。在加爾各答(Calcutta),印度香飯上布滿土豆,頂上還要蓋上水煮蛋。

在新聞報道中,充斥著「印度香飯之爭」、「公共暴力衝突」和「奶牛的報復」等短語,食物似乎成為引發印度激烈衝突的一個源頭。

 

但是,與當地人交談,結果卻截然不同。

從孟買移居新德里的霎哈嘉·卡裏姆(Wahaja Karim)說:「這種關於印度香飯的新聞不過是媒體炒作。印度食物能夠凝聚人心,而不是引發仇恨的根源。」

出生於新德里、目前居住在美國新澤西州的美食家費薩爾·西迪基(Faisal Siddiqui)也持有這樣的觀點。

西迪基是穆斯林,在德里南部印度教徒集中的羅迪路(Lodhi Road)社區長大,那時,他會翹課與朋友們玩板球,他的朋友中有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教徒。

他回憶自己去過的臨時棚舍,那是錫克教節日時道路兩側搭起的小帳篷,信眾會在其中分發食物,其中有「halwa poori」,它是一種大量粗麵粉與黃油和糖一起烹制的食物,與炸甜麵糰一起吃;還有「chole」,它是一種可口的鷹嘴豆,與洋蔥、土豆和調味料一起燉制而成。

 

「會有很多人來,有勞工、學生、孩子、錫克教徒、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基督徒,幾乎任何人都會來。印度人熱愛美食」,西迪基笑著說道。

不過,他最美好的回憶還是古爾邦節(Bakr Eid)。在這個穆斯林的宗教節日,人們會宰殺山羊,紀念先知亞伯拉罕順服上帝,甘願將兒子獻祭。

對西迪基及其大家庭的成員而言,凖備工作早在一周前就已經開始。他的叔叔們會把六七頭山羊牽到家裏,放在露台一樣的屋頂下,在節日來臨前,山羊們由孩子們餵養、洗淨和照看。

西迪基回憶道:「過去我很喜歡山羊,開齋節最難過。」

開齋節那天,一名屠夫會來家裏屠宰牲畜,他將按穆斯林傳統將牲畜宰殺、剝皮、分塊,將牲畜肉分給家人、鄰居和窮人。這一天的高潮發生在何時呢?晚餐時。

西迪基說:「開齋節晚餐總會有印度香飯,它是開齋節的重頭戲。」

在他新德里的家裏,這意味著要用新鮮牲畜肉烹制的米飯,佐以紅色辣椒醬、柔滑細膩的乳酪或酸奶。西迪基和堂兄弟們會給長桌上鋪上桌布(稱為「dastarkhan」),在上面擺好盤子,等待印度香飯奉上。如果他的叔叔們參加完祈禱後,在回家路上碰上印度教教徒,他們也會與鄰居、朋友和家人一起加入盛宴。

西迪基回憶印度教徒熱愛過古爾邦節時說:「大家會坐一起吃飯。」

對他而言,印度香飯是一種能讓人們聚集一堂的食物。

他說:「對我而言,食物始終是一種有凝聚力的東西。即使不吃肉,人們也會過來選擇素菜吃。但我們總會在同一張桌子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