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再迎疫情高峰 年輕人是「罪魁禍首」嗎?

【歐洲時報網】近日,歐洲疫情重回峰值,多國新增病例連創新高,感染者呈現「年輕化」趨勢。有聲音指責,年輕人是第二波疫情的罪魁禍首——他們泡吧、聚會、無視防疫規則,但如果讓年輕人對疫情反彈負全責,或許對他們來說並不公平。

 

年輕病例激增

根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在第一輪疫情暴發的前5個月裡,歐洲40%的感染者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到了6月份,老年感染者占比只有17.3%。7月份以來,最大增量變成了年輕感染者,其中20歲至29歲的占比達到了19.5%。

意大利高等衞生研究院和衞生部8月下旬發布的疫情監測結果顯示,新冠易感染年齡已降至30歲。西班牙衞生部的數據也顯示,最近幾周,該國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人年齡中位數一直在穩步下降。在德國的新增病例中,25歲以下的數量比其他年齡高出2倍至10倍。法國、英國、愛爾蘭等國情況均有不同程度新增感染者「年輕化」趨勢。

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7月底時曾警告,許多國家的新冠病毒傳播急劇增加,他呼籲「年輕人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年輕人也可能感染,年輕人也可能死亡,年輕人也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9月14日,英國克羅斯比海邊,人們在欣賞落日。(圖片來源:新華社)

第二輪疫情暴發是誰的責任?

面對在新增病例中年輕人的數量激增,有官員認為這是年輕人導致的。英國衞生大臣漢考克稱此輪疫情升溫的原因是年輕人無視社交距離。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衞生專家吉安弗蘭科·斯皮特裡也表示,疫情反彈是由「年輕人參加聚會」和「人們恢複正常生活」造成的。

這樣的指責遭到了許多年輕人的不滿和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的指責十分不公平。

來自英國牛津郡迪德科特的24歲的愛麗絲·霍普(Alice Hope)告訴《衞報》記者,政府一面鼓勵年輕人出門進行社交活動、促進經濟複蘇,另一面卻指責年輕人推高疫情,這是不公平的。

17歲的馬修·伍爾夫(Matthew Woolf)表示,在整個疫情期間,許多資訊是虛假的和矛盾的,現在政府將「鍋」甩給了某個年齡段,並且讓他們重返校園,這是一種「故意糢糊責任」的做法,「真是令人氣憤。」

在表達不滿的同時,也有年輕網民盤點了政府近期的一系列行為,諷刺其做法自相矛盾。@Barnaby Edwards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表示:政府在疫情稍有緩和之後就結束休假,迫使年輕人重返工作;政府還命令大學重新開放,強迫學生重返學校;為了恢複經濟,政府又鼓勵年輕人進入酒吧。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很明顯了,在新增感染病例中,年輕人的比例大幅增長,政府卻指責是年輕人推高第二波疫情。

新華社報道,德國漢諾威獸醫大學病毒學家艾伯特·奧斯特豪斯認為,目前病例增加的原因是歐洲放松防控措施時間過早、幅度過大。「這發出了錯誤的資訊:我們做得很好,現在我們又可以放松了。」

9月8日,英國倫敦的威斯敏斯特橋上,一名戴口罩的女子走過。(圖片來源:新華社)

疫情資訊的傳播和認知存在問題

為甚麼年輕人成為解封之後疫情反彈的主要群體了呢?有人認為是需求問題、也有人認為是認知和意識問題。

新華社報道,法國免疫學家、新冠疫情科學委員會負責人讓-弗朗索瓦·德爾弗雷西表示,主要是因為人們缺乏防疫意識和公共衞生意識。

但是也有專家認為,長達數月之久的疫情「憋壞了」年輕人,他們的社交需求更加強烈,更加熱衷參加各種聚會活動、喜歡去酒吧等場所,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容易發生聚集性感染。

美國VOX新聞網指出,造成年輕人感染數量劇增的原因也要包括混亂的公共資訊。早期的疫情資訊讓年輕人認為新冠肺炎是「老年病」,從而輕視疫情的嚴重性。

在混亂的資訊環境之下,年輕人自身對新聞的態度也與其他年齡大不相同。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新聞對年輕人來說首先是利己的,他們更加關註對自己有用的、好玩的、感興趣的新聞,重要的是新聞能為他們個人做些甚麼,而不是對社會有甚麼用,這樣的想法也給政府、科學家等權威來源資訊的傳播帶來阻礙。

目前,以年輕人為主帶來的第二輪疫情傳播風險已經引起了廣泛關註。新華社報道,相關部門、科學家正在努力糾正此前的錯誤資訊並重新收緊防疫措施。另外由於歐洲國家有各自的防疫策略,所以這些措施何時能將疫情趨勢扭轉回來還很難判斷。

世界衞生組織官員也呼籲年輕人盡量克制自己參加派對的欲望,並正視自己的需求:「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去參加那個派對嗎?」

(編輯: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