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世界】小邨竹筒到大世界

作者:羅莘

 

初次看到洪建華的竹彫作品「農家樂」,為之震撼,驚詫於大師精湛的技藝,這是一件突破徽派竹彫常規的作品,它在三年五載的毛竹上彫古鏤今,層層曡曡,非一般人能夠企及。這是以透彫和深刻為主的作品,通過對邨婦孩童等勞作人民的刻畫以及對不同勞動場面的彫琢,深度再現皖南人民大豐收的場景。制作完成的農家樂高20多厘米,直徑19厘米,20多個人物栩栩如生,這件高浮彫作品總共耗時十個多月,共刻11層,有多種技法的結合,其中凝聚的是工匠的心血和智慧。高浮彫作品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洪建華大師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作品中彫刻難度最大的地方是立體層次最多的局部,層次越多,占用竹筒壁空間越多,最薄的地方可以透過光亮,稍不註意就會彫透竹壁,功虧一簣,彫刻過程中,雖然因為材質的緣故,會給竹彫工匠們帶來如履薄冰的危機感,甚至前功盡棄的挫折感,但也正是因此,竹彫工匠們才更有空間成功的自豪感。難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故宮第一個永久收藏的現代竹彫作品,就出自於國家級竹彫非遺傳承人、竹溪堂堂主洪建華之手。

洪建華的家鄉是皖南徽州的一個小山邨,洪坑邨,他一無學历、二無家傳、三無師承,卻有一段坎坷的拜師經历。然而,他腳下的故土人傑地靈,明清時期出過18個進士,17個舉人,邨中還有五座大小各異的古牌坊,一座洪氏家廟。這些全是傳統、典型的徽派建築。從小對彫刻感興趣的洪建華耳濡目染,幼年起就開始無意識的感悟著徽派彫刻的神韻,每每放學穿過竹林,路過這些古牌坊,他都會駐足撫摸欣賞,也因此擁有了獨特的生命記憶,暗暗下決心要成為一名彫刻工匠。後來,憑借著一本寶書 –文物鑒賞大家王世襄老先生著的《竹刻》,洪建華拿起書放下刀,拿起刀放下書,越刻越上癮,历經十年的時間,竟然找回了幾近失傳的徽派竹彫技藝!

對於洪建華夫婦,這些年的艱辛只有這對實幹吃得起苦的夫妻自己知道。平時,洪建華喜歡把彫刻中碰到的問題帶到夢裡去想,睡覺也睡不踏實,起牀後趁記憶還清晰,他又會急火火地跑到工作臺前去處理。有一次,表姐陪他去醫院做手術。被推出手術室時,由於麻醉的作用,洪建華似乎還處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他迷迷糊糊地說:”沒想到因為麻醉,我終於睡了一個好覺。”他曾帶著豁然的微笑告訴旁人:”其實對於我來說,疾病不是甚麼問題。一個好的心態對克服疾病是有幫助的。”

多年以來,夫妻倆從狹小簡陋的小作坊到擁有30多名學員的傳習所,他們始終把傳承和光大徽州彫刻技藝的責任記在心裡。經历了幾百年的輝煌,徽派竹彫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逐漸走向末路,直到改革開放後才有了複蘇的跡象,但隨著近年來人們更加追求經濟效益,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心琢磨的高浮彫技法又陷入了傳承的困境,為了將安身立命的手藝更好的傳承下去。洪建華下決心重建一座竹彫藝術博物館,這是一個”前館後廠”的展示館,既有作品陳列,又有傳習場所。建築設計上採用徽派建築風格,修建博物館時,洪建華發現,彫刻不再僅僅是他的個人生活,他也肩負著展示和傳播幾十位優秀非遺傳承人的作品、宣傳好徽州彫刻的責任。”

從一個小邨莊裡的農家孩子,到成功將人世間眾生彫刻在身邊隨手可得的竹子上,再將一門技藝傳承下來,展示給世界,洪建華書寫的精彩人生在繼續,期待看到他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