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話俚語集》六十三

吉祥搜集

 

名店招聘  一呼百應

賣菜送肉  顧全大局

落馬睇花  斯拉賣瓜(1)

欏鏡來照(2)  心驚膽跳(3)

後乸陰毒(4)  拆骨忟肉

弦外之音(5)  聽者有心

衫褲都脫  速戰速決

雀槍換炮(6)  千祈咪爆

雅俗共賞  趙完有奬

贊歌亂唱  比佢吹漲

 

(1)賣瓜——“老王或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此乃俗語, 這老王是個男人。他姓王,名字叫王坡,因為他說話絮絮叨叨的,做起事來婆婆媽媽的,人們就送他個外號——王婆。 有典故說,王婆(坡)的老家在西域(現新疆、甘肅一帶),種瓜為生。那一帶種的瓜叫胡瓜,就是現今的哈密瓜。那時,宋朝邊境經常發生戰亂,王婆為了避難,就遷到了開封的鄉下,種起胡瓜來。但胡瓜的外表不太好看,中原的人都不認識這種瓜,所以儘管這胡瓜比普通的西瓜甜上十倍,還是沒有人來買。 王婆很著急,向來往的行人一個勁地誇自己的瓜怎麼好吃,並且把瓜剖開讓大家嘗。最初沒有人敢吃,後來有個膽大的人嚐了一口,只覺蜜一樣地甜,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王婆的瓜攤生意興隆,人來人往。

 一天,神宗皇帝出宮巡視,一時興起來到集市上,只見那邊擠滿了人,便問左右:“何事喧鬧?”左右回禀道:“啟奏皇上,是個賣胡瓜的引來眾人買瓜。” 皇上心想什麼瓜這麼招人,就走上前去觀看,只見王婆正在連說帶比劃地誇自己的瓜好。見了皇上,他也不慌,還讓皇上嚐嚐他的胡瓜。 皇上一嚐果然甘美無比,連連稱讚,便問他:“你這瓜既然這麼好,為什麼還要吆喝不停呢?”王婆說:“這瓜是西域品種,中原人不識,不叫就沒有人買了。” 皇上聽了感慨道:“做買賣還是當誇則誇,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有何不好?”皇帝的金口一開,不多時,這句話就傳遍了黃河南北,直至今天。

(2)欏鏡來照——- 不相信命運也要相信那面鏡子。意思是鏡子反映自己真實的容貌,必須相信鏡子中的自己,比喻人要尊重客觀事實。 做人則如同照鏡子原理:你對人微笑,人家自然會對你微笑;你對人好,人會加倍的對你好;你對人不好,人家自然不會對你好;你對人誠懇,相信好人也會對你誠懇;你懂得尊重別人,別人自然會尊重你;你做事做得讓人信服,別人自然會信任你;正所謂種什麼花結什麼果! 鏡子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你給鏡子一個真實的形象,鏡子就給你一個真實的形象;你給鏡子一個虛偽的形象;鏡子就給你一個虛偽的形象。 每天 照照鏡子,檢視自己 「照照鏡子,檢視自己;有多少份量,就做多少事。」 每個人都要照照鏡子,知道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是什麼,紮實地從基層幹起;祇要以自己的專長來發揮,就能夠接近成功了。

(3)心驚膽跳——-形容非常害怕恐懼。金.馬鈺〈滿庭芳.人皆好色〉詞:「悟來心驚膽顫,怕追魂、取命活鬼。」 常見到描述人在受到驚嚇或是緊張時用「心驚膽跳」來形容。

 另一個類似的用法是「膽顫心驚」,用來形容非常害怕, 膽顫心驚」出處一般來說會指向元朝施惠的《幽閨記·士女隨遷》提到的「生長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4)後乸陰毒—–前妻所生的子女稱呼父親再娶的妻子做「後母」、「後媽」、「後娘」、「晚娘」、「繼母」;這些子女叫做「繼子女」。廣東人給了「後母」一個俗稱–「後底乸」(「乸」是妻子的粵方言用字)。這個叫法有兩個理解,其一、「後底」本是「後抵」,有後來到來的意思,那「後底乸」就是後來到來的妻子,與原意相符;其二、「後底」由「後繼」通過音變而來。

歷來對「後繼乸」的一些評價: 「晚娘面孔」–晚娘一般不會對待繼子女和顏悅色,所以有人用「晚娘面孔」來比喻晚娘冷酷無情和嚴厲刻薄的臉色。 「春天後母面」–春天的氣候陰晴冷暖無常,就像後母的臉色般時好時壞、說變就變,變,意味著她心情好時尚且可以,不好時就活受罪了。

自古說:『晚娘的拳頭,雲裡的日頭。 』這孩子料想不能長大。」 「日頭」指太陽。廣東人也會叫白天、日間做「日頭」,「雲裡的日頭」就是指烈日當空。此話用上「猛烈的陽光」來比喻「晚娘的拳頭」,足證晚娘「打仔」有多「狼」; 舊社會中,不少「後底乸」因生怕夫家或人家說她對繼子女不好或繼子女不接受自己,而採取反其道而行的態度,對繼子女多所疼愛,縱慣姿勢;對己出則多所忽略,嚴以厲色,這便免卻人家的閒言閒語和繼子女的不信任了。不過,這做法會惹來己出的不滿,嚴重影響親子關係,也會令兄弟姊妹間產生矛盾。 時代進步,「後底乸」與繼子女的關係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後底乸」視繼子女如己出,

繼子女也視對方如生母;甚至繼子女可與自己和前夫所生的子女同住而毫無隔閡,

(5)弦外之音——-原指音樂的餘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話裡間接透露,而不是明說出來的意思。 【出處】南朝宋·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弦外之意,虛響之音,不知所從而來。”

中國有句老話叫作:“說話聽聲,鑼鼓聽音。”指的就是要注意說話方的“弦外之音”。生活中有大量的話不用直接說出來,話裡帶出來就行了,更有不能直言的意思,得靠暗示來表達。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聽出話外之意、弦外之音,這樣才能在交流時更為精準地把握對方的想法,達到順暢溝通的目的。 很多時候,有的話不能太直接、太明了。比方說,批評人時不能傷了人的自尊;面對別人的提問,我們有難言之隱,但也得讓人有個台階下;事情緊急,但涉及商業機密,只有我們的親信才能明白的“暗語”是最好的選擇。

說者有心,聽者無意”是一種尷尬,“說得巧妙,聽得聰明”是一種藝術,其間的界限判若雲泥,看你怎麼理解,怎麼把握。首要的一點,是你千萬不能小看了它。因此,聽話者要能聽出“字裡行間的意思”,也就是說,聽話者要對說話者的感覺產生反應,而不是對其話語。

言談能顯現出一個人的地位、性格、品質甚至流露內心情感,因此聽弦外之音是“察言”的關鍵所在。只有正確地“察言”,才能在和他人的交往中把握他們的想法,更好地溝通。

(7) 雀槍換炮——-由用槍升級到用砲,比喻情況或條件有很大好轉。 鳥槍,又稱鳥銃,、鳥嘴銃,是明清時期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明嘉靖年間傳入中國,與中國原有諸銃器相比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大大提升了精準度和射程。 鐵砲(或鐵炮)是日本語在江戶時代之前對槍械的稱呼,但在廣義的用法中也包含如火砲一類的大型火器。現代日本語則是以「銃」來表示槍械,很少使用鐵砲一詞。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那個氣好比煙袋換吹筒,吹筒換鳥槍,鳥槍換炮,越吹越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