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垃圾徵費方案】法新版垃圾稅被指過於繁複 / 荷蘭按量徵費易超額 / 澳洲「按桶收費」擺烏龍 / 新西蘭堆填區車輛租價飆升 / 韓減公共垃圾桶

香港特區政府本月起試行垃圾徵費計劃,全球多地近年都不斷完善類似計劃、吸取經驗教訓。

法新版垃圾稅過於繁複 專家倡採措施應對亂拋問題

荷按量徵費易超額 市政府埋單

荷蘭多地近年推行名為「Diftar」的垃圾按量徵費方案,拆分為固定費用和可變費用,鼓勵居民減少丟棄垃圾。不過與法國垃圾徵費固定費用額度過高相反,荷蘭居民不滿固定費用額度過低。政府計劃到2025年,每人每年固定費用僅涵蓋30公斤垃圾,超額即需繳納平均處理費更高的可變費用。當地居民強調,此舉會加劇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低收入家庭財務負擔。

荷蘭政府2015年頒布計劃,到2020年將垃圾徵費固定額度從每人每年240公斤降至100公斤,到2025年再降至30公斤。在推行Diftar計劃城市阿納姆,當地居民發起公投,要求叫停計劃。荷蘭在野社會黨阿納姆市代表埃爾弗林克稱,「長者和長期疾病患者的醫療廢棄物較多,育兒家庭也要為大量尿布支付更多費用,不能如此嚴格執行計劃。」

荷蘭統計局數據顯示,在施行Diftar計劃的城市,居民丟棄的垃圾數量平均較推行計劃前減少50%,平均每人每年可節約70歐元(約585港元)垃圾稅。不過許多推行計劃城市都出現亂拋垃圾問題,例如恩斯赫德市推行計劃一年內,錄得66萬公斤違規拋棄的垃圾,處理費用只能由市政府埋單。

垃圾回收研究專家巴克認為,即使推行Diftar,每人每年拋棄不超過30公斤垃圾的目標也很難實現,「這需要大家徹底改變生活方式、購買更少的商品、放緩拋棄食物的速度,許多東西也要經常修補,而非迅速換新。」


澳「按桶收費」擺烏龍 夫婦多繳垃圾費12年

澳洲各州政府通常為每戶家庭提供垃圾桶,依照家庭人數決定垃圾桶容量,每年統一收取垃圾處理費。然而「按桶收費」不時出錯,新南威爾斯州凱馬市居民奧伯特夫婦抱怨,當地政府無意間向他們額外徵收了一個垃圾桶的費用,時間長達12年,他們為此額外支付了8,300澳元(約4.2萬港元)費用,且無法全數追回。奧伯特批評當局檢查疏漏,令他承受不必要損失。

澳媒A Current Affair報道,奧伯特多年前與妻子金和女兒同住,需要使用大尺寸紅蓋桶丟棄廚餘垃圾。12年前女兒搬走,奧伯特夫婦申請換領尺寸較小的垃圾桶,不料市政當局出錯,在夫妻二人名下登記了兩個大尺寸紅蓋桶,12年合共收費1.66萬澳元(約8.3萬港元)。奧伯特批評稱,當局的賬單從未列明每戶居民具體使用幾多個垃圾桶,令他時隔多年才察覺有異。

申訴後只獲兩年退稅

凱馬市議會承認當局疏漏,但堅稱奧伯特夫婦也要承擔責任,「處理任何賬單時,客戶都有責任檢查內容、有問題及時通知。」依照當地退稅標準,奧伯特夫婦只能獲得兩年的退稅,合計1,624澳元(約8,160港元)。

奧伯特坦言他不滿當局的處理手法,「這不公平,但我們無能為力。我們希望當局更詳細列明垃圾收費標準,亦建議大家仔細查看賬單。」


紐堆填區車輛租價飆升 民眾大型垃圾寧棄空地

圖:Shirley810⁠

韓減公共垃圾桶 增亂拋個案影響市容

韓國自1990年代起推行垃圾分類系統,將家庭垃圾按照體積、重量和類別徵費。多個城市隨之削減街頭的垃圾桶數目,避免家庭或商舖為迴避徵費,利用公用垃圾桶丟棄付費垃圾。不過許多韓國民眾和海外遊客抱怨,垃圾桶數量偏少間接影響生活便利,還令亂丟垃圾問題增加,影響市容。

首爾市1995年開始實施垃圾徵費時,擁有7,607個公用垃圾桶,但到2007年,市內僅剩3,707個垃圾桶。到去年9月,人口約1,020萬的首爾,垃圾桶數目稍微增至4,835個。首爾市氣候環境本部2021年訪問3,000多名首爾當地居民,約73%受訪者都認為,當地垃圾桶數目偏少。

首爾市政府近年有意增加公共垃圾桶數目,部分居民擔心若垃圾桶數量過多,可能會被人用於丟棄應繳費的家庭垃圾。不過亦有居民認為,沒有足夠的街頭垃圾桶反而影響市容,「就是因為沒有垃圾桶,人們才會將垃圾隨手丟在路邊。」

首爾當局近期計劃在明洞、南大門和東大門等遊客較多的15個試點區,增設30個新型垃圾桶,分別用於一般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當局稱日後會根據民眾反饋,考慮是否擴大試點區範圍。

資料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