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過緩的官方標準,心跳慢到甚麼程度要看醫生

在心電圖檢查報告單上看到「竇性心動過緩」幾個字,不少人會很疑惑:這是甚麼意思,嚴重嗎,要不要看醫生?

如果比較年輕、同時也沒甚麼癥狀,那就不需要擔心,因為竇性心動過緩是耐力運動員的心髒特徵之一(所以,心跳慢一點未必是壞事)。

如果年齡較大,且伴隨其他身體不適,就要警惕了。《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心跳慢到甚麼程度需要看醫生,以及哪些情況導致的心跳改變需要註意。

心動過緩標準降為50次/分鐘

心臟跳動伴隨著人類生命的始終。
人的正常心率應在60~100次/分鐘之間,按照從前的標準,低於60次/分鐘就算心動過緩。而近日發布的《心動過緩和傳導異常患者的評估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0》,將竇性心動過緩定義為心率

房室傳導阻滯:是指由於多種原因阻礙,「心跳命令」從心房到達心室的速度減慢了。

導致心動過緩的因素:

  1. 生理因素,多見於老年人竇房結或房室傳導系統退行性改變,也可見於健康成年人,如運動員以及人在睡眠狀態時。
  2. 病理情況,見於急性心梗、心肌缺血、心臟外科手術、房顫、藥物影嚮(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等)、低體溫、感染等可逆性因素。
  3.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人也可能發生心動過緩。

心跳慢到甚麼程度需要看醫生?心動過緩是否要就醫治療,首先應該看癥狀。

無癥狀者

心率不低於50次/分鐘,無癥狀者,無需治療。

此外,應排除藥物等可逆性影嚮因素,若還是高度懷疑心動過緩,可通過心電圖、影像學檢查進行評估,必要時可做一下動態心電圖或心內電生理檢查。

有癥狀者

若心率低於50次/分鐘,且伴隨頭暈、胸悶、胸痛、乏力、註意力不集中、健忘、易怒等表現,需要及時就診。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提高心率的藥物,若療效不佳可考慮安裝心髒起搏器。

具有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並伴有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應盡早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有原發疾病者,應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註意清淡飲食,避免喝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戒除煙酒,作息規律;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可選擇較舒緩的鍛煉;保持情緒平穩,避免過於勞累,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