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 必喝3杯茶!一杯祛濕解乏 一杯護肝養腎 一杯健胃解毒

春夏之際,總是在與瞌睡蟲開戰,想想這樣的日子實在難熬,不說整天無精打采,工作提不起精神,就連日常的生活好像也受點影響,吃不好,睡不好,病也好像慢慢來了。

中醫認為,喝茶不僅可以提神醒腦,清除睡意,還有助於散發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的生長。

貢菊桑葚茶——護肝養腎

材料:貢菊6朵,桑葚5克,黑豆10克,核桃仁5枚,羅漢果少許。

做法:

所有材料放入養生壺或砂鍋,加水1800毫升,大火煮開,小火慢煎15分鐘,即可飲用。

羅漢果甜味較重,根據個人喜好,1個可以分8~10次使用,掰開一小塊投入即可。

溫馨提示:

1.性平和,除感冒初起外,基本皆可飲用。

2.核桃、羅漢果有微微潤腸通便之效,腹瀉者慎用。

肝開竅於目,菊花選用了偏入肝經的貢菊,質地輕、氣味清、藥效上行,清肝明目是為君。

肝臟最需要溫柔安撫,過度用眼耗散津血,破壞了肝臟的平和,於是肝火上炎,出現眼睛赤紅、幹澀不適。

要讓肝火回歸,不僅要滋陰養血,還要補腎,讓保守的腎臟拉暴躁的肝臟一把。

桑葚、黑豆、核桃仁,色黑紫入腎經,取其補腎、養血、滋陰的功效,是為臣藥。

《黃帝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而“久視傷血”,故肝腎同補、陰血共養,才能將過度用眼耗散的津血補充回來。

羅漢果入肺為佐使藥,潤肺平燥熱。

白芷薄荷茶——祛濕清神

材料:白芷2克,薄荷、甘菊、羌活、梔子各1.5克

做法:

加姜片(3片)、加茶葉少許(紅茶最宜),煎服代茶飲(薄荷後下,煎5分鐘),一日三次。

白芷,又名香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脾、胃、大腸經,能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是中藥里面祛濕的一味要藥。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芷除了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等作用,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色素在組織中過度堆積,促進皮膚細胞新陳代謝,進而達到美容的作用,所以我們在中醫美容方里經常見到它。


本茶療方取的是白芷除濕通竅的功能;

薄荷能夠清新怡神,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甘菊味微苦、甘香,可治長期便秘,消除莫名緊張,眼睛疲勞,潤肺、養生。

陸遊有詩曰:“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從陸遊這句詩可見,我國古代已有以甘菊代茶的習慣了。另配梔子清濕熱,羌活滲風濕。

蒲公英茶——健胃解毒

材料:乾燥蒲公英

做法:

用乾燥蒲公英和水,將蒲公英洗凈,放入鍋中,加水沒過,大火煮沸後蓋上鍋蓋,小火熬1小時,濾除茶渣,待涼後即可飲用。

溫馨提醒:

因蒲公英是偏寒涼的中藥,脾胃虛寒、本身陽虛體質的人不適宜服用。大便稀薄的人,不要一次進食過多。

中醫認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入肝、胃二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效,還可消炎、涼血、利尿、健胃,因此有“尿床草”的別稱。

營養學家則認為,蒲公英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增強肝腎功能,促進消化,從而使人精神起來。

此外,它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是藥食兼用的植物。

選購蒲公英時注意,一般新鮮的蒲公英可作為食材入菜;如果要煮茶或者煮藥膳,可選擇幹燥的蒲公英。

新鮮蒲公英要選擇葉片幹凈、略帶香氣者,乾燥蒲公英則選顏色灰綠、無雜質、乾燥者。

另外,因天氣比較潮濕,儲存時應裝入透氣的袋或密封盒中,置於通風、乾燥的房間,或放在冰箱冷藏櫃保存,以防發黴、返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