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鹽文化科普

IMG_256

專家介紹:周桓,1986年畢業於天津科技大學並留校任教,1998年晉升副教授,2008年晉升教授職稱,是國內第一批鹽業專家。先後在荷蘭代爾夫特技術大學、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目前從事電解質溶液熱力學、水鹽體系相圖及應用、海洋化工與鹵水化工的過程與產品開發等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面上2項,企業合作項目30餘項。主持埃及卡倫鹽湖鹽鎂聯產工藝開發,青海霍不遜鉀肥尾液高效提鉀技術,山西運城鹽湖硫酸鎂-氯化鈉聯產工藝開發,水氯鎂石脫水制高純無水氯化鎂技術,鹽湖資源高效利用過程優化,磷化工過程與產品開發,濕法冶金過程基礎研究等。

鹽,學名氯化鈉,不僅是我們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還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是許多工業過程的副產物。為保證食鹽的安全,將鹽分為食用鹽和工業鹽,在國內設立食鹽專營法,限定食鹽由定點企業生產,禁止工業鹽、液體鹽、天然鹵水作為食鹽銷售。盡管食鹽是普普通通的商品,但關於鹽的熱點事件還是層出不窮,如「搶鹽潮」「臭腳鹽」「減鹽之爭」等社會議題總會引起人們對鹽的關注,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周桓專家進行鹽文化的相關科普,幫助大家走近、了解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鹽。

  1. 為甚麼要食用鹽?

人體中的水就是電解質溶液

俗話說,「鹽為食餚之將」,「鹹為百味之王」。鹹淡味是人最基本的口感,舌頭上每5個味蕾中就有一個是專門為鹹味而存在的,鹽是增加食物口感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這一口感需求的實質是,人要通過每天攝入至少0.5克的鹽,才能維持體內鹽的總量,例如成人體內的有大約250克的鹽分布在全身。

人體組織質量的70%是水,溶解在水中的鹽,通過滲透壓和電解質平衡,維持血壓,影嚮體內液流動方向,維持神經系統信號的傳遞,維持肌肉的功能,還維持體內酸和鹼的平衡,如氯化鈉分解形成了輔助消化的胃酸,並保持血液的鹼性;同樣氯化鈉是胰汁、膽汁、汗和淚水的組成。

人體除了對鈉鹽的需求,鉀鹽、鎂鹽等離子也是人體必須的。例如細胞內鉀離子濃度遠高於鈉的濃度,相反細胞外流體中鈉濃度遠高於鉀的濃度,同樣,鎂離子在細胞內含量也高於細胞外,這些濃度的差異是由細胞壁的特殊功能來實現的。因此人在攝入鹽的同時也要適量補充人體需要的鉀鹽和鎂鹽。

二、人體的鹽知多少?

人體正常血鹽濃度是12.69-13.69 g/L,即血鈉濃度135-145 mEg/L(毫克當量)。體內鈉離子的含量是由腎髒來控制的,攝入鈉含量過高或者過低都是對人體健康不利的。

攝入鹽分過多會患高血鈉癥(Na>145 mEq/L),產生口渴,腦細胞收縮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混亂、肌肉抽搐或痙攣。隨著濃度的升高,可能會出現癲癡發作和昏迷死亡。可能是由於一次攝入大量的鹽引起的。高血壓人士最好適度減少鹽的攝入量。

攝入鹽分過低會患低鈉血癥(a<135 mEq/L),導致腦細胞腫脹。癥狀可能很微妙,可能有嗜睡和混亂和改變人格。低於115 mEqL時,會導致昏迷肌肉抽搐或痙攣、癲病、昏迷和死亡。夏季中暑時,補充水的同時,需要補充含鹽的電解質。

盡管許多衞生組織和最近的評論指出,高鹽攝入會增加兒童和成人患多種疾病的風險,但高鹽攝入對長期健康的影嚮是有爭議的。到底應當吃多少鹽,主要還是要依據自身的健康情況和生活所在地域的氣候特點來確定。

三、食鹽的來歷

常見的鹽一般有海鹽、井礦鹽、湖鹽三種大類。食鹽的生產大體如下:

海鹽,海水經灘曬,濃縮到氯化鈉飽和,飽和鹵在鹽池中日曬蒸發,氯化鈉結晶析出,長成顆粒鹽。北方的春秋季節雨水少,蒸發量大,結晶池的灌鹵深,結晶時間長。在這期間,要人為地翻動沉在池底的鹽粒,稱為「活茬」,活茬有利於鹽結晶長成大的顆粒,純度高。這種傳統方式生產的海鹽,主要作為工業鹽、保健熱敷鹽,或加工成食用海鹽。

食用海鹽通常有三種:一是「粉洗精制鹽」,大顆粒海鹽經粉碎、洗滌、乾燥得到的精制鹽;二是」海水精制自然鹽」,海水灘曬的飽和鹵,用真空蒸發結晶的現代化裝備生產的精制鹽,這種精鹽在濃海水中生成,保留了海鹽的特點,又稱為」海水精制自然鹽」;三是海水日曬精鹽,南方地區,如福建、廣東、海南等地下雨天數多,制鹽過程的宜採用小型鹽池,罐池鹵水淺,灘曬時間短,結晶顆粒小,日曬過程為防止鹽的團聚結塊,要人工擾動鹵水和鹽粒,這種才做稱為「漩鹵」,由此得到分散的小顆粒結晶鹽,可直接作為精制食鹽。

井礦鹽原本分為井鹽和礦鹽,用鹽泉或地下鹵水直接熬制的是井鹽,鹽礦開採的鹽是礦鹽,兩者均已被禁止作為食用鹽。現代井礦鹽是將地下鹽礦,經鑽井、水溶開採、鹵水精制除雜,真空蒸發結晶得到顆粒適宜,純度高的精制鹽。井礦鹽主要用於工業鹽,食鹽定點企業的精制井礦鹽也可以作為食用鹽。

湖鹽,高原地區有很多乾枯或半乾枯的鹽湖,蘊藏大量氯化鈉固體礦,直接開採的鹽不能直接用於食鹽,需要經過溶解,鹵水精制,重新蒸發結晶等工藝得到的再制鹽,可作為食用鹽。

對不同生產途徑的食用鹽,中國食用鹽的標準(以一級鹽為例)規定:真空蒸發的精制鹽(海水精制鹽、井礦鹽、湖鹽再生鹽)氯化鈉最低含量是99.1 %,粉洗精制鹽氯化鈉最低97.2 %,海水日曬精鹽氯化鈉最低93.5 %(乾基的氯化鈉含量98以上)。(以上規定均高於食用鹽國際衞生標準規定的97%)。

四、吃甚麼鹽?

「搶鹽潮」中的主角就是海鹽,人們擔心海鹽受污染所以提前進行儲備,但中國的食用鹽來源廣泛,產量很大,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井礦鹽的氯化鈉含純很高,鹽所夾帶微量物質與地質層的礦物成分有關,如硫化氫或其他礦物組成,若淨化處理不當,食用時就會影嚮健康。前幾年出現的「臭腳鹽」就是制鹽鹵水含有未充分處理的硫化氫。

考慮到海水精制鹽的生產,在日曬濃縮階段,海水先後經歷了適宜魚蝦、藻類、嗜鹽菌等生物生長的生態環境,蒸發結晶的鹽還夾帶了海水中人體必須的鉀、鎂等組分,因此周教授更推薦首選食用鹽是海水精制鹽。

關於「鹽加碘好或不好」「是否要減鹽」等問題,周教授認為,要根據人體的實際健康需要進行選擇。如缺碘的山區,還是要通過食鹽穩定和持續的補碘;像氣溫低的地區,人們出汗量少,鹽的代謝小,所以不需要攝入過量鹽分;而在炎熱地區,或重體力勞動,平常出汗量大,鹽的代謝大,則需要更多地補充鹽。

  1. 鹽之翹楚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5223789359/1000

福建精曬海鹽

鹽有多樣的品種,除了必須滿足最低97%的氯化鈉含量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含量的衞生指標要求,每個品種鹽從粒度、晶型到微量元素的組成等方面各有不同,也能體現除不同地區飲食文化對鹽的不同需求。在此介紹幾種典型的海鹽。

福建生態海鹽。圖中是福建莆田的海水日曬精鹽,是典型的中國南方的海鹽,它們的顆粒不大,長得比較鬆散,夾帶海水中的有益微量元素,溶解快,很容易察覺到鹹味;口感酥脆,適合做餅乾、燒烤。相比,北方的日曬海鹽,長年結晶,鹽粒粗大、結晶度高。經粉碎洗滌得到的食鹽,顆粒堅實,溶解慢,直接吃、口感不太鹹,容易加太多。

http://image96.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5/1014/71447700_5.jpeg

法國的鹽之花,也稱新娘之鹽

鹽之花,來自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頂級海鹽產區蓋朗德(Guerande),該地區大西洋洋流相當清徹,夏季氣候適宜。每年僅有6-10月可以採收,鹽池中的水溫可以高達37°C,水分蒸發迅速,在適度的濕氣和微風條件下,鹽田表面結出白色半透明的鹽花晶體,鹽農需迅速用山櫸木制成的長柄鹽耙撈起鹽花。「鹽之花」的為片狀晶體或為中空的倒金字塔形狀的小鹽粒。撈起控幹後呈現出漂亮的雪白色。 「鹽之花」最受推崇的,是它的味道層次非常豐富,其他地區產的海鹽遠遠無法匹敵,鹽之花鹹而不苦,味道緩緩展開,鹽帶有淡淡的紫羅蘭香氣。這種食材是世界上最珍貴的鹽,據說它50克的價格大概是千元左右。

Salt and wooden spoon

英國馬爾頓鹽

馬爾頓鹽,來自英格蘭東海岸的艾薩克斯,已經有200年歷史的鹽廠仍然使用手工採集與傳統的平鍋熬鹽工藝,但特殊的制作手法,使這種海鹽呈金字塔型薄片狀結晶,質地相當爽脆,是廚師的最愛。這種鹽為料理增加特別的口感,慢慢地在嘴裡融化,增加料理味道上的對比。它常與軟嫩口感的食物搭配,特別是與巧克力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