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英故事

在這個欄目中,想寫些華人耆英的小故事,他們和你,我一樣是平凡人,平凡有平凡的生活,也有平凡的生活樂趣,畢竟, 數十年的歲月,經歷滄桑,也渡過不少甜酸苦棘辛辣的日子,如今平静下來,追憶前事,冷暖自知。

希望有興趣的朋友,把個人或他人的故事寫出來,讓大家分享。請投搞或聯絡 editor@chineseineurope.com

【耆英故事】明哥(3/3)——我的腎病經驗和體會(下)

(明哥的腎病病情惡化,2016年,醫生說他需要洗腎或換腎。他不欲忍受洗腎之苦,而在英國輪候器官移植的時間長,且少華人捐贈器官,明哥回港,在某專家搭線下聯絡上一個內地醫生......)

 

明哥到了中國,先付10萬元按金,然後接受檢驗、登記有關資料。醫生告知大概要等待三個月或以上,有合適的腎臟時會通知,收通知後要在72小時內進行手術。明哥離開中國,返回英國等待,自忖有72小時也足夠從英國趕返。離港前並依照腎臟協會建議,往公立醫院求診,當然也檢出了他的病情,並且登記了是腎病病人,這樣便會得到公立醫院的照顧。

北上換腎  對手術記憶猶新

2019年4月,明哥再回到香港等待,6月初接到通知,明哥夫婦和弟弟、弟婦便包了一輛汽車北上。明哥記得大約是半夜4時入手術室,醫護人員先替他進行放尿和清腸等工作,然後注射麻醉針;至翌日上午11時從手術室送往病房,醒來時,發覺病牀旁也躺著一人,護士說腎臟是從一名交通意外身亡的年輕人身上取出,分別給了你們兩人,你們現在是兄弟了。明嫂看到手術成功,便立即回港,把手術費用在港轉入醫生的戶口。按規定, 醫生收到錢後,病人才可以出院,據稱倘若手術失敗,這些費用便不用繳付。

明哥在中國的醫院住了一天,購買了數千元藥物,便由弟弟陪同租輛專車直接返港,住進香港一間醫院。香港的專家醫生已在醫院內等候,立刻檢查,確定明哥手術成功才離開。其後多次到醫院覆檢,照料妥善,當然每次都是收費的。

明哥說,手術是在腹前剖開,手術後也沒有痛楚,只是如醫生事前描述一樣,出現幻覺。在香港醫院住了三周,隨時都見到物件在轉動,又有人在病房中走動,頗為嚇人。明嫂在旁侍候,只能安慰,勸静心休養。三周後回家,隔離了3個月,避免感染,才回復正常,並且去公立醫院覆診。 告知醫生,他已經換腎,醫生為他跟進病情,並告知倘若不能負擔私家醫生的高昂診金和藥費,可以到公立醫院覆診,並且為明哥安排日後的覆檢日期。

望海外華人轉觀念 參與器官捐贈

明哥拿著私家醫生和公立醫院簽發的病歷和藥物清單,在2020年初返英,由英國醫院跟進。手術至今接近兩年半,明哥如常生活,只是感覺比以前容易疲倦,沒有其他問題。因為新冠疫情沒法返港,香港的覆診日期只能拖延了。

明哥說,這次腎病,讓他深有體會。這是他一個人的遭遇,不一定適用其他人, 但也可以參考:

  1. 當初知道腎功能有問題時,醫生用英語解釋,因為本身英語理解能力有限,加上是醫學名詞,半懂不懂,也不會發問,只是知道當時問題不大,沒甚理會。今日回想,若當日和醫生見面時會詢問病情如何保養,有沒有食物禁忌等,多瞭解些, 日後情況可能沒那麼嚴重。
  2. 洗腎還是換腎,每個人的情況和態度不同,家人和好友們都支持他所作的決定;而妻子的陪伴和鼓勵,令他安心,生命比錢財更可貴。
  3. 在英國,腎病很普遍,但腎病的專科醫院不多,醫院壓力很大。有些病人需要在家自行用儀器洗腎,換腎要耐心等待,有一位80歲的華人鄰居很幸運地找到匹配的腎臟,成功換腎。
  4. 在外國, 華人人數少,適合華人移殖的器官機會較微,如果華人能抛開傳統觀念,如果華人能抛丟傳統觀念,多參加器官移殖計劃,可以造福海外華人社區
  5. 在香港腎病相關協會得到更多資訊,特別是看到很多手術後康復的病人,彼此分享患病和手術的狀況,互相鼓勵,而且知道醫術發達,換腎成功率90%,給他信心,願意冒險。
  6. 很多人說,中國有對死刑犯人體採摘器官,或有人出賣器官等傳聞。但從他親身接觸到的資料,否定了這種謠言,中國醫生有其專業的操守。不過,私家付錢做器官移殖手術,可能佔了插隊的利益。
  7. 平日多向專業人士請教醫藥常識,注意身體,多做運動,小心飲食和保養,特別是在廚房工作的工友,對著火爐,加上工作繁忙,沒有經常喝水補充水分,對腎臟損害大。
  8. 有病,縱使是小病,也要立即延醫診治,可保平安。

 

*文章僅代表受訪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文:無是處@歐華綜覽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