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端午竟是排毒日!?營養師提「新五黃」助消化、養正氣

端午節不只吃粽子,其實還有「排毒養生、促進健康」的意涵!傳統習俗中端午有「吃五黃」和「養正氣」的說法,營養師孫語霙分析各種粽子除了熱量外的營養問題,並提出端午「新五黃」、分享 5 種高營養密度食物,讓民眾在享受粽子美味之餘也能兼顧健康。

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適逢春夏交替、季節轉換之際,由於天氣炎熱、病菌容易滋生,常引發各種傳染疾病,也因此流傳許多驅邪避凶、保護健康的傳統習俗。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在正午陽氣最旺盛時吸收正能量,如:飲午時水、食用 5 種黃色食物(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黃及雄黃酒),習俗中透過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身體解毒制煞、增加正氣能量,達到驅邪避暑、預防疾病的作用。

「飲午水」、「吃五黃」藏健康意涵

事實上「飲午水」、「吃五黃」的傳統習俗原本象徵著古人對於健康的追求,但演變至今,現在最廣為人知的端午習俗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吃「粽子」,成為端午節必備元素!

粽子多以糯米製成、其中亦有驅邪意涵,端午節自己在家包粽、外面買甚至送禮常都以粽子為主,常見民眾粽子多到吃不完,連續好幾天甚至連早餐都吃粽子!然而粽子本身不易消化,早晨空腹食用糯米或油膩食物,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反應,對於身體更是一大負擔。

孫語霙分享,現在市面上的粽子種類多元,依不同作法及配料,常見粽子種類大致可分為以下 5 種:

  1. 鹼粽:以糯米浸泡鹼水製成,常佐以砂糖及蜂蜜食用,糯米含支鏈澱粉、烹煮後的米飯黏性高,容易造成腸胃脹氣、消化不良,加上沾醬含糖量高,容易攝取過多糖分影響精神狀態。
  2. 客家粽:以糯米粉揉製而成、口感像粿一樣軟 Q,配料以蝦米、蘿蔔乾特色,由於醃漬物本身鈉含量高,食用時又佐以醬油食用,單顆就超過整日可攝取鈉含量總量。
  3. 小米粽:以小米為基底又稱「阿粨」,特色以高粱、假酸漿葉及月桂葉增加香氣,為相對健康的養生粽。
  4. 南部粽:以生或半熟的糯米搭配餡料蒸煮而成,口感相較北部粽較軟 Q 且熱量相對低,但配料以帶皮滷肉、搭配花生粉食用,是影響熱量及油脂攝取的關鍵。
  5. 北部粽:事先將糯米及餡料油炒後蒸煮製成,口味鹹香、粒粒分明,由於油脂含量本身就高,加上鹹蛋黃後,為所有粽子種類中熱量最高者

營養師提「新五黃」健康概念

孫語霙表示,上述常見粽子共同的營養問題在於缺乏蔬果以攝取維生素、膳食纖維等天然營養素,因此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等腸胃問題,孫語霙以端午節「吃五黃」的概念,再提出「新五黃」,期望民眾在應景過節大口吃粽之際,也能照顧身體健康!

「新五黃」包括地瓜、彩椒、胡蘿蔔、南瓜、奇異果,且皆為高營養密度、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很適合搭配粽子食用、補足身體所需營養的健康需求。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蔬果彩虹 579」健康飲食原則指出,黃色蔬果大多富含維生素、β胡蘿蔔素、類黃酮素等多種天然植化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保護視力等健康益處。地瓜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類胡蘿蔔素,非常適合作為早餐食用,黃色彩椒富含維生素 A、C、E 等抗氧化營養素,可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而黃金奇異果因為富含維生素 C、膳食纖維、奇異酵素及多種營養素,可幫助消化與吸收、降低腸胃不適感, 維持良好的腸胃道環境,營養價值極高,適合在端午節吃粽子以外再補充天然營養以均衡身體健康、補充一天的活力。

孫語霙希望民眾在享受過節氣氛的同時,更要注意兼顧飲食健康,從「早餐加一份高營養密度蔬果」開始,排毒養生、高效補充健康!

文/賴以玲 圖/楊紹楚;營養N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