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饱限制蛋白质 “激”走衰老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自然阶段。历史上却有不少人穷一生之力寻找长生不老之道。秦始皇差遣徐福到东海寻不老神药,徐福一去不回头。汉武帝为求长生药,把女儿卫长公主嫁给方士栾大,最后发现受骗,得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的结论。

现代科学加深了我们对衰老的认知,令人明白长生不老只是神话。年华老去是不可逆转的过程,不过,我们可以透过干预措施来减缓衰老。

现代科学:护细胞“能量工厂”线粒体

科学家提出不同衰老理论(例如内分泌、免疫学、端粒或其他理论)。当中“线粒体衰老理论”最为科学界广泛认受。普遍认为衰老主因与细胞内线粒体(mitochondria)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产速率有关。

基于上述“线粒体衰老理论”,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延缓衰老过程,延长人类寿命,促进健康。

研究表明,限制摄入热量可减低线粒体活性氧产生速率。一项小鼠研究表明,蛋白质限制可延长寿命。限制热量或蛋白质似乎能降低线粒体活性氧产生速率,降低细胞氧化压力。第二,线粒体在衰老过程中至关重要,保持线粒体功能有效延缓衰老。线粒体通过自噬活动来选择性降解线粒体,消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因此,透过激活线粒体自噬活性,有望可成为抗衰老方法。第三,线粒体应激反应是对活性氧和其他代谢物引起的抗氧化反应。动物研究表明透过激活线粒体应激反应可增加寿命和健康。

另一方面,衰老细胞分泌高水平的炎症细胞因子,威胁邻近正常细胞。减缓衰老的最新方法涉及使用衰老细胞灭绝剂。实验结果发现天然化合物如达沙替尼(dasatinib)、槲皮素(quercetin)和非瑟酮(fisetin)能有效灭绝衰老细胞,保护正常细胞免受衰老细胞施加的炎症压力。

理论上,服用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过量的活性氧,延缓衰老。然而,内源性抗氧化剂反应比饮食中的抗氧化剂更有效。一项研究表明,就预防体外氧化损伤而言,内源性抗氧化剂胆红素和胆绿素比起α-生育酚(一种流行抗氧化补充剂)具更高抗氧化活性。因此在延缓衰老方面,诱导内源性抗氧化剂反应的方法,如摄取足够新鲜蔬果、铁质及维他命,可能比摄取外源性抗氧化剂更有效。

中医学:一身正气 保器官平衡

正所谓“气绝身亡”,正气的完全断绝导致死亡。元气与宗气有机结合形成正气。

加速老化是因“先天之气”(即“元气”)频繁损耗而引起;而宗气为后天之气。作为先天本质,元气不能得到补充或添加,但可从空气和食物摄入产生足够宗气来减少消耗。从中医角度来看,延长寿命和健康的方法是确保器官功能平衡,以维护宗气产生。宗气形成是通过结合“肺藏”空气及由“脾藏”从食物和水转化而来。藏(即器官)功能之间平衡可以对宗气形成产生有益的影响,而宗气是由体内相互关联的藏腑产生。延长寿命和保持健康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补益中药,纠正先天和后天因素引起的体内阴阳气血不足。中医认为阴阳失衡是疾病根本,而正气是由阴(宗气)和阳(元气)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从气生成血对于滋养内部器官至关重要,使用不同补益中草药可纠正阴阳气血不足。

保持正念的生活方式对于延长健康期也很重要。根据中医理论,身体与心灵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藏腑功能失衡会影响心灵,反之亦然。过于敏感的反应或情绪波动会加速元气消耗,增快衰老速度。因此,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确保身心功能的最佳平衡。可以通过冥想,定期运动和优质休息达到目的,营造平静与和谐感觉。

坚果 牛油果 三文鱼 有助抗炎

综合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衰老过程,能量的产生和利用显示为衰老原因。现代医学强调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由活性氧产生速率来决定,而中医则认为衰老是由于正气不断减少。补阳和补气的草药可增加线粒体ATP分子生成能力,更可以持续维持低线粒体活性氧生产水平,在细胞内触发线粒体应激反应。此外,这些草药还能够在阴、阳、气和血方面保持身体机能的内部平衡。因此,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间统一的衰老理论,可以是一种有效方法来延缓衰老(见图)。

延年益寿的秘诀不外乎保持身体健康。鼓励大家从饮食习惯着手,每日每餐宜七分饱或选择少食多餐,以不过饱达到热量及蛋白质限制的目标,同时促进细胞自噬。营养摄取方面,以摄取足够必要胺基酸为标准;蛋白质来源宜包括动物及植物性蛋白,例如牛猪鱼肉、鸡蛋、牛奶和豆浆等。多食具抗炎效果的食物,包括坚果类、牛油果及三文鱼,均具抗衰老的功用。另一方面,内源性抗氧化剂及线粒体应激反应过高也会对身体产生负荷。有足够“正气”及营养(特别是铁质和维他命)对内源性抗氧化剂及线粒体应激反应处于健康水平相当重要,亦协助达到最佳抗衰老效果。

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都将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视为衰老的主要原因,利用中草药的天然活性成分用于维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完整,延缓衰老过程。如果汉武帝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他不会那么宠信方士,劳师动众追求仙药,他活得应该更快乐吧?

文:高锦明(香港科技大学中药研究中心副总监)、杨朗庭(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