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木”塑美好生活

未经允许,谢绝转载:罗莘

“浙江三彫”之黄杨木彫出自温州乐清,有一批彫刻大师胸怀“鬼斧神工”之技,巧妙地凭借黄杨木温润而坚硬的质地、细腻的肌理、淡黄的色泽,经过一番精彫细刻、打磨之后,纹理疤节自然呈现,天人合一,呈现的作品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走进观众内心。然而,“木中君子”的黄杨树生长缓慢,有“千年黄杨难成柏”之说,四五十年的树干直径也不过十几厘米,能工巧匠们就突破西方现代绘画人体比例的框架,顺势创作。而有这样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牟湘波,更是不走寻常路,他抛开常见的黄杨木彫人物彫刻,潜入动物世界徜徉; 他善于在木料选择上“废物回收”, “巧用”资源:那些有裂缝、有斑点的树根,在他手下指不定就成了“宝贝”藏品!

坚守

1987年,18岁的年轻人高中毕业,在父亲的安排下,与9个小伙伴一同来到乐清县黄杨艺彫厂,开启了他们的“木彫生涯”。初入门,发现心目中“神圣、了不起”的木彫原来如此枯燥、艰辛、没有长时间的积累,成绩无从谈起。牟湘波怀着强烈的求知欲,跟随厂领导特别邀请来的专家学习美术知识、报班学习素描、参加中国美院工艺美术班的研修、到温州大学学习深造…… 无形中,一种独特风格的黄杨木彫,长出了根基。对彫刻的热爱悄然而生,越来越强烈,他常常忘记时间,在工作室里与创作作品部分你我,当年的小伙伴们一个个放弃了手中的彫刀,唯有牟湘波选择了坚守,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佛音

师傅虞定良擅长动物彫刻,而从小在仙溪农邨长大的牟湘波也与大自然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令他与各种动物,牛、羊、猴等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乐与动物相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理解动物一举一动,挖掘其身上的“出彩点”;读书年代,每逢寒暑假,到乡下舅舅家帮着放牛放羊、钓青蛙,感觉同在蓝天下,动物们也是自己的“家人”;后来家里条件好了,更是增添了新的家庭成员–猫孩子,与它朝夕相处,日子和谐甜美。生活中的积累,令牟湘波善于利用彫刀和材料的优势,娴熟的技艺,生动逼真地刻画各种场景, 留住难忘的记忆。

晨耕

三十多年来,牟湘波创作了很多刻骨铭心的彫刻作品。比如乡邨题材的《晨耕》就是围绕牛羊、牧童、老农,运用各种工具施展切、割、凿、琢、镂空、圆彫等技法,刻画了对老家乡邨的记忆、寄托对往事的眷念和浓浓的乡愁;《坚守》则通过对豹在自然界中生存法则的刻画,折射对生活对信念、对生命的坚守,以及美好家园的渴望; 他曾用一块一端发黑的木头,创作了《困境》:用黑色部分凸显水牛在湍急的河流中奋力前行。“好多东西,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美” “有些木材,一方面可能是彫刻主体时作为底座;但反过来,如果材料很美,那我就会去思考如何设计、使用这个材料。 我最钟爱的是木头中最丑的一部分,因为丑,所以才是独特的、唯一的”。是啊,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心态,于小细节处,寻找美、发现美,手随心到,作品亮了。

人在旅途

牟湘波对黄杨木彫的那份执著,对故土的热爱,令他对生活有了一份自己的感悟,他把动物世界拟人化,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美好转化成了一件件充满创意、内涵深刻的彫刻作品,留给人们更多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