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之“外关”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第5个穴位。

穴名中的“外”,指手臂的阳面(古人的解剖概念中,手大拇指朝前,故手臂阳面为外),由腕上至此犹如关隘之要,故名。与内关相对。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外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该穴能联络气血,补阳益气。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

定位:

  • 前臂伸侧面腕背横纹后二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屈肘俯掌时,在指伸肌桡侧凹陷处。
  • 将一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另一手的手腕外侧,无名指刚好抵著另一手的手掌与手腕交界处的横纹,这时三指并拢的食指所在位置,即是该穴。

功效:

  • 头面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鼻衄牙痛,开窍醒脑。
  • 运动系统疾病:上肢关节炎,桡神经麻痺,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落枕等。
  • 消化系统疾病:脘腹胀痛,大便秘结,肠痈霍乱。
  • 现代又用外关穴治疗感冒、三叉神经痛、腮腺炎、高血压、小儿麻痹后遗症、偏瘫等。
  • 其他病症:心脑血管病,偏头痛,失眠,脑血管后遗症,遗尿。

按摩:

以拇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按压时应两手同时进行并左右交替,每次约5秒钟,反复进行约10次。按压前可以先用毛巾热敷,提高治疗效果。

外关穴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缓解头、四肢、躯体疾患、对重听、偏头痛、眼睛肿痛、耳鸣、牙痛、落枕、上肢关节痛、手脚麻痹、风湿疼痛等疾病都可以通过按摩外关穴而得到改善。

防止晕车、晕船、呕吐时需要用强力按压,直至酸胀后揉按外关穴,反复数次直至症状缓解。

用大拇指指尖掐按外关穴100-200次,可治疗头痛、耳鸣、便秘。

艾灸:

将艾灸点燃后放于外关穴上方,距离皮肤约2~3厘米施灸,使温热感向深处、远处扩散,以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艾灸外关穴有开窍醒脑之功,治疗偏头痛、偏瘫和心脑血管病

日常保健可以用艾条艾灸外关穴,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感,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殷琦侃中医师

殷氏中医

www.dryin.co.uk

yin.qik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