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4大征兆曝! 物治师教3种人“这样动”增肌力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会不停流失,若加上无运动习惯,恐演变成肌少症。物治师表示,肌少症易使人行动能力变差、握力变差、跌倒反复发生及体重下降等。如果想改善肌少症,以能下床行走者,可设计一些日常生活负担的活动,如行走活动、站姿平衡活动等;体力与功能较佳者,可执行适当的渐进式阻力活动;严重虚弱者则以床上活动为主。

May be an image of 1 person and text

禾悦物理治疗所在脸书指出,当肌肉质量进入30岁之后,身体的肌肉就会因为老化开始逐渐流失,像是30岁后每年流失0.5-1%的肌肉量;40岁之后,肌肉会开始以每10年8%左右的速度流失,而且下肢的肌肉力量减少更快;70岁之后,每10年减少10-15%。

物治师表示,肌少症不单单只是肌力下降,是会影响到日常活动力和生活品质,同时也会增加慢性疾病问题、认知功能障碍等,若没有妥善规划运动,可能减少肌肉流失,就会逐渐演变成肌少症。

糖尿病、肥胖皆易增肌少症

物治师说,造成肌少症成因,包含老化造成的神经肌肉变化;活动量减少,甚至卧床或不活动造成持续性的肌肉流失。肌少症的病理变化为肌肉截面积减少,以及肌肉质量的减少;营养与代谢(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内分泌下降(荷尔蒙浓度及敏感度的改变);其它病理性因素为糖尿病、慢性病、肥胖、代谢症候群等疾病也可能增加肌少症发生率。

如疑似觉得有肌少症征兆,可看哪一科?物治师表示,当家中长辈出现行动能力变差、握力变差、跌倒反复发生及体重下降等症状,怀疑有肌少症的可能性时,建议可至老年医学科、复健科就诊,或医院高龄医学中心,进行检测评估。

May be an image of text

肌少症运动分3类

至于如何预防肌少症运动分类?物治师提醒,建议年长者每天摄取足量补充营养,及协助培养运动习惯为主要预防方式。另,以下为3类型的族群的运动方式,供民众参考:

第1类型.体力与功能较佳者:建议可执行适当的渐进式阻力活动,像是拿水瓶、用弹力绳(带)、骑固定式脚踏车等,有助于增加肌肉强度,防止肌肉萎缩。

第2类型.能下床行走者:设计一些日常生活负担的活动,如坐到站活动、站姿平衡活动(扶著物体单脚站立)、行走活动,接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第3类型.严重虚弱者:活动目的是维持肌肉力量、肌肉质量和身体机能,以床上活动为主,执行臀桥或直膝抬腿活动等。

May be an image of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