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逊症与肠道失衡有关?

中大医学院一项研究发现,柏金逊病患者在确诊前20年已开始出现肠道微生态失衡,症状包括便秘、大便干硬等,是柏金逊症非常早期的风险因素,比起目前已知的另一项常见先兆病征“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更早出现。研究团队指出,透过益生菌和益生元等调整肠道微生物,有机会可预防或治疗柏金逊及其他脑退化疾病。研究结果已刊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编者按:有学者指出,坊间认为柏金逊病患者只会出现身体僵硬或手震等病征,但其实是患者肠道先开始受损,之后影响患者嗅觉、情绪及睡眠,他续指柏金逊病和其他脑退化病“喺肠道开始”。)

柏金逊症患者或早20年已有便秘症状 肠道失衡受损扰情绪睡眠 可致其他脑退化病

本港现有约1.2万名柏金逊病患者,柏金逊病是全球第二常见脑神经系统退化疾病,目前只能纾缓病征,无法根治。

中大精神科学系系主任荣润国指出,坊间认为柏金逊病患者只会出现身体僵硬或手震等病征,但其实是患者肠道先开始受损,之后影响患者嗅觉、情绪及睡眠,指柏金逊病和其他脑退化病“喺肠道开始”。

同系研究助理教授黄蓓解释,肠道细菌的改变可影响肠道以至脑部健康,柏金逊病患者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微生物的某些代谢产物和促炎因子更易进入肠道神经系统,触发肠道以至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核蛋白”沉积,引发神经细胞死亡。

【肠道健康】柏金逊症与肠道失衡有关?便秘等症状早20年出现?团队:益生菌高纤食物有望预防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客座助理教授刘亚平(左起)、系主任荣润国教授及研究助理教授黄蓓(右)发表研究结果,指柏金逊病发及其先兆期的RBD出现前,患者已有肠道微生态失衡。研究结果已刊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廖伟铿摄)

RBD病人直属亲人患柏金逊等脑退化病机率高3至6倍

昨日中大的新闻稿指出,柏金逊病有长达10至20年的先兆期,有研究显示九成以上RBD患者15年内会患上柏金逊症及其他脑退化病。RBD又称“发梦期梦游”,患者以男性长者居多,病人会在发梦期间梦见情景逼真的噩梦,例如被人追、看见鬼怪或与人打架、吵架等,然后做出与梦境一致的动作和言语。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2019年做全球首个RBD家庭研究,发现RBD病人的直属亲人出现RBD、柏金逊病和其他脑退化病的机率是一般人的3至6倍。

中大医学院近日联同德国一间医院,招募逾400人做研究,结果发现RBD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肠道,出现与柏金逊病患者类似的“肠道微生态失衡”,主要表现为肠道内健康促进作用的细菌减少,同时促进炎症及破坏肠道屏障功能的细菌增多。

【肠道健康】柏金逊症与肠道失衡有关?便秘等症状早20年出现?团队:益生菌高纤食物有望预防

团队:定时运动高纤食物可纾缓失衡

荣润国提到,约有10%至20%的RBD病人睡眠时会做出暴力行为,建议病人需即时清除家中“武器”,特别留意家居安全及牀边利器,以免受伤。他补充,若病人患上RBD,现时没方法可进一步预防柏金逊病,而保持肠道健康、情绪稳定、定期运动并多吃高纤维食物,都可减轻与柏金逊病相关的肠道微生态失衡。

【肠道健康】柏金逊症与肠道失衡有关?便秘等症状早20年出现?团队:益生菌高纤食物有望预防

建议40岁以上人士测试患柏金逊症风险

他同时建议40岁或以上市民使用由中大精神科学系设计的手机应用程式“柏健通”,测试患柏金逊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