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影传千古事 手舞百万兵

◆李娟在表演皮影戏。香港文汇报山东传真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85后”李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的第五代传承人,亦是该项目百年来首位“女掌门”。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娟的祖辈曾为毛泽东主席表演过皮影戏《西游记》选段。至李娟,《西游记》仍是她的“拿手绝活”,一段“大战蝎子精”走进20多个国家和地区。百年时光里,李家几代人在不同时空演绎出不同版本的孙悟空,均惟妙惟肖,光与影之间吸引无数观众。

◆香港文汇报记者 殷江宏 山东报道

出身于皮影世家,李娟从小在爷爷李兴时的培养下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李兴时是山东济南皮影戏第三代传人,对李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每天都会给她布置很多任务,比如每天都要画一幅画、练习剪纸。后来李娟又开始画九宫格、画皮影,练习说评书、山东快书和相声。“儿时也曾抱怨没空玩耍,长大后才明白爷爷的一片苦心。”李娟坦言,这些繁杂的训练均为其日后的皮影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皮影二両沉 练时五斤重

她印象最深的是练习孙悟空翻跟头,那时年纪小,手也拿不住。刚开始离开墙练,后来又顶着墙练,练了很长时间才学会。“用我爷爷的话说,皮影二両沉,练起来有五斤重,东西虽然在手上,全身都在用力。”

和其他地方皮影戏有所不同,济南皮影戏的特色是“二人忙”,主演双手操纵皮影又说又唱,另一人负责传统乐器伴奏,二人可抵别家整个戏班子。这也需要表演者“文武”兼备,精通皮影的全部技能。

“爷爷当时教我时就三个字儿:‘看好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非遗到现在都需要言传身教,真的是耳濡目染,需要你在点点滴滴中体会。”李娟和爷爷学艺时,总是认真观察他的眼神、一招一式。爷爷常说,虽然屏幕隔着白布,观众看不见你的脸,但演员脸上要有春夏秋冬,要让观众感受到你的情绪。

◆国家级非遗项目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 香港文汇报记者殷江宏 摄

担传承重任 爷爷泪盈眶

尽管从小学习皮影,李娟其实并未想过专门从事这一行业。她大学学的儿童英语教育,一直梦想创办一家儿童英语教育机构。直到2011年底,一次突发事件改变了李娟的人生轨迹。爷爷李兴时在印剧本时不慎摔断腿,需要休息半年时间。李娟临危受命,顶着巨大的压力代替爷爷到电视台演出。

那一刻,她终于意识到身上的责任和使命。那段时间,向来活泼的她一下子沉静下来,除了照顾爷爷,其余时间全都在研究即将演出的剧目,潜心揣摩爷爷演出时的动作表情。当节目终于如期播出时,李兴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李家皮影有后了!”

从此以后,传承皮影戏的重担正式落到李娟的肩上。“爷爷让我承诺,以后就是吃馒头吃咸菜,只要饿不死,就要坚持走下去。”李娟说,“以前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天天乐乐呵呵地跟在爷爷后面打下手。从那时起,我才意识到自己应该长大了,开始思考和规划以后的人生之路。”

“能留住观众的就是好戏”

李娟接过家族传承后,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大学刚毕业的她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演出机会也不多。她和搭档樊莹竭力认真对待每一场表演,凭借着一股韧劲一点点打出名声。

2013年12月,济宁市艺术团邀请李娟合作一出大型舞台剧《我家就在岸上住》。13天的时间需要制作出8个挑山工和一个一米多高的大皮影杨继业。按照以往流程,从设计图稿到雕刻、上色、熨平、安装等,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李娟和搭档两个人硬是排除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项目。

“给皮影杨继业上色时,我从下午5点一直画到第二天早晨8点,这也是济南皮影第一个超过一米的大皮影。”完成后李娟发现自己已经站不起来,因久坐脚肿得连鞋子都脱不下来。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剧目演出时不仅广受好评,还获得泰山文艺奖二等奖。

“爷爷常说,演皮影得叫观众‘给耳朵’,让观众愿意听,能留住观众的就是好戏。所以要不断的去改进提升。”李娟有感而发,“有些人天生就是带着使命来的,这可能是一份融在血液里的执着。”

新人出新作 皮影也科技

从业十余年,李娟不断探索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济南皮影从最初的一两个人变成了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的“皮影女团”;从神话剧、古典剧内容为主增加了健康“影”造生活、防诈骗、抗疫等题材的新作品;从传统皮影戏发展到绘本皮影戏、童话皮影戏、多媒体光影皮影戏、汉字皮影系列、皮影脱口秀等多种形式,让皮影戏更加“好看”。

李娟还开办济南皮影科学研究院、皮影小剧场和研学基地,在济南市多个小学开设皮影课堂,把中国的孝文化、寓言故事等融入皮影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了适合孩子们的卡通皮影。她与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推出全球首款AI人工智能打造的数字皮影藏品,与清华大学合作录制的非遗课程《光影下的时间旅行者》走进北京多所学校。她还与国家航天局合作,用皮影讲述航天故事,衍生出“航小梦”绘本、文创产品,深受小朋友喜欢。

多年来,她先后开发出皮影耳环、皮影发簪、皮影书签、便携式皮影小舞台等200多种文创以及皮影数字藏品,与腾讯、百度、支付宝、外研社、肯德基等展开不同形式的合作,把济南皮影做得风生水起。

◆李娟给济南皮影戏注入了很多现代元素。香港文汇报记者殷江宏 摄

“皮影的未来一定是国际化”

“我们正在筹划打造光影手造中心,让更多的人来体验皮影,真正深入地感受到光影的魅力,把济南皮影艺术带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李娟曾多次出国演出,带着济南皮影走进亚洲、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她看来,济南皮影不是李家的,也不是山东的,而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皮影的未来一定是国际化的。

◆李娟和爷爷李兴时同台表演。香港文汇报山东传真

心手相传成就百年皮影世家

济南皮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5年,李娟的高祖父李克鳌从山东邹县老家挑着皮影箱子来到济南,至今已有108年。

李克鳌的师傅是皮影戏艺人张盛旺,自河北滦县一带学艺后常年在邹县表演。李家当时做馒头生意,李克鳌晚上不忙时喜欢去看皮影戏。一来二去就拜张盛旺为师,爱唱梆子戏的他嗓子比师傅还好,业余时候常随师傅演出。张盛旺是个还俗的和尚,孑然一身的他晚年在李家病逝,临终前把用以谋生的皮影戏箱子郑重交给李克鳌。

1915年,邹县受灾,李克鳌举家迁至济南。起初是走街串巷表演皮影谋生,至20世纪30年代末,李克鳌在人民商场附近建起自己的皮影戏院,起名为“增祥茶园”,鼎盛一时。解放后,济南成立向群皮影社。1955年,济南皮影第二代传人李福增、李福祥代表山东到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汇演,获得优秀演出奖,并到怀仁堂为国家领导人演出。此后,第三代传人李兴时和其叔父曾受邀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表演抗美援朝内容的皮影片段,亦为《小小飞虎队》、《吴训》、《闯关东》等电视连续剧录制皮影片段和说唱皮影调。

改革开放以后, 济南皮影戏在趵突泉、人民公园等地连年演出,每年平均近百场,观众总计60万人次。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次年第三代传承人李兴时被评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济南皮影戏的发展历程中,先后融入山东梆子、琴书、大鼓等地方曲艺元素,深受当地父老乡亲的喜爱。

资料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