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食疗养生 —— 立冬

中医食疗是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的一种饮食养生方式,其植根于中国人对食物对人体有机体影向的信念,并以适度饮食等概念为中心。 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当季节变化时,一般身体状况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或时间,我们应该做一些更具体的事情来保护我们的身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的认知,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根据中医理论,人与自然界是: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人类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二十四节气同样紧密相连。二十四节气养生是根据不同节气阐释养生观点,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等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我们将在这一年里按节气的变化,为您逐一介绍24节气的中医食疗养生。

立冬(2019年11月8日,十月十二)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立冬食谱

下面是立冬时可以尝试的两张食谱

 

殷琦侃 中医师 (Dr. Qikan Yin)
中医药研究所
44 Chandos Place, London WC2N 4HS
Tel: 020 7836 5220
E-mail: enquiries@instituteofchinesemedicin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