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時事】習近平晤越共總書記簽45份合作文件 呼籲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

習近平晤越共總書記簽45份合作文件 呼籲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

美國向全球挑起關稅戰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14日)起出訪東南亞三國,在首站越南同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舉行會談,強調中越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要增強戰略定力,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蘇林表示,願同中方加強協調和配合,維護國際貿易規則,並強調發展對華關係是越南的頭等優先。中越簽署45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互聯互通、人工智能等領域。習近平稍後將轉訪馬來西亞及柬埔寨。

習近平乘坐專機中午抵達河內,展開為期兩天對越南的國事訪問,越南國家主席梁強等到機場迎接。習近平在機場發表書面講話,強調中越兩國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兩國結下「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誼。

習近平抵達河內。 路透社

習:共同維護產供鏈穩定

越共總書記蘇林在主席府廣場上為習近平舉行盛大歡迎儀式,兩人隨後前往越共中央駐地舉行會談。

習指出,中越都堅持對外開放,為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經濟全球化發揮了積極作用。「小船孤篷經不起驚濤駭浪,同舟共濟方能行穩致遠」,中國和越南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要增強戰略定力,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習近平越南報章發表署名文章,指兩國要深化戰略互信及妥善管控分歧。新華社

蘇林:遵守雙方簽署的協議

新華社引述蘇林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是中國人民的傑出領袖,也是越南人民的偉大朋友,感謝中方長期以來對越南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蘇林說,越南和中國都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對華關係是越南的客觀要求、戰略選擇和頭等優先。越方願同中方加強協調和配合,堅持多邊主義,堅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維護國際貿易規則,遵守雙方簽署的協議。

機場附近有民眾持中越國旗和中共黨旗歡迎習近平到訪。 新華社

美國意圖堵截繞道越南的中國商品

美國本月9日對越南重課46%關稅,意圖堵截繞道越南輸美的中國商品。此關稅措施目前暫緩90天實施,美越將展開談判。路透社此前報道稱,為免遭美國加徵重稅,越南正研究加大審查經該國轉運貨品到美國的中國商家。中國央視新媒體「玉淵譚天」發文強調,決不允許拿中方利益作為與美國談判的「投名狀」。

澎湃新聞引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表示,中國企業部分產品出口越南並中轉出口符合雙方之間的政策。即使未來美歐對從越南進口的產品原產地進行更嚴厲的審查,中越之間的貿易關係依然會非常強勁。更多的中國企業願意並已經在越南實現本地化,對促進越南經濟發展發揮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大阪世博|「空中飛行車」首次展示飛行 駕駛員騰空雙手降落

「空中飛行車」在大阪世博第2天首次展示飛行 。 路透社

2025年世界博覽會(大阪世博)進入第2天,此次世博看點之一、視為次世代交通工具的「空中飛行車」首度於會場展示飛行。駕駛員在飛行途中多次放開雙手,讓參觀者相當驚訝。

上午11時,這架「空中飛行車」緩慢地垂直起飛,最高升至10米高空,飛行了約7分鐘。現場民眾發出歡呼聲,紛紛舉起手機拍攝。據日媒報道,展示飛行原定在開幕當天舉行,但因為天候不佳取消,今天則順利升空。

「空中飛行車」在大阪世博第2天首次展示飛行 。 路透社

「空中飛行車」有18個螺旋槳,由日本丸紅公司,以美國企業LIFT Aircraft的HEXA機體製作,塗上代表這次世博的白色、藍色、紅色圓形色塊。駕駛員在飛行期間也曾使用操縱桿控制方向,降落時則在雙手騰空的狀態下順利降落。

相關單位原本計劃在展覽期間以「空中飛行車」載客,不過因取得安全認證耗時等原因,最終無法載客飛行。展示飛行主要在周末實施,預計展期至6月8日。除了HEXA也會有其他企業的空中飛行車在會場附近展示飛行。

 

 

 

荷蘭最早明年廢除難民分配法

NLS student blog: Why asylum seekers don't stop at the first safe country |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當前新聞網NU.nl 4月14日報道,原本由庇護大臣法貝爾(Marjolein Faber)多次強調要「盡快廢除」的難民分配(分散安置)法(spreidingswet),現在看來最早也要到2026年1月以後才會被正式廢除。在此期間,內閣將與各市政府一道制定替代方案。

法律初衷

這項法律的初衷是確保各地市政府為尋求庇護者提供充足且合理分布的接待場所。然而,該法案自通過以來一直爭議不斷,尤其是其中授權大臣可直接指定安置地點的條款,遭到了聯合政府中自由黨(PVV)等政黨的強烈反對。

作為由自由黨提名的大臣,法貝爾一直公開表示該法案必須盡快廢除,自由黨黨魁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也不斷對此施壓。去年,法貝爾甚至表示希望在2024年底之前就能廢除該法。

現在看來,廢除法案的時間表不得不一再推遲。上周五,首相斯霍夫(Dick Schoof)表示,2025年夏天之前法律無法廢除。周一(14日),法貝爾大臣公布的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指出,政府「希望」在2026年1月之後,即第一輪分配法周期結束後再廢除,以給地方政府明確的政策預期。

替代方案尚未成型

根據目前的法律安排,分散安置周期包括預測所需的接待牀位數量、落實情況評估以及新一輪預測,周期性更新。內閣認為,在沒有可行的替代方案前,不能貿然取消分散安置法。

過去幾年經驗顯示,依靠市政府自願安排難以保障足夠的接待容量,而根據國際義務,荷蘭必須為提出庇護申請者提供妥善安置。此前阿佩爾(Ter Apel)接待中心外難民露宿街頭的畫面仍历历在目,凸顯接待壓力之大。

目前尚不清楚取消該法後如何維持庇護體系的有效執行。法貝爾表示將與市政府合作,在今年夏天前提出一攬子措施,既保證庇護接待名額,又避免給社會住房系統帶來壓力,尤其是要幫助獲得居留資格的「身份持有者」順利從難民營轉出。

政府擬取消「身份持有者」住房優待

對於身份持有者的後續安置,政府已有初步計劃。目前,他們在部分市政中可優先申請租賃房屋,且市政府需要在其轄區內安置一定數量的身份持有者,但內閣希望取消這些優待措施。

作為替代,內閣提議設立專門的「中轉安置點」,安置那些尚未找到住房的身份持有者。然而,這一計劃已遭到難民組織等團體批評,認為這種安排不利於身份持有者融入社會。

 

 

「財政緊急狀態」,法國需尋找400至500億歐元缺口

法國經濟部長埃裡克·隆巴爾日前表示,為將2026年公共財政赤字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4.6%以內,預算縮減將主要通過削減政府支出實現。該表態迅速引發政壇震動。

Macron Appoints New Finance Minister Eric Lombard Amid Budget Turmoil - Bloomberg
在剛剛艱難通過2025年度預算案兩個月後,法國政府已啓動新一輪財政緊縮計劃,準備為2026年預算大刀闊斧削減公共支出。政府官員接連發聲,明確指出國家正處於「財政緊急狀態」,必須通過大幅度節約開支以應對債務壓力和國際局勢帶來的沖擊。

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及數字主權部長埃裡克·隆巴爾(Eric Lombard)在4月13日表示,為了實現將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降至4.6%的目標,政府必須在明年預算中尋找400億至500億歐元的財政空間。這一數額在法國預算史上堪稱罕見。

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法國目前正面臨「雙重危機」——一方面是高企的公共債務,另一方面是由美國掀起的貿易戰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

盡管政府寄希望於經濟增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但隆巴爾強調,此次財政調整的重點將是削減支出,而非加稅。

根據法國經濟觀察研究所(OFCE)副主任馬蒂厄·普蘭(Mathieu Plane)的分析,這場削減計劃的規糢前所未見,勢必波及多個關鍵支出領域。他擔憂地指出,在當前國際局勢動蕩、美國施加關稅壁壘的背景下,要完成如此規糢的財政調整,其可行性令人質疑。

更重要的是,法國國內的政治局勢本身也不穩定,政府是否能順利通過如此嚴苛的預算案,仍是未知數。普蘭認為,這不只是「小打小鬧」的節約行為,而是將涉及社會保障體系、退休制度、公共部門人力成本乃至地方政府財政等大項支出。

為了安撫民意,政府已明確排除對中低收入群體加稅的可能性,也不會進一步增加企業稅負——考慮到許多企業正面臨美國關稅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

但在另一端,政府計劃對高收入人群維持「適度壓力」。經濟部長隆巴爾重申,預計將在2025年帶來20億歐元財政收入的「高收入者特別貢獻」(contribution exceptionnelle sur les hauts revenus)或將繼續執行,甚至進一步優化,以確保稅負公平。

此外,財政部正在研究針對「稅務超優化」(suroptimisation fiscale)的高收入人群的制度設計,意在打擊合法但過度的避稅行為。

面對外界質疑,隆巴爾堅稱這不是一場「財政緊縮政策」(austérité),而是一次對公共資金「更好地使用」的改革。「法國不是花得太少,而是花得不夠有效。」他說。

除了削減傳統支出外,政府也在研究其他結構性改革路徑,如打擊社保欺詐、提高老年群體就業率等,以長期改善公共財政狀況。

但具體削減哪些項目、涉及哪些人群,目前財政部尚未公布明確細節。更多討論將在4月15日由總理召集的「公共財政會議」上進行,屆時或將公布部分初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