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早洗滅陽氣 晚洗生濕氣」洗澡有最佳時間

中醫認為,適當的沐浴對人體的好處非常多。根據洗浴的方式方法不同,可分別起到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行氣活血、舒筋活絡、調和陰陽、振奮精神等作用。

中醫來講究養生,因此對於甚麼時候洗浴、洗浴時間的長短、洗後的意事項等都頗有講究。所以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洗頭洗澡的禁忌。

Elderly Bathing and Hygiene Guide | Age Care Bathrooms

兩個時間不宜洗澡

1、剛起牀空腹就洗澡

很多朋友在一起牀就會直接洗澡,當人在空腹的情況下洗澡,血液中的血糖濃度是較低的,洗澡的時候容易過度消耗體力,出現頭暈或者渾身乏力,甚至有些體力不好的老年朋友還可能會突然暈倒。

剛睡醒時,人的腎還處於一個修的過程中,需要通過進食包括後續的運動才能夠逐漸蘇醒,這個時候洗澡就很容易把腎好的體內元氣給損傷掉了,沒了元氣之後身體總是提不起精神,對健康有很大影嚮。

2、晚上超過十點鐘洗澡

到了晚上,體表陽氣衰退斂於內,陰氣外守,身體的防護能力就會下降,超過十點鐘洗澡會導致體內進入大量的濕氣,濕氣積存多了之後,會讓整個人看上去沒精神、食欲不振,對於女性來說,尤其傷身。

對於體質不好的老年朋友,建議盡量避開早晨睡醒或者晚上臨睡前洗澡,這兩個時間段洗澡是很傷身的,那究竟有沒有一天中最適合洗澡的時間段呢?

這些情況下最好別洗澡

但是不管天氣怎麼熱,不管是涼水還是溫水,這些時候最好別洗澡,想洗澡也忍著,否則易虛脫、暈厥!

1、滿身大汗時

運動後、滿身大汗時不要立即洗澡。要在心率恢到平靜狀態後再洗澡,而且要補充營養物質和水分,並經過充分的休息後再去洗澡,以免虛脫。

2、喝酒後

酒精會抑制肝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3、飽餐後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膚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嚮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4、勞動後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

5、發燒時

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十分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6、血壓低時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可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發生虛脫。

7、饑餓時

饑餓時洗澡,可能會因為低血糖而出現頭暈、多汗、體力不支的情況。

洗澡應該注意甚麼

結合上面這個時間段,最合適的洗澡時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判斷,不過在洗澡的時候要意以下幾點:

1、不洗冷水澡

無論天氣多麼炎熱,大家都不能洗冷水澡,水的刺激會導致血管快速收縮,對於心不好的朋友很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甚至會危及到生命。

2、及時吹乾頭髮

洗完澡之後,大家一定要及時吹頭髮,頭髮不很容易導致體內進入大量的濕氣,久而久之會影嚮健康。

3、不要立馬吹風扇或者空調

有些朋友喜歡洗完澡之後立馬去吹風扇或者空調,洗完澡時人身上的毛孔是打開的,這個時候去吹風很容易導致身體進入寒氣,甚至會出現感冒的癥狀,因此建議大家一定要擦身體,穿好衣服過一會兒之後再去做這些。

4、洗澡不擦乾,容易感冒又加重濕氣

大夏天裡,有些人洗澡後,圖省事和涼快,要麼草草擦身體,甚至擦都懶得擦,脆風……特別某些男士!

其實,洗澡後經常不擦身體,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被感冒盯上。身體經常濕噠噠的,還容易被濕邪入侵,加重體內濕氣。

而且,私處本來就比較潮濕,如果你不擦,不就讓病菌們有機可乘嗎!

所以,別偷懶,洗完澡一定要擦。不好的洗澡習慣會加重濕氣,而好的習慣能夠去除濕氣。

頻繁洗澡傷身體,多久洗一次?

中醫建議洗澡頻率需順應季節與體質,以「春夏略頻、秋冬從簡」為原則,避免過度耗傷陽氣或助濕:

春季每2-3天一次,水溫溫和(37-40℃),促氣血流通但忌空腹晨洗;

夏季可每日一洗,水溫稍涼(35-38℃)防暑濕,忌大汗後沖冷水;

秋季減少至2-3天一次,水溫38℃左右並縮短時間以防燥傷膚;

冬季3-5天一次,速洗保暖(40℃)且洗後擦避寒,護陽氣閉藏。

體質差異需調整,陽虛者少洗並用生薑水驅寒,濕熱者夏季可日洗配金銀花清熱,體弱老人以擦浴為主;空腹、飽食、酒後及外感時忌洗,洗後按湧泉穴、飲薑棗茶補陽,藥浴如艾葉驅寒或苦參止癢可酌情使用。

核心是洗後精神飽滿、無疲乏,靈活結合自身狀態,平衡氣血陰陽,忌機械套用固定頻率。

洗澡多搓這些部位,健康更長壽

1、搓頸後:可預防感冒

頸後大椎穴,用熱水沖洗這一要穴,對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等都有輔助治療效果。

2、搓耳朵:增強免疫,緩解失眠

搓耳朵,可促進耳部血液循環、疏通經絡,能幫助緩解疲勞、改善睡眠,還可刺激耳部眾多穴位,起到調節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對耳部健康及整體身體狀況都有一定益處。

3、搓腋下:防治循環系統疾病

腋下有一個重要的穴位——極泉穴,按摩極泉穴有寬胸寧神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冠心病、腦血管病後遺癥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