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在英國生活的體會和經驗

文:姚祖

英國政府於去年宣佈BNO 5+1計劃, 歡迎合資格香港人來英定居, 工作和讀書, 5年後,再多1年便可申請入籍, 這無疑是降低門檻, 吸引更多香港人移民來英; 所以很多人都踊躍欲試, 希望跳出香港, 走向外面世界, 實是無可厚非。

首先聲明, 撇開政治問題, 我把這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經驗和感受, 提出來和大家分享, 如有不對之處, 希望指正和原諒。

新冠疫情發生至今已一年多, 全世界都受重創, 除了感染和病逝人數急增, 經濟受嚴重打擊, 英國亦不例外, 在連續封城和抗疫行動下, 很多行業都受影響, 有很多百年公司和店鋪都捱不下去而關門, 其他小店鋪更不在話下, 失業人數已超過二百多萬, 很多人苦不堪言, 房屋按揭要拖久, 生活成問題, 食物銀行排長龍。英國政府雖然推出多項救援措施, 但杯水車薪, 救不了那麼多,加上外債直綫上升,加稅在所難免, 在經濟大前提下,所以推出BNO計劃, 希望香港人帶同資金來英國, 推動經濟復甦, 這是我個人看法。

為何我有以上觀點? 首先你申請BNO簽證, 一登入有關網頁便要付款, 簽證等費用要數千鎊, 另外你來英國首五年不能享有任何福利, 你如要醫療服務, 每人每年先六百多鎊,五年便要三千多鎊, 計起來, 一家四口便要二十多萬港元, 領事館還要考慮其他條件才決定是否批准你, 所以有些人便早早去年用LOTR(leave outside the rule) 來英,成本沒那麼重,只要有六個月生活費, 便可以進入英國,有六個月的居留期。

你到達英國後,首先要解決住的問題,當然你會先住酒店,或Airhnb,自然昂貴和不方便, 你想找屋租的時候,因為你在英國沒有信譽評級( Credit Reference),所以通常不受業主歡迎,因為英國法例是保障住客,很多租霸利用法例拖欠不交租。業主告上法庭都可能拖上一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收樓,而且可能要一大筆費用再裝修, 所以你租屋時可能有困難,縱有業主願意出租房屋,可能要你先交半年或一年租金, 以一個月一千多鎊計, 可能先交萬多鎊才可以租屋入住, 如果想找好的學區房, 房源可能更難, 而租金更貴。

你安定下來後, 如果有小朋友,家長要替他們找學校,相信很多香港朋友都會在香港預先上網找資料, 尋找好的學校再決定在那個地方落腳。 英國學校分公立和私立學校, 公立學校由小學至中學都是免費的, 它又分普通和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文法學校師資較好,學生成績也出色。公校收生標準是以你住所距離學校的遠近做決定, 離學校愈近, 入學機會愈大, 所以選住所時要考慮一下。另外如果有子女在該校就讀, 兄弟姊妹會優先。好的公立中學有入學試,還有其他要求, 如音樂鋼琴要有四級或以上, 同時公立學校由於資源問題, 教學和設備比不上私立學校, 可能數個學生共用一台電腦,或學校沒有泳池或運動設施, 要出外租用公共場所,此外,公立學校良莠不齊, 有些學校像香港 Band 5, 管理不善, 學生是否上學都不理會, 有些家長三個月後才收到學校通知, 才知道子女三個月沒有上課。

私校亦分寄宿和走讀兩種,寄宿的多數在郊外, 有專人管理,有些在週末可讓學生回家, 但有些要學校假期才可外出, 學校會要求有監護人, 學生有問題時, 學校可以聯絡。走讀生則自由得多, 星期一至五上課, 下課後除參加興趣班便可以回家; 由於收取學費, 所以管教嚴謹很多, 同時設備亦完善, 每人有一台電腦,學校有泳池,學生如果因病或事故不能上課, 學校要求家長在復課日交一封信解釋缺課理由, 私校和歐洲學校都有聯繫, 每年都安排交流活動, 如果你子女讀法文, 學校便每年安排你的子女到法國對接學校, 和該校一位學生做朋友, 在他家住一星期, 體驗法國人的生活, 而稍後對方學校也會安排那位學生來英國在你家住一星期, 學習英文, 這當然又是一筆費用。

無論就讀私校或公校, 建議大家先查看該校的公開試成績, 才作選擇的決定, 因為這會影響你的子女將來能否進入心儀的大學。

香港的朋友來英國之前, 應該要考慮日後生活問題,很多人認為倫敦生活費用比較昂貴, 所以會選擇曼城, 利物浦或蘇格蘭等其他城市落腳, 無疑這些地方屋租和房價比倫敦便宜,但倫敦可能有更多工作機會, 同時交通也比較方便, 各有千秋。

正如我前面所說, 因疫情關係,英國本土很多人失業,加上你們是外來人士, 就業便難上加難, 我在You Tube 所見, 有些人來英國半年都找不到工作, 寄出百多封應徵信沒回音, 有一人在香港時做IT工作, 到英國後要重讀一個課程考到執照才能找到工作, 另一位在香港也是做IT工作, 來英後找不到工作, 結果要騎單車送餐;有一位女士數個月找不到工作, 結果找到一份包住宿媬姆的工, 所以提議大家有心理準備, 要考慮到來英後數個月沒有工作, 同時亦要放下身段, 不要緬懷過去在香港的景況, , 有一個例子, 有間餐館請廚房助理, 兩日間, 有五六十人應徵, 其中有在香港做主管和經理的, 就可以知道現實是那麼悲慘。

我不是潑冷水, 這是我在英國三十多年見到的不少例子, 所以提出和大家分享, 希望大家考慮, 同時, 我見到很多人在香港賣了物業, 舉家來英, 我認為是冒險之舉, 君不見97後多少人回流, 沒有瓦遮頭, 一家大細如何過 ! BNO政策是否會有更攺, 批准你入境與否都是未知數, 希望大家考慮, 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