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下黃」還是「江夏黃」?

有幾位讀者向「兩京粵通」專欄賜郵詢問:

孝子黃香湖北人

一、小姓王,自我介紹時說,姓王、三畫王的王;我有朋友高姓黃,他們自我介紹時,會說自己是草頭(艹)黃、或大肚(由)黃;最不明白的是,有時卻會說成「江下黃」,但黃字拆開來是「廿、一、由、八」,怎會與江字扯上關係?

是的,所言甚是;黃字並非「江下黃」,而是一個典雅的古老講法──江夏黃。黃,指的是東漢名臣、官至魏郡太守、在《二十四孝》故事楷模中,被譽為有扇枕溫衾晨昏侍奉孝行的江夏人(今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黃香(西元68~122年);也就是《三字經》所說:「香九齡(只九歲),能溫蓆。」的黃香。

《禮記.曲禮上》教孝說:「凡為子弟之禮,冬暖而夏凊,昏定(安排父母好好入睡)而晨省(大清早就問好)。」

黃香九歲喪母,他待父至孝,夏天,為父親扇涼枕蓆,冬天,親身為父親溫暖被鋪,好讓父親睡個舒服。故世謂「天下無雙,孝子黃香。」所以,姓黃道姓,應曰江夏黃,那是一種自譽。

「肩妻」不分大小?

二、本人有兩位先祖母,先祖父生前,同親友話家常,總說兩位祖母是「肩妻」,大家恁(咁)高恁大。請問「肩妻」指的是甚麼?

在封建前昔古老年代,行一夫多妻制,男人三妻四妾為風俗所接受。若取二妻不分大小,就叫平妻,一般叫幵妻,俗誤字為「肩妻」。幵,粵音肩,東漢訐慎《說文解字》解釋說,幵,平也,「象二干對構上平也。」故肩妻,應為幵妻才對。

「O糟」應作鏖糟

三、本人祖母為江蘇人,但她經常用粵言說我們「O糟」,我們明白她的意思,是說我們骯髒。但「O糟」是甚麼呢?

「O糟」的確是骯髒之意,不過,應寫作鏖糟;鏖,粵音「O」,北語音熬。明徐文長《題風箏畫詩二十五首》:「(風)箏兒個個競高低,線斷箏兒打一交。若(那)個紅鞋不破綻?若個紅襖不鏖糟。」鏖糟,污糟也。明末馮夢龍(西元1547年~1646年)《醒世恆言.卷17.張孝基陳留認舅》:「今日這浴,就如膜皮退殼,身上鏖糟,足足洗了半缸。」廣東鄉語,亦有將污槽,說成鏖糟者。無獨有偶,馮夢龍是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人,即今之江蘇省蘇州市人,與令祖母有同鄉之誼呢。

以上強作解人,謹覆如上,唯斧正是幸。

紙鳶與風箏之辯

四、 小兒課餘,中意同一位同班好友一起放紙鳶,他這位同學父親是北京人,卻叫紙鳶為風箏,兩人為此,時有爭詏。到底,風箏同紙鳶有甚麼分別呢?

風箏對紙鳶,妙哉此問!的確,時至今日,北方人叫風箏,英文 “kite”「亦繙譯或風箏,但南方、廣東、港澳及南洋一帶,仍用粵語叫紙鳶。風箏起于何時?為何人發明?則眾說紛云。在中國文獻中,已知的是,先秦時之韓非子(約西元前280年~233年),說春秋戰國哲人墨子(西元前478年~392年),「費時三年,以木制木鳶,飛升天空。」(《韓非子.外儲說》)

有謂風箏雛型木鳶(鷂),係春秋末葉,墨子之徒、名工匠魯班傑作(唐余知古《渚宮舊事》:「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

秦失國祚,楚漢相爭,垓下之戰,野史,說,漢軍韓信對項羽楚軍行心理戰,用牛皮製成風箏,附上竹笛,竹笛迎風呼呼作響,發出「呼哈」、「呼哈」聲響,聽來如「附漢」、「附漢」般,搞得楚軍軍心大亂,人心思漢。

其後,漢蔡倫造紙,紙風箏(紙鳶)由是而生焉。

南北朝時,南朝梁武帝簫衍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守將侯景作亂,武帝被叛軍圍困于梁都建鄴(南京),梁武帝曾作紙鴉,將詔令繫在當中,號召勤王,但不幸紙鴉為叛軍所得而失敗。類似故事,中唐時亦曾發生過。公元781年,唐軍亞將張丕被叛軍田悅困于臨名,情況危急,他「急以紙為風箏」,傳信求救兵,上書「三日不解(圍),臨名士(兵士)為悅(田悅)食。」(見宋歐陽脩等《新唐書.列傳.第135回.蕃鎮魏博》),其時,也有人將風鈴稱之為風箏的。(元稹《連昌宮辭》:「鳥啄風箏碎玉珠。」)

至晚唐,唐人又將竹哨子附上,成了真正名副其實的風箏。

其實,風箏、紙鳶一向皆交相、混合地使用,此可從歷代詩文中,得其梗概。例如,清楊米人《都門竹枝詞》:「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繫竹竿。」餘如:

唐元稹《有鳥20章.紙鳶》:「有鳥有鳥群紙鳶,因風繫勢童子牽。」

宋蕭立之《偶成》:「農中空識農耕好,卻恨慳情放紙鳶。」(恨,想要也)

元謝宗可《紙鳶》:「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卻風箏逐斷蓬。」

明徐渭(徐文長)《題風箏畫詩二十五首》: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

「江南江北紙鳶齊,線長線短迴高低。」

「紙鳶一塊去飄綿,不及三朝颺木鳶。」

(墨子、魯班所製木鳶,只飛了三天;西漢淮南王劉安《淮南王.齊俗訓》:「魯般(班)、墨子以木為鳶,而飛之三日不集。」)

「箏兒個個競高低,線斷箏兒打一交。」

「偷放風鳶不在家,先生差伴沒尋拿。」

「一方紙鳶一絲提,四個金剛四塊泥。」

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三.鷂子》:「清明前後,兒童競放紙鳶,取其乘風高颺也。」

清郭麟《春天》:

「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爭上白浪河。紙鳶兒子鞦韆女,亂草春來秋燕多。」

(註:哪一天為小寒食?說法有些紊亂。不過,按農曆,一般指的是,冬至後一百零四日為小寒食,次日方為寒食節,其後為清明。」)

清李聲振《放風箏》:「百丈游絲放風箏,芳郊三五禁煙前(寒食節)。風箏可惜名空好(沒附安竹笛),不及雷琴張七弦(不及打雷聲)。」

清鄭板橋《懷濰縣》:「紙花(鳶)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

清高鼎《林居》:「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詞》:「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主戔索罵天公。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沒風,放不起風箏。)

清吳好山《笨拙俚語》:「三校場中寬敞好,兒童逐隊鬥風箏。」(鎅線之謂也;三校場,操場。)

清陳長生《春日信筆》:「窗外忽傳鸚鵡語,風箏吹落晝樓西。」(風箏被鎅斷了線)

清曹雪芹《紅樓夢》講元宵猜謎,探春(賈寶玉同父異母庶出之妹)射風箏,謎面是: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聽得賈政忐忑不安,以為非吉利之兆(《第二十二回》)。

粵有俗諺斷線風箏,喻不知所蹤,意同去如黃鶴(唐崔顥《登黃鶴樓》詩句:「黃鶴一去不復返」)。英人富蘭克林(B.Franklin,1706~1790),以風箏引電,發展出避雷針(lightning rod),又發展出以風箏在水上拖人拉船方法(The Kite Experiment, Navigation in the Air, by means of Kites);至今新西蘭人海釣,尚有利用風箏,把釣鉤拖至遠處而下鉤垂釣者。墨子、魯班木鳶翔天之夢,現代,也就有滑翔翼(hang glider),任君遨遊。就青少年健康來說,在郊野仰望天空放紙鳶,對心肺和眼睛都有裨益,也立夏比整天低着頭滑手機健康。

彭家發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退休教授,  學術專長為新聞學、新聞文學、新聞實務、漢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