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執生之鑰

西漢諧士東方朔亦莊亦諧,玩世不恭; 不過,他卻希望兒子還是要致仕,生活才有保障,不過,要走中庸之道,能屈能伸,才能優哉游哉地過活,他在<誡子詩>中說:

「明者處世,莫尚于中。 優哉游哉,于道相從。首陽為拙,柳下為工。 飽食安步,以仕代農。 依隱玩世, 詭時不逢。才盡身危,好名得華,有群累生。 孤貴失和,遺餘不匱。 自盡無多,聖人之道。 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 無有常家。」

[首陽,漢司馬遷<<史記‧列傳‧七十‧伯夷列傳>>記,商周之間,伯夷叔齊兩人讓位逃隱,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 柳下,春秋過魯大夫展氏、姬伯禽,食邑柳下,謚惠,世稱柳下惠,他後來隱遁,做了逸民。]   

晉陶淵明 ( 約356~427 ) 曾祖父陶侃 ( 259~334 )為晉一代名將,人生積極,為求留身以待,朝夕搬運磚塊,以鍛練體魄,故人稱「運甓翁」。但陶淵明測崇尚田莊自然,要享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樂 ( <飲酒‧之五> ) ,他好讀書,但「不求甚解,每有意會,便欣然忘食。」 ( <<五柳先生傳>> ) 四十二歲那年,受不了官場困頓,深覺「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 <歸園田居> ) 便毅然「不為五斗米折腰」( 唐房玄齡<<晉書‧陶淵明傳>> ),去「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享受「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之樂 ( <歸園田居> )。

不過,人世間歡樂總難永享。 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 ( 西元426年 ),陶淵明年已六十二歲,體弱多病,又遇上災年,經常捱飢抵餓。 他不禁慨嘆「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 菽麥實所羨,孰敢慕甘肥。 惄如亞九飯 ( 惄,音匿; 惄如,因飢餓而愁眉苦臉 ),當署厭寒夜。 歲月將欲暮,如何辛若悲。 」( <有會 ( 感 ) 而作>) 又說: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 <飲酒‧十六> ) 飢寒之中,他到朋友家吃了餐飯,寫了首<乞食>詩: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 至 )。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見詞。 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次,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有謂此詩寫于晉孝武帝太元十年 ( 西元385年 ),時陶淵明二十一歲,他只不過是到一個熟朋友家吃飯,大家高談闊論後,遂相互飲酒賦詠,陶淵明於是賦就此詩。---但細品此詩內容,此說恐有商榷餘地。且宋蘇東坡點評此詩說: 「飢寒常在前,聲明常在後,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窮也。」( <書陶淵明乞食詩後>,見于<<東坡題跋‧卷二>> )

陶淵明既愛山水田園之樂,自然也希望兒輩們共得其樂,對兒子教育,自然也採「順得公」式放任態度; 可惜,孩童心一「散渙」下來,可能就較難凝神學習。 他有五個兒子,卻沒一個「有書緣」; 所以,他慨嘆地說:

「白髮被兩鬢,股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 ( 十六歲 ),懶散故無匹。 阿宣志行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責子> )

 嚮往大自然的確人類是美好享受,但得環境相配合則個。1898年英國蘇格蘭薩福克郡 ( Suffork ) 即辦有知名的、全由學童自主學習的夏山學校 ( Summerhill School ),成果始終受到質疑。2005年,台灣某些教育界有心人士,一本夏山學校理念,創辨森林小學,一時備受矚目---學童無疑有個大自然入夢來之童年,但因環境尚欠配合,亦效果不彰---升上中學之後,課程銜接,與同學、老師相處 ( 社會化 ) 和對環境適應,都成了難以解決問題。     

文憑為人生晉階之「入場卷」

宋朝的蘇東坡生性豁達,因為自己仕途坎坷,便浪漫地希望兒子不必聰名,卻生來命好  ( 時也、命也、運也 ),平平安安就位列公卿; 他的<洗兒戲作>說: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洗兒,俗例嬰兒出生後第三天或滿月 ( 彌月 )  時,為嬰兒洗澡,擺滿月酒 ( 湯餅會 ) 宴請親友,向親友介紹新生兒 ( 古無出生紙 ),確立嬰兒在親族中地位,並為嬰孩集諸親友祝禳。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轉眼間,又是滿月,少不得做湯餅會。」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二十八回>>: 「如今小兒洗三下麵,古謂之湯餅會。」.]

就輿情與社會環境條件之配合而言,歐美諸國之學位、文憑和學歷,都可以不是最第一手考慮,有膽量說出「學歷無用論」;但就我人之傳統、觀念、工作專業考量、能力表徵、社會流動條件和步入職場等等。 一切之一切,自古而今,都視學歷、文憑為人生晉階之「入場卷」,有了它如手杖般扶持,才有機會邁出人生理想第一步——這一門檻過了,才海闊天空,才有機會謀生糊口,或變更工作,追求理想。 此之所以,中國歷來都鼓勤奮讀書,以修其身齊其家,固不一定希冀仕以騰達也。古來為此而肆論者,頗不乏人: 

*唐李延壽<<南史>>: 「早知窮達有命,悔不十年讀書。」( 沈修語 )

*唐杜甫<題柏學士芧屋詩>: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唐顏真卿<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俗有<懶學謠>令人發噱: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來葉落冬又至,收拾書包好過年。」

*北宋神童汪洙<神童詩>: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幼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有才朝天子,何必謁相公。」( 見<<千字文>> )

* [ 魏晉南北朝施行九品中正 ( 九品官人法 ),分在位官員為大小中正,以九級 ( 上上......下下 ) 來評列人才備用; 但後來風氣敗壞,豪門互相勾結,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族。]

*宋陳襄<仙居( 縣 ) 勸學文>: 「今天子三年一選士,雖山野貧賤之家所生子弟,苟有文學,必賜科各,身享富貴,家門光寵,戶無遙役,休蔭子弟,豈不為盛事。」

*宋真宗<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房不用架高樑,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 ( <<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春秋>> ) 勤向窗前讀。」

*明朝廣東狀元倫文倫<讀書詩>: 「讀書非易又非難,只在男兒力量間。 過了海邊還有海,望窮山處又重山。 青春竭力何辭苦,黃卷潛心莫放閒。 自古廣寒應有路,桂枝原不擇人扳。」所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之謂也; 然尚得依憑「 一憑陰騭二文章」( 明葉盛<<水東日記>> ), 此亦俗語一命、二運、三風水之說。佐清名臣曾國藩遺言: 「不信書,信運氣,公之言,傳萬世。」 ( 清朱克敬<<瞑庵雜識>> )

行行出狀元

現代父母,多憔慮于兒女之才藝素養,鋼琴、畫畫等等,無視兒女天分,總不辭揠苗助長。實則,除天縱之資、大將之才外,一般人才藝素養,只冀求于平凡生活中,得過更美好生活。二戰時美國名將麥克阿瑟 ( Douglas MacArthur ) <為子祈禱文> ( A Father's Prayer )  說得好: 「認識自己乃是知識的基石」(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據說麥帥留給兒子甚豐資產,兒子長大後,則在紐約一家夜總會樂隊當喇叭手,行事十分低調。」

東漢班固<<漢書‧韋賢傳>> : 「遺子黃金滿盈,不如教子一經。」明立范立本<<明心寶鑑‧訓子篇-第十>> : 「 ( 龐德公‧訓子詩 ) 凡人百藝好隨身 ( 學門手藝,容易靠手作而謀生 )。」也就是說, 古人也就早了解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

[ 宋周煇煇<<清波雜錄>>: 「唐代社會主要行業為三十六行。」清末民初徐珂<<清稗類鈔‧農商類>>: 「...... 曰三十六行; 倍之,則為七十二行; 十之,則為三百六十行 。」

明憑惟敏<玉抱肚-贈趙今燕>>曲: 「琵琶輕掃動人憐,須信行行出狀元。」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十一回>>: 「俗語說的,行行出狀元,又說,好漢不怕出身低,那一行沒有好人哪!」]

此之所以著名廣東洪拳大師黃飛鴻,少時隨父黃麒英在街頭賣藝時,開場白總是愛說: 「家有黃金積玉樓,不如學技在心頭; 日裏不怕人來借,夜裏不怕賊來偷。」以示挾技走江湖,真材實料也。也許,我人今之所謂人人技藝新解,得謂三文兩語,IT智能、技術,EQ,思判能心智力與人際關係---此皆往後立身處世基石。

宋朱熹說得夠味道: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片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偶感> )

彭家發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學退休教授,  學術專長為新聞學、新聞文學、新聞實務、漢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