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想吃垃圾食品,用甚麼油炸? 

雖說太油的菜色讓一眾叫囂著減肥的胖友們敬而遠之,但是無可否認油滋滋的菜品確實令人食指大動。現在,滿足大家好吃又健康的飲食要求,市面上食用油的選項也越來越多,包括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茶籽油、椰子油等等。

油 | pixabay

油的品類如此豐富,不少朋友們還一臉嫌棄「太油太膩」,殊不知古人們為了吃到油經历了多麼漫長的過程!

滋滋的肉,冒出脂和膏

最開始的時候,油都是從動物脂肪中提取的。

狩獵時代人們就發現在加熱肉食的時候,會有液體從中滲出,這大概就是先民對油脂最原始的認識。有文字記載以來,油最開始叫「脂」或「膏」

《釋名》曰:「戴角曰脂,無角曰膏」。

就是說從有角的動物中提取出來的叫脂,從沒有角的動物中提取出來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稱脂,豬油則稱膏。

關於「膏」和「脂」,還有另一種解釋:凝固成固體的叫脂,融化成液體的叫膏。

《禮記·內則》記載當時烹飪,「脂用蔥,膏用韭。」宋元時期的學者陳澔註釋道:「肥凝者為脂,釋者為膏。」

我們現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叫油,「膏脂」一詞已經基本不用了,但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常用的成語還保留著這兩個字:民脂民膏

關於動物油脂在烹飪中的應用,不少文獻都有記載,比如:

《周禮·天官冢宰》記載:「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膻。」

這裡規定了四季獻給天子的鳥獸及烹飪用油。膏香、膏臊、膏腥、膏膻這幾個詞有不同的解釋,但不外乎就是牛油、羊油、豬油這幾種動物油脂。

先秦時期的飲食泛善可陳,那時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傳到現在的也就是蘿卜、韭菜、蔥、蒜等寥寥幾種,其餘的已經基本退出蔬菜行列成為野草了。我們現在吃的大部分蔬菜品種都是在漫長的历史中逐漸從外國引進來的。因此那時候貴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動物油煎肉

當時的動物油脂除了烹飪,還用於照明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秦陵地宮)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1968年從河北省滿城縣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出土了長信宮燈,專家根據出土的實物燈罩上方部分殘留有少量蠟狀殘留物,推測宮燈內燃燒的的物質也是動物油脂。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芝麻:自漢以後,我是油屆大佬

雖然古代喚做菽的大豆在我國春秋時期就有種植,但它被用作榨油作物卻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最早的榨油原料,其實是芝麻

  • 西漢:用芝麻油打仗,又燙又香!

西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開疆拓土的同時也給中原地區帶來了很多西域的農作物種子: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等。芝麻因為是張騫從西域胡地帶回的,所以芝麻最早叫「胡麻」。在漢時已被用於榨油,所生產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

《三國志·魏書》記載,魏將滿寵在抵禦孫權進攻合肥的時候:

「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

回想一下這場戰役,一邊戰火沖天,一邊是點燃的芝麻油香味四溢。不知道交戰雙方將士是不是一邊打一邊流口水。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 西晉:做菜不放芝麻油,那可不行

西晉的張華在《博物志》中記載著幾條芝麻油在食物中的應用:

煎麻油。水氣盡無煙,不複沸則還冷。可內手攪之。得水則燄起,散卒不滅。

外國有豆豉法:以苦酒浸豆,暴令極燥,以麻油蒸訖,複暴三過乃止。

這說明在西晉以前,芝麻油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食物烹飪中了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而南北朝的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也記載:

按今世有白胡麻、八稜胡麻,白者油多。

這個時期的芝麻已經有不同的品種,人們在榨油過程中已經知曉了哪個品種的含油率更高。《齊民要術》中還記錄了許多食譜都用上了芝麻油。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 宋代:不油炸,哪算得上美食!

宋代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一個高峰,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均出現在這一時期。

榨油技術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用於榨油的油料作物開始增多

北宋莊綽在《雞肋編》裡記載:

「油通四方,可食與然者,惟胡麻為上,俗呼脂麻。河東(今天的山西)食大麻油,陝西又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菜籽油),山東亦以蒼耳子作油,穎州亦食魚油。」

宋代人不但吃的油品種增加,對油炸食品的熱愛也是前所未有。

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記載:

「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

真是恨不得芝麻都要用芝麻油煎一遍再吃。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宋代的許多筆記中記錄的小吃都有「油餅」、「油炸夾兒」、「油炸春魚」等等。

我國的傳統小吃油條,據傳說是南宋紹興年間,秦檜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人民為了表示對姦臣的憎恨,把秦檜和其妻王氏的樣子捏制到面餅上,並把兩塊樣子不同的面餅背靠背粘著並放在滾油鍋裡炸,起名叫「油炸檜」,後來更名為油條。且不管傳說真假與否,看來對高熱量油炸食品的熱愛,古今皆同。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這種愛好大概也傳染給了周邊的國家,游牧民族國家自產的動物油估計都不夠吃了,需要從宋朝索取。宋代重文輕武,兵力積弱,每年不得不向遼、西夏以及後來的金進貢歲賦以維持和平,據《宋史》記載,在進貢的物產裡面,其中就有油

南宋時期曾出使金國的洪皓記錄了這麼一件事情,金國對待宋朝來的使團,在生活待遇方面,酒、肉、面、米每人都有供應,但只有副使以上級別的才每日供給油。你看當時的金國,油是多麼寶貴的生活物資。

元代:榨油的祕密被揭開了

元代王禎所著的《東魯王氏農書》第一次記錄了榨油器具。在這本書的章節《油榨》裡,詳細記錄了油榨車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取油具也。用堅大四木,各圍可五尺,長可丈餘,曡作臥枋於地,其上作槽,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槃上圓鑿小溝,下通槽口,以備註油於器。

凡欲造油,先用大鑊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輾碾令爛,上甑蒸過,理草為衣,貯之圈內,累積在槽;橫用枋桯相桚,複豎插長楔,高處舉碓或椎擊,擗之極緊,則油從槽出。此橫榨,謂之臥槽。立木為之者,謂之立槽,旁用擊楔,或上用壓梁,得油甚速。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文中詳細的記載了器械構造以及原料的破碎、蒸炒、制餅和壓榨的過程。這種榨油方法一直流傳到現在,在某些農邨地區還能夠看到這種古老的制油方法

不過這種榨油方法勞動量很大,作業人員非常辛苦,因此作者也同時感嘆道:

取之亦多方,脂膏竟誰有?回顧室中婦,何嘗潤蓬首。

  • 明代:油料作物出了大排名

明代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最後一個高峰。問世於晚明的《天工開物》,是我國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首次以系統的、統計的方式記錄了到明代為止我國古代重要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

本書的第十二卷《膏液》中,詳細的介紹了十餘種油料作物的出油率、油品的性狀及優劣排名。另外對當時的榨油工藝和榨油器具也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和繪制。

作者對各種食用油脂的油料優劣排名:

最好的是胡麻、萊菔子(蘿卜籽)、黃豆、菘菜子(白菜籽);

其次是蘇麻、蕓苔子(油菜籽);

再次是茶籽、莧菜子;

最差的是大麻仁。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對於制油工藝,書中除了《東魯王氏農書》記錄的工藝外,作者還特別提到了一種「水煮法」用來從蓖麻和芝麻中取油,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水代法。用水代法制取的芝麻油叫做「小磨香油」,直至今日依然是我們日常烹飪中的重要調味品。

榨油後的豆餅,作者記錄在江南地區它被用作豬飼料。這說明古人已在長期實踐過程中發現了豆餅是一種優良的動物飼料,同時也反映了明代晚期江南地區的富庶。

書中最有意思的的是作者詳細的記錄了十餘種制油原料的出油率,從中我們可以一窺明代榨油業的技術水平。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明代的「石」既是量的單位也是衡的單位,作為衡的單位1石折合120斤(相當於現代的70.8千克)

大豆,為甚麼那麼晚才被「榨」?

大豆在我國種植历史雖悠久,但是作為榨油原料卻很晚,原因是大豆的含油低,只有16~19%。到了明代,用壓榨法的出油率也僅為7.5%。

古人想吃點兒垃圾食品,得用甚麼油炸?

而芝麻含油較高,達到45~50%,用壓榨法能獲得接近35%的出油率,這也是芝麻油在很長的時期內獨領風騷的原因。

以現在所知的各種油料的含油率來看,明代的壓榨工藝加工後的油料殘油大約在10~15%,這應該也是當時的技術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了。即使是後來使用了機械式壓榨機,油料中的殘油還是在6~8%左右。

那部分頑固滯留在油料中的油脂,一直到了19世紀中期歐洲發明了「浸出法制油」後才得以被徹底提取出來(浸出工藝加工後的油料殘油<1%)。

花生:常見如我,也是外來的

我們現代生活經常食用的各類油脂,在上述文中基本都提到了,但唯獨不見花生油的蹤影。花生的含油很高,約為45%左右,用來榨油能獲得較高的出油率,為啥直到明代還找不到花生油的記錄?因為花生也是一個外來物種。雖然我國很早就有「花生」物種的記錄,但是我們日常熟悉的花生品種原產自美洲。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不但是历史學、地理學上的大事,同時也是農業史上的大事。不少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農作物皆原產自美洲:玉米、辣椒、紅薯、花生等等。

據謝國禎先生考證,大約在明末清初,美洲品種的花生(大花生)在中國才開始廣泛種植起來。

花生榨出的油色澤清亮、香味濃鬱,很快就贏得了廣大人民的喜愛,成書於18世紀末的《滇海虞衡志》記載:

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 若乃海濱滋生,以榨油為上,故自閩及粵,無不食花生油,且膏之為燈,供夜作,今已遍於海濱諸省,利至大。

目前花生最大的種植地區已北移至山東了。青島嶗山地區在晚清時期已經形成了成規糢的花生油榨油坊群,時至今日,膠東地區依然是我國最大花生油的產地

古時候油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但是關於美食的故事卻從沒有結束……

本文轉自: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