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訴的人

所戰國時代,有一婦稱為韓娥者,往齊國,中途缺糧,乃賣唱求助,經旅舍卻是人皆惡之,途人則喜其曲之哀,莫不感動,引得不少途人隨之,這就是古之哀訴之開始。

哀訴最引得別人同情者,莫過於小孩子犯錯,為母者怒而摑之,小孩子哭而哀求說,我下次一定不會犯同樣的錯,如此,為母者才息怒,孩子的眼淚才止,其實這是孩孑無知之過,這是成人的事情,讓孩子去做,其之過失,何罪之有。

昔日的社會,凡家有喪事,必有一番拜祭,若死者是男,其妻子及家中婦女,必於死者之旁大哭一番,訴其哀情。莫不盡說,真情於此時流露,同一時間。親戚友人皆來拜祭;吸引甚多外人來觀祭。前來哭祭之婦女,其哭聲一如音樂,有節奏有律,己成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