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談「事頭婆」
事頭婆在位70年,享耆壽96歲(1926.4.21-2022.9.8),為君主立憲制度樹立典範,我認為她絕對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講究平衡妥協的藝術,表面上看似什麼都不管,但她什麼都管。

當我第一次聽到「事頭婆」這個稱謂是在倫敦。我不明白什麼叫事頭婆?後來經友人解釋,「事頭」是老闆,「事頭婆」是老闆娘(也有指英女王之意),但並不普遍。來到香港後,發現「事頭婆」這個綽號在香港市民口中,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人人習以為常的這樣稱呼她。
由不習慣到稀鬆平常
我剛來香港的那些年,看到每天凌晨12點電視機的畫面出現事頭婆的肖像和響起英國國歌,使我聯想起在台灣本省人的家裏客廳,掛的是日本天皇的肖像和隨風飄揚的日本歌曲。當時十分感慨,我為中華民族感到有些悲哀。
1997以前,香港到處充滿着英國殖民地的色彩,尤其走進政府機構,一進辦公大樓就看到牆上高掛事頭婆肖像,甚至在公立醫院醫生的茶房,所有的杯杯碟碟都印着英女王”E ll R”標誌,香港政府所有機構,包括政府醫院的往來公文、信紙、 信封上都印有”On Her Majesty’s Service”的標誌,香港賽馬會前身是「英王御准賽馬會」,還有伊利沙伯醫院、伊利沙伯體育館,更甭提紙質鈔票或大大小小的銅錢了,全都是事頭婆的「女王頭」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街道或建築物。
當一件事成為習慣以後,就不會大驚小怪,幾可視而不見,逐成稀鬆平常之事。從我不欣賞事頭婆,總覺得她是一副臉譜化沒有表情的表情,到今天我為她的離世向她致敬,因為她的一生奉獻了給她的大英帝國,沒有個人的情緒,只有國家責任,永遠理性的處理國事家事。即使在丈夫菲臘親王去世後,在教堂的追思會上,據傳她還允許小三到教堂與她的家人一起追思自己的丈夫。她忍受丈夫的不忠,難怪媳婦戴安娜向她哭訴丈夫查理斯的不忠,她只輕描淡寫的說,「忍!查理斯沒救了!」
沉着淡定 應對大小風波
事頭婆在位70年,享耆壽96歲(1926.4.21-2022.9.8),為君主立憲制度樹立典範,我認為她絕對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講究平衡妥協的藝術,表面上看似什麼都不管,但她什麼都管。國事家事往往在她招牌式的笑容和雲淡風輕的談吐中見真章,她沉着淡定地帶領英國王室經歷了70年大大小小的風波。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王妃意外之死,是英國王室的危機,因英國人愛護戴安娜王妃,對於戴妃之死,英國人普遍認為事頭婆態度冷漠,引起英國人不滿。終於在戴妃喪禮前一天,事頭婆發表電視講話,稱「自己喜歡戴安娜,對她的離去表示悲傷。」當戴妃的靈柩經過白金漢宮前,事頭婆低頭鞠躬。事頭婆最終順應民意,出來讚美戴安娜,才安撫了憤怒的民眾。
她總共任命15位首相,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邱吉爾,直到她去世前兩天(9月6日)拄着拐杖,只見手背呈瘀紫藍色,任命保守黨領袖卓慧思(Mary Elizabeth “Liz” Truss)為第15任首相(第3位女首相)。她永遠以國家利益優先、公共責任為首,因而曾傷了查理斯王子幼小時的心靈。她為她的國家耗盡了力氣,可說是鞠躬盡瘁。
如今留下英國已脫歐,蘇格蘭想獨立,這正在走向衰弱的大英帝國和4名子女、8名孫子女為主所組成的王室家族,在沒有事頭婆這枝定海神針後,查理斯三世以73歲之高齡擔任國王,究竟他的能力如何,時代正在考驗着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國。
廖書蘭
文學博士,祖籍江蘇武進,出生台北,定居香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新界鄉議局議員、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亞洲華文作家協會香港分會會長、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會長。曾獲廣興文教基金會獎學金、中華僑聯文教基金會華文著述獎冠軍、亞洲華文作家基金會文藝獎最佳散文獎等。新詩《海戀》、《春天來了》、《山旅》、《和著水聲一起輕歌》獲入選香港學校朗誦節第60屆、第68屆、第69屆、第70屆、第71屆、第73屆、第74屆誦材。散文《不一樣的母子情》、《母愛成就了他》獲入選中國青少年(香港) 第5屆、第7屆才藝比賽朗誦組誦材。著作《黃花崗外》簡體字增訂版、《被忽略的主角》、《黃花崗外》、《煙雨十八伴》、《書蘭中英短詩選》、《放飛月亮》等,於2011年、2019年被納入大英國家圖書館典藏,新界鄉議局旗袍制服於2017年被納入香港歷史博物館館藏,自2019年在中華僑聯成立「廖書蘭獎學金」。詩集被翻譯為英文,藏文,馬來文,印度文、阿拉伯文、韓文、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