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銀器大師的足跡

未經允許,謝絕轉載:羅莘

據《鶴慶縣志》記載,當地的金、銀、銅器手工藝,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民間流傳的“走夷方”,就是指工匠們為了養家糊口,結伴外出,依靠傳承的手藝在他鄉街頭巷尾以打制、加工銅銀制品為生。明代開始,“走夷方”的銀匠開始在家鄉新華村建立起作坊,再沿著古絲綢之路、借茶馬古道之便,在東南亞、西域、藏文化區、漢文化區留下密密麻麻的腳印,獨具風格的走夷方銀器由此蜚聲,流衍千年。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的傳承人母炳林,就是從“吃不飽穿不暖”的童年時代走過來的:因為家庭成分不好,家道中落,父親生病卻得不到醫治,在他出生前的四個月就離開了人世,六歲的時候又失去了母親,留下兄弟倆成了孤兒,年邁體弱的祖父只能讓哥哥跟了二姑媽,弟弟母炳林跟了嫁到新華村的小姑媽。母炳林對童年記憶猶新,因為家境貧寒,好不容易在學校老師幫助下,免去學費,拿著其他孩子讀過的課本堅持讀完了小學,十三歲畢業的時候,為了上初中的學費,第一次鼓起勇氣開口向大人要錢卻失望而返,永遠忘不了為難的姑媽姑爹在菜地裡的對話,令他下定決心告訴姑爹:不讀書了,我要跟你學手藝!就這樣,他開始了小爐匠“走夷方”的生活。那時候,做大師是不曾有的奢望,老話說,天干三年,餓不死手藝人,所以,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學門手藝,填飽肚子”。在走夷方的年代,他們走村訪寨,到過無數少數民族的地方,與那些老師傅們一起、還有師傅的師傅們,挑著擔子,在邊走邊做的過程中,把各地少數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技藝融入制作的作品中,也是這樣,漸漸造就了今天新華村銀器市場獨有的規模和特色: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多元少數民族風格。

母炳林從小就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學手藝也一樣,跟姑爹幾年後,他開始獨立門戶,自己出去找生意。為了學到更多的技藝,他陸陸續續拜了很多師傅,在他心裡,苦點累點不怕,只要能學到更多的東西,有專研精神,就能挑戰高難度的制作,讓自己的作品比同齡人更出色,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母炳林十八歲就出師帶徒弟了。

他沒有止步於此,成為了“師傅”的他,繼續邊做邊學,他沒有被“同行是冤家”的傳統思想所束縛,而是每到一個地方,虛心向當地的銀匠師傅討教, 與他們交流切磋技藝,互通有無,漸漸地,他掌握了遠比一般工匠更多的技藝。

八十年代入藏區的經歷他終身難忘:當地人要做的物件因難度大,常常被很多銀匠拒之門外,可母炳林堅信一點,再難,找到對的方法,就能迎刃而解–他要啃下這塊硬骨頭。於是,他深入藏區,心無旁騖地住下來,為了更好地與當地人交流,學會了藏語,結識了當地一位八十歲高齡經驗豐富的金銀匠老法師,經過一段時間的合作了解,小伙子的真誠肯學打動了老人,他傾囊授藝,小銀匠母炳林又多了一門金匠手藝!就這樣,他不知不覺在稻城縣待了十一年,踏遍了縣裡的每一個角落,直到後來故地再游時,才發現原來稻城處處是美景!

1997年,新華村作為中國銀器之都和4A級景區開發伊始,母炳林看到了希望,結束常年背井離鄉的生活,回到家鄉,成立了自己的作坊,帶領徒弟們開啟了新的征程,如今的新華村,已經是東南亞最大的手工銀器集散地,形成了規模化生產。母炳林已經有230多名徒弟,還打造了實習基地,每年接待來自國內一些大專院校學生,為技藝的傳承和人才的培養做了大量的工作。

母炳林喜歡在生活和實踐中,不斷探索,尋找手工藝品在造型、紋飾、工藝與實用性上的平衡點。他擅長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產品設計相融合,用獨具匠心的手法來展現不一樣的白族銀器文化。“如果沒有文化的依托,再精美的工藝品也是冰冷的、沒有生命的。”母炳林堅信,傳統文化的魅力一定會給從事傳統手工藝的人帶來驚喜。